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安振平老师在文[1][2]两次提出了如下一个颇有难度的无理不等式猜想,即已知a,b,c为正实数,则(a2/(a2+26bc))1/3+(b2/(b2+26ac))1/3+(c2/(c2+26ab))1/3≥1.(1)笔者经过一年多研究发现这个猜想不等式是成立的,现给出证明.证明:设x=(bc)/(a2),y=(ac)/(b2),z=(ab)/(c2),则不等式(1)等价于下面命题,即x,y,z为正实数且xyz=1.则  相似文献   

2.
先证明对于任意正实数a,b都有a+b≥2(ab)1/2.证明:a,b都大于0,所以(a1/2-b1/2)2≥0,所以a-2(ab)1/2+b≥0,所以a+b≥2(ab)1/2.当a=b时,a+b=2(ab)1/2.  相似文献   

3.
1问题呈现设a,b,c为正实数,且a+b+c=3,求证:√ab/2a+b+c+√bc/2b+c+a+√ca/2c+a+b≤3/2.2问题的证明与推广证明:由已知条件结合均值不等式可得√ab/2a+b+c+√bc/2b+c+a+√ca/2c+a+b=√ab/3+a+√bc/3+b+√ca/3+c≤√ab/44√ a+√bc/44√ b+√ca/44√c=8√a3b4/2+8√b3c4/2+8√c3a4/2≤1+3a+4b/16+1+3b+4c/16+1+3c+4a/16=3+7 (a+b+c)/16=3+7×3/16=3/2,当且仅当a=b=c=1时取等号,则√ab/2a+b+c+√bc/2b+c+a+√ca/2c+a+b≤3/2.  相似文献   

4.
1相关问题问题1[1]已知a,b均为正数,且1/a+2/b=1/4,求a+b+(a2+b2)1/2的最小值.问题2[2]过点P(31/2/2,1/2)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x轴、y轴的正半轴于点M,N.(1)略;(2)求|OM|+|ON|-|MN|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b2=|b|2=(2n-3m)2=9m2-12m·n+4n2=9-12×1/2+4=7,∴|a|=71/2,|b|=71/2.又∵a·b(2m+n)·(2n-3m)=-6m2+m·n+2n2=-6+1/2+2=-31/2,∴cos〈a,b〉=(a·b)/(|a||b|)=(-31/2)/(71/2×71/2)=-1/2,∴向量a与向量b所成的角为120°.  相似文献   

6.
题目已知a,b,c≥0,且a+b+c=1,求证(a+1/4(b-c)21/2+b1/2+c1/2≤31/2.(07年女子数学奥林匹克)分析所证不等式中(a+1/4(b-c)21/2的出现,给解题增加了难度.如果由此入手,寻找问题突破口,就会发现"(a+1/4(b-c)21/2"可以放大为"(a+1/2(b1/2-c1/2)2)1/2",从而用放缩法求  相似文献   

7.
在八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是实数,且((1+a21/2+a)((1+b21/2+b)=1,问a、b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推导(文[1]).经查阅资料得知其为第31届西班牙数学奥  相似文献   

8.
一、"整"化"零"的转换"整""零"转换是将所求问题的整体分解成若干个局部或将各个局部整合在一起,这样化难为易,最终目的还是化整为零.例1已知a、b∈R,求证(a2+b2)1/2+((2-a)2+b2)1/2+((1-a)2+((3)1/2-b)2)1/2>3.分析: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要证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就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将斐波那契数列推广到更一般的二维线性递归数列{Tn}.{Tn}满足Tn=(I,n=1,a,n=2,aTn-1+bTn-2,n≥3,其中a,b∈R且a2+4b>0,给出并证明了其通项公式Tn=1/(a2+4b)1/2[((a+(a2+4b)1/2)/2)n-(a-(a2+4b)1/2)n;其次证明了其性质TnTn+d-Tn+1Tn+d-1=-(-b)n+1Td-1,其中d≥2;最后例说了通项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爱沙尼亚国家队选拔考试第4题设a,b,c为正实数,满足2a2+b2=9c2,证明:(2c)/a+c/b≥31/2.侯典峰、郝明泉两位老师在文[1]中主要依据均值不等式,对该题给出了"三个简证".经过探求,笔者发现,借助权方和不等式证明该题,更显简洁.证明:由题设知a,b,c为正实数,满足2a2+b2  相似文献   

