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嫦娥奔月记     
2020年11月24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任务,嫦娥五号将一次性实现绕月、登月、采样并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5月21日清晨,在嫦娥三号"奔月"4年多之后,中国又做出一个探索月球的大动作——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地月L2点)的通信卫星,它的成功与否对2018年年底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至关重要。在月球背面建地月通信"服务区"  相似文献   

3.
好消息,好消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2020年12月17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自治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说起“嫦娥”家族,同学们肯定不陌生。现在,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嫦娥”家族的壮举吧!  相似文献   

4.
"嫦娥3号"探月卫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嫦娥3号"最大的特点是携带有一辆中国自行制造的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它将于2013年下半年发射.  相似文献   

5.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9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作为探月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重要任务之一是为嫦娥三号的“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探测“踩点”,而以上海航天为主研制的月球车未来有望搭载上嫦娥三号...  相似文献   

6.
大家好,我是“嫦娥三号”。最近收到网友的来信,对我的情况深表关切,那我就在此——回答吧。1.美女三号,你落到月球上,还有富裕的燃料再发射吗?没有了。实在遗感,我不得不永驻广寒宫了。中国探月工程按“绕”“落”“回”三步走展开。大姐“嫦娥一号”完成绕月探测任务后受控撞月,以后以“落月”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步由先导星“嫦娥二号”、主任务探测器我“嫦娥三号”和备份兼改进型的老四“嫦娥四号”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必读》2013,(4):6-6
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正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抓紧推进,将于今年择机发射,  相似文献   

8.
杨巍 《物理教师》2011,32(5):66-68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了序幕,它主要任务是为“嫦娥3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搭载在“嫦娥2号”上的7种有效载荷,能帮助卫星实现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曾钊 《考试》2010,(11):47-50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在工程上的主要任务是试验验证与月面软着陆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和新设备,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育》2010,(12):41-41
月球南极将成载人登月着陆点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专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二号最终的结局将是撞月,为嫦娥三号在虹湾区登陆做准备。接下来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等的着陆点,极有可能选择更难的地方——月球南极。月球南极在科学上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在月球上,它是最早最大的盆地,里面有很多小坑。它也是月球最古老的一块区域。把最古老的东西挖出来了,就可以了解月球最古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蓝蓝和 《初中生》2011,(3):104-106
“二姑娘”为何嫁“三弟” 2010年,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人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了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12.
自"嫦娥一号"探月以来,我国相继派出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测器飞上了月球,经过了几年的考察,仍未发现月球表面存在生命。如今,我乘坐着"嫦娥五  相似文献   

13.
新华网上海电:我国自行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近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件.国防科丁委昨天发布消息,承担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多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年发射探月,2012年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将登陆月球表面.随之携带的“月球年”机器人也将开始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4.
王文亮 《物理教师》2010,31(8):33-34,36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嫦娥2号”探月卫星预计于2010年年底发射升空,嫦娥探月工程将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卫星发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变轨,与此相关的问题也悄然进入中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知识天地     
"嫦娥一号探"月将完成四大任务探月的第一项任务是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嫦娥一号"卫星搭载1台CCD立体相机和1个激光高度计。激光高度计完成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测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从距离38万km的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我校初中物理师生及时抓住这次机会,从物理的角度来审视"嫦娥一号",大家热情高涨.当时探究的一个主要话题是:"嫦娥一号"用到了哪些初中物理知识.我们的讨论总结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
江爱国 《物理教师》2011,32(3):50-51,55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随着“嫦娥2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3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它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激发了国民对探月工程的关注热情,现整合各种媒体资料,把此次发射的各技术特征及技术突破点做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1日,又一个举国欢腾的日子,经过漫长而充满艰险的返回征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安全精准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在绕月飞行后再入返回地球。它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望漫漫探月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国际     
正中国航天科学家获"世界航天奖"6月11日获悉,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研究员于登云和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2019年1月3日,来自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踏上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这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把最高奖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员。国际宇航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相似文献   

20.
<正>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承担此次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12月2日晚,探测器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利用随身携带的采样装置和封装装置等“神器”,开启了挖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