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并成为这一斗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得到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的衷心拥护和坚决支持,他们在斗争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3000多人群起反对,并以集体罢学归国的形式表示抗议。他们归国后,通过向中央政府上书、请愿,筹划、组织召开国民大会,以及发起“劝用国货、抵制日货”运动等方式,揭露日本企图吞并中国之野心,力阻政府与日签订密约,鼓励国民坚持斗争到底。在留日学生的鼓动和组织下,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以上海为中心,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这是中国留日学生第一次因中日政治事件而大规模集体罢学归国,尽管运动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人民反对“二十一条”斗争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问昕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6(1):104-108,112
汪伪政权成立前,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与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集团进行了长期的权利斗争。汪政权成立后,伪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虽然从名义上隶属于汪政权,但由于彼此权利冲突和日本侵略者的介入,双方斗争依然如故,丝毫没有改变。直到日本投降,汪政权始终没有从实质上控制华北。  相似文献   

4.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海外华侨为了抗日救国,在侨居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不买不卖不用日货和不为日本人工作、阻止军用物资运日的抵制运动,在经济上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削弱了日本军用物资的供应,配合了祖国抗战。海外华侨的抵制运动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浩劫和灾难的战争,同时也使千百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生生不息的强大凝聚力充分发挥出来,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弘扬光大。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在抗日壮歌中,有不可或缺的一曲乐章,令后人难以忘怀,那就是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本文说说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是我们党在东北创建的抗日武装。杨靖宇率领抗联一路军在Meng江地区同日本侵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三四十年代日本对华宗教政策刘朝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把战火延伸到中国内地,占领了我国大片领土。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日本在占领区极力推行思想奴化政策,利用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为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本文以日本在华宗教活动为出发点,从六个方...  相似文献   

8.
试评日本“战后50年国会决议”林泽荣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历史,人们既为斗争终于赢得胜利而感到庆幸,同时也为半个世纪前所发生的浩劫所深深震惊和悲痛。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战争策源地之一的日本对此不能不有所表态。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9.
中日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争夺东亚霸主的必然结果。一、美日关系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之前。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实力较弱,南北没有统一,矛盾激烈,面临内战,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利益上尚未形成冲突。第二,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到蒋介石重新控制南京国民政府实权的1928年。这一时期,美国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对华政策,日本也业已成为亚洲的强国,在对华政策上,两国都着意扶植代理人,既勾结又斗争,八国联军侵华和府院斗争的形成便是例证。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日本战败原因,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美国认为是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而日本有些人则认为日本战败是明治宪法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本文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才是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是已经被历史所证实的和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举办了战时运输兵险和陆地兵险。战时兵险的举办,对沿海厂矿企业的内迁及内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它办法简易,条款明晰,费率合理等,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扩大了中国保险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Finnish childre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looking at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irst,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ound 70,000 children who were transferred to Sweden and Denmark; so‐called “war children”.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Finns born between 1927 and 1938 who stayed in Finland during the war years.

The majority of “war children” lived in private homes and many of them forgot their Finnish roots; around 15,000 emigrated permanently. Many of these transferred children do not feel at home in either country. Their educational level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Finn’s, but their health is better owing to good medical care and nutrition during the war. The Finns who spent their childhood in Finland during the war suffered from hunger. Those in the countryside had better lives than those in cities or evacuees from the war zone. The children’s nightmares faded away with time and only a minority still see tanks and bombings in their dream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Finnish children lived well and avoided seeing the horrors of war. However, they had to work and assis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more than did English children.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中共在鄂东抗日斗争中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内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前后,察北匪患严重.在中共中央和华北军区的领导下,察北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剿匪斗争,最终根除了匪患.剿匪斗争的胜利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与爱情、死亡一起,战争成了文学又一个永恒的母题。在薛忆沩的"战争"系列小说中,既没有大笔抒写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没有刻意展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而是专注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不仅关怀个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而且把洒向牺牲者的笔墨,倾注到战争创伤者的心理开掘上,在表明历史荒诞和生命虚无的同时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的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却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应有尊重,本文拟通过对中国14年抗战历史的回顾来阐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使那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存有疑义的人们能对这段历史有一个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18.
史里芬计划是建立在对战争发展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史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显著成功,对战争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来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马本斋先后组建大马乡团、回族抗日义勇队参加抗日运动,但因人少力单均告失败。1938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马本斋被委任为队长,这支队伍参与了反日寇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第三次"扫荡"战争,取得了重要战绩,后改名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至此,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成立并由马本斋领导,其先后开展了挺进深南、围打康庄、巧取榆科、猛攻深泽、千顷洼突围等战役,奋勇杀敌,驰骋冀中,给日军以重创。然而不幸的是,1944年初,马本斋欲率军队奔赴延安时,由毒疮合并感染肺炎,不幸病逝,给人民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