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应物对"西涧"反复吟唱,而且把所观所感写诗告诉朋友,证明"西涧"是真实存在的。在韦应物的笔下,地处滁城之西的"小沙河",大多是在山与山之间曲折跳宕穿行,它就是"西涧"。"西涧古渡"的方位在赤湖。  相似文献   

2.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唐人韦应物诗中的名句,大多数人把句中的"横"理解为"横置",本文不同意这个解释,认为它是"到处,方向不定"义,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韦应物此诗,并为《汉语大词典》"横"条补充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3.
滕汉洋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48-51,47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韦应物折节一事的真实性和折节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其原因在于对韦应物《逢杨开府》一诗理解上的偏差。通过对此诗的重新解读可以发现:韦应物折节一事确实存在,其折节的内涵乃是完成了从一个轻狂少年到循吏的转变。至于其转变的原因,除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还与诗人自己的家族出身、在家族中的地位及乱后的生活状况等有关。韦应物的折节一事反映了中唐士风转变的历史运势,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 ,其诗清雅淡远 ,形成其清美的独特诗风并表现为清淡平和、清幽冷峭、清雅高古、清新自然的鲜明艺术特征。这主要是其长期受禅寺山林生活的浸润和影响 ,也是其高洁人格与品行的表现和反映 ,更是其对传统清美诗风的崇尚、继承、发展和自觉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与义传     
传主简介 陈与义,南宋诗人。他天资出众,小时候就能够写文章,二十三岁科举中第,曾以《墨梅》诗见赏于宋徽宗,仕途比较顺遂。陈与义为人稳重,不苟言笑,待人谦虚谨慎,但是临节刚不可犯。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从精神的诗法技艺到雄浑沉郁的艺术风格主要受杜甫影响颇深。当然他的诗也有自然平和的风格,这与陶渊明、韦应物等诗人的作品有相似之处。陈与义号简斋,所以他的诗被称为"简斋体"。  相似文献   

6.
张兆勇 《重庆师专学报》2013,(4):102-106,114
作为连接盛唐、中唐文化转型期的诗人,韦应物的诗风承上启下,他的思想更有转换时的蛛丝马迹。其特征是带着儒家士子的困惑而深入释道,最终初步体现了"释、儒、道"三教的圆融。这一结果如果说韦应物在关中时即经过努力有所铺垫,那么其完备则是在刺滁时达到的。  相似文献   

7.
陆山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1):102-107
中唐诗人韦应物,在一般读者心目中的印象总是“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至于韦应物的诗,学者们几乎都评为风格平淡。所谓“意致简远超然,似其为人”。平心而论,韦氏之诗的确有不少平淡简远的作品可与他立性高洁之行互为表里。不过,如果仅仅用“平淡”二字来概括他全部作品的风格,显然是片面的。因为我们在韦氏的作品里,除了看到他平淡的一面,还看到他激愤的一面。本文旨在论述韦应物如何将其愤慨之情形诸于诗,同时也将举证他确有上乘的平淡之风的诗篇,并略论他愤慨与平淡这两方面之外的一些作品,以证明韦应物诗歌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
苏建兵 《现代语文》2013,(10):53-54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这首山水名篇,是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期间所作是其久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尤其,"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对后世影响很大。欧阳修曾经借该句入词:"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采桑子》)。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高二选读教材《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月第3版,丁帆、杨九俊主编)里《寄李儋元锡》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次年春作此诗寄赠好友“李儋元锡”。教材和教参上把李儋、元锡作为作者的两位友人。对此,笔者心存疑问。  相似文献   

10.
韦应物是古代悼亡诗的重要代表。西安出土了韦应物家族的四方墓志,这是我们研究韦应物悼亡诗的宝贵资料。将墓志与韦应物诗相对照,可加深对其悼亡诗的理解,并从韦应物诗集中发现更多的悼亡之作。韦应物悼亡诗的艺术特点深刻影响了苏轼等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庄同济先生所书韦应物诗行草斗方作品,总的说来章法布局合理,通篇字大小有别,特别像独、树、带字的夸张写法,给作品增强了活跃气氛。在笔法上,笔势圆转连接自然,墨法上干湿有变,是一篇具有一定构思创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歌行诗进行分析,结合中唐之前歌行体的发展历程,探讨韦应物歌行诗的兴讽特色,以及歌行诗中蕴藏的盛唐情结。  相似文献   

13.
邵江徽 《学语文》2014,(5):35-35
"形散神聚"是散文基本的美学特征,"形"就是作品中使用的材料,"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主要通过"形"来表现"神",用"神"来掌控"形";"形"在作品中主要通过记叙和描写来表达,"神"在作品中主要通过议论和抒情来表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品中直接用来议论和抒情的并不就是"神",但它们一般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4.
读韦应物诗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客游江淮考 韦应物,新旧《唐书》俱无传。1978年,傅璇琮同志在《文史》第五辑上发表了《韦应物系年考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地考证了韦应物的生平,但是对于韦应物三十四岁至三十七岁(大历五年至八年)的行踪没有提及。笔者通过对韦应物生平的探索,认为在这段时间,韦应物客游了江淮各地。  相似文献   

15.
韦应物以其山水田园诗在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但其诗集中有一定数量的送别诗。文章从韦应物送别诗的送别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分析韦应物的送别诗,从而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韦应物的这一诗歌体裁。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高二选读教材《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月第3版。丁帆、杨九俊主编)里《寄李儋元锡》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次年春作此诗寄赠好友“李儋元锡”。教材和教参上把李儋、元锡作为作者的两位友人。我在教学此文时,学生对此有疑问,为之争论不休,教学进度一时难以推进。  相似文献   

17.
"我最向往的地方"是一次社会化网络参与式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化网络工具"好看簿",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作品的创编表达和学习交流。本次主题活动教学实施共分两个课时。第一节课学生主要是在"好看簿"上创编作品,第二节课学生主要是在"好看簿"上进行作品的观摩交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与陶、王、孟一脉相承。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韦诗又具有其独特性,即“冲淡平和”的诗歌风格。本文主要从仕隐态度、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语言艺术四个方面来分析韦应物的上水田园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博璇琮《韦应物系年考证》一文的基础上,对韦应物的生年、生平事迹和诗作系年进行了新的进一步的考订,纠正了若干误考并补考了韦应物官河南兵曹等事迹。  相似文献   

20.
温庆新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2):41-44,57
在《红楼梦》的书写中,"情"与"政"是作品着重表述的两方面。这两方面不仅是作品书写的本体,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作品的书写模式。但解读者历来侧重对"借情言政"模式的探讨,而忽略、乃至有意淡化"借政言情"模式的重要性。从《红楼梦》文本描写的内在性特征及"作者本意"的相关表述看,作品主要是演绎诸"异样女子"之"闺情"、"爱情",可见"借政言情"模式对作品书写内容与叙事格局的重要性。它与"借情言政"的交织与变幻,从而构成《红楼梦》的双重叙事格局,为客观研读文本内涵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