11.
柯西不等式是由法国数学家柯西最早发现的,因而被命名为柯西不等式.由不等式2ab≤a2+b2,这里只要令a=a1b2,b=a2b1,便可得到,二维的柯西不等式为(a1b1+a2b22≤(a12+a22)(b12+b22),而等号成立时就是完全平方公式,这时a=b,也就是a1:a2=b1:b2.n维的柯西不等式为:设a1,a2,…,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具体例题总结了基本不等式求一类题型(x+y)(a/x+b/y)(x,y,a,b都是正数)的最值.苏教版必修五给出了基本不等式的形式:ab1/2≤(a+b)/2(a≥0,b≥0),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其变形形式有a+b≥2ab1/2基本不等式的一个运用就是求最值:①当a≥0,b≥0时,若和a+b为定值P,则积ab有最大值ab≤p2/4,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②当a≥0,b≥0时,若积ab为定值S,则和a+b有最小值a+b≥2S1/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我们来看下面3个问题:问题1:已知x,y为正数,求(x+y)(1/x+4/y)的最小值.问题2:已知z,y为正数且满足1/x+1/y=2,求x+2y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3.
性质1设点P(m,n)是第一象限内的定点,直线l:x/a+y/b=1过点P(m,n),且截距a,b均大于零,则(1)当b/a=(n/m)1/2时,a+b有最小值m+n+ 2(mn)1/2;(2)当b/a=n/m时,ab有最小值4mn.  相似文献   

14.
若(m+nR1/2)1/3能化简,则 m+nR1/2必能整理成(a+b)3的形式,现将化简的方法总结如下:设 a 为有理数,b 为无理数(这里指开方开不尽的数),则在(a+b)3的形式 a3+b3+3a2b+3ab2中,a3+3ab2为有理数,b3+3a2b 为无理数,这样,可将a3+3ab2分解成 a(a2+3b2),同时将 m 分解质因数,  相似文献   

15.
问题(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B卷第10题)假设a,b,c>0,且abc=1,证明:a+b+c≤a2+b2+c2.这是一道优秀试题,现给出异于参考解答的几个证明.证法1由均值不等式得a2+1≥2a,b2+1≥2b,c2+1≥2c,a+b+c≥33(abc)1/2=3,相加得a2+b2+c2+3≥2(a+b+c)=a+b+c+(a+b+c)≥a+b+c+33(abc)1/2=a+b+c+3.  相似文献   

16.
1919年,数学家外森比克(Weitzenbock)提出了如下三角形边长和面积的一个优美不等式:问题1:设△ABC的三边长为a,b,c,面积为△,则有不等式a2+b2+c2≥431/2△(1)此题曾经作为1961年国际数学竞赛题,也是2011年科索沃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见文[6]),围绕不等式(1)有许多有趣的加强和拓广.这里,笔者将不等式(1)加强为:  相似文献   

17.
(a+b)/2≥ab1/2(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a+b)/2为a,b的算术平均数,ab1/2为a,b的几何平均数.此不等式即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均值定理.应用均值定理时,需满足正(a,b均大于0)、定(a,b的和或积为定值)、等(a=b可以成立)三个条件.但是一些学生在应用解题时,常会出现貌似合理的解法,却造成矛盾或错误的结果等现象,究其原因,往往是对均值不等式中的"="的理解出现误区所致.实际上,均值不等式本身有其双重性.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同济大学自主招生有这样一道试题:在实数范围内求满足方程组(?)的实数x,y,z的值,对于学习过竞赛的同学来讲,利用柯西不等式解答会比较得心应手,其解答如下:由Cauchy不等式,39=-8x+6y-24z≤(-8)2+62+(-24)2(1/(-8)2+62+(-24)2·x2+y2+z2(1/x2+y2+z2=6761/676  相似文献   

19.
在不等式的证明中经常要用到恒等式的变形,然而在一些等式(方程)问题中,若变换思维视角,转换解题模式,借助重要不等式,探求其等号成立时的条件,实现等式化处理,能收到奇特的解题效果.下文将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说明不等式思想解决有关等式问题这一辩证解题模式之应用.例1(2013年高考理科13题)设x,y,z∈R,且满足x2+y2+z2=1,x+2y+3z=(14)1/2,则x+y+z=<sub><sub><sub>.证明:利用柯西不等式,得(x2+y2+z2)(12+22+32)≥(x+2y+3z)2,因为x2+y2+z2=1,所以(x+2y+3z)2≤14,即得x+2y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先给出基本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变形,再举例说明它的广泛应用.结论已知a、b、λ∈R,且b(a+b)> 0,则有ab≥-λ2+(λ+1)2+(λ+1)2a/(a+b),(*)当且仅当a=λb时取等号.证明由不等式a2a/(a+b),(*)当且仅当a=λb时取等号.证明由不等式a2+λ2+λ2b2b2≥2λab,得a2≥2λab,得a2≥2λab-λ2≥2λab-λ2b2b2.两边同时加上ab并整理,得a(a+b)≥b[(2λ+1) a-λ2.两边同时加上ab并整理,得a(a+b)≥b[(2λ+1) a-λ2b].再两边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