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叶炎松 《广西教育》2008,(19):58-5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学写作文,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如何让三年级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蒙艳珍 《广西教育》2010,(22):54-55
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多方面不足,如作文教学重指导习作方法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习作内容写“过去时”的多,写现场生成的少。要改变这一现象我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迁移现场生成作文的写法,让学生养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从而真正实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习作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习作教学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能力表达;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在习作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我认为,最  相似文献   

5.
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只有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我去支教一年,家长们担心在孩子三年级习作的起步阶段就给耽误了。回来后,我又接了这个班,我暗暗思量:一定得给学生习作补补课,让他们多动笔、想动笔。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呢?一、提供习作素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可是,学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普遍对习作心存畏惧心理;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写起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无物。因此,必须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的特点,讲究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为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因此习作教学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培养、爱护学生敢说敢想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上,敢写、愿写、乐写、爱写的习作品质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选择了"即兴指导习作"这一途径,即我的习作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我的指导灵感(我把习作素材、情境、学生饱满的情绪状态、浓厚的习作兴趣等,统称为灵感因素)来了,我就会情不  相似文献   

10.
只有借助现实生活这一源泉,摒弃传统作文教学,才能转变学生观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从而让习作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在习作上求真、求实。一、激趣,降低难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本次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我让学生在习作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仗,做到心中有数。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发现,从“而实现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使学生爱写,乐写,愿意亲近习作。教学目标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口香糖的制作、口香糖的利与弊等有关知识;2.利用所查找的资料,整合资源,完成习作;3.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广告引入(点击课件)同学们,这是关…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习作要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注重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平时的一些做法,就如何迎合学生的习作口味,使学生乐于习作。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的动物朋友》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简约,即让学生复习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学习、掌握人与动物之间故事写作的基本言语结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外形—写故事—明要求—评习作几个教学环节将习作的精准知识教给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这类作文写什么,更知道怎么写,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中段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本设计从四个方面体现教学理念:1郾实地调查。课前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2郾相关链接。以教材《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文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或随意编造,或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不无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7.
关丹 《课外阅读》2011,(9):314-3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m: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作文教学成了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农村教学经验,我认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陈玉山  郭大风 《教师》2011,(6):45-4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改革作文教学现状,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门径?近年来,我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点,尝试了让学生轮流习作这一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接触到作文教学已有几年,但一直觉得作文教学是我语文教学上的一大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学时,为了写好作文,我和学生每次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