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自从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hy鄄pothesis)以来,焦虑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说明了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自我形象等,他认为动机高、自信心强、  相似文献   

2.
情感因素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情感特点,对英语课堂学习焦虑、抑制、动机、态度、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情感因素与学习者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引起英语教学同行对语言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感策略促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动机、态度、自信心和焦虑程度等.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语言习得;反之,消极、焦虑的情绪会阻碍语言习得.鉴于此,第二语言的教学应从激发学习动机入手,采取激励策略强化学习动机,通过宽松的课堂环境、小组活动等降低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抱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它包括积极情感(兴趣、自尊心、自信心、动机、愉快等)和消极情感(羞涩、厌恶、焦虑等).目前有许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会出现心理和情感上的各种障碍,抑制他们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动机、自信和合作等积极的情感因素,调整他们的心理和情绪,挖掘最大的潜能,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外语教学更多的是强调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而忽略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动机、焦虑、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往往超过了认知因素。通过对这次对职业本科学生的动机、焦虑、自信心、态度等情感因素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从中我们可获得对英语教学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受各种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文化因素等的影响。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及参考现有的学术成果,从焦虑、动机、态度、性格、自信心和移情六个方面来阐述个体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探究情感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重点考察情感变量中学习动机(motivation)、态度(attitude)及焦虑程度(anxiety)这三个变量对与民族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民族高校学生英语学习主要是工具型动机;英语学习态度和英语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焦虑程度和英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出动机、态度、焦虑这几个情感变量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的英语学习的影响,了解这些情感变量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为民族高校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中跨越“情感障碍”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外语教学的一些主要情感因素:动机、态度、自信心和焦虑,并从学习者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减少或消除学习者的消极情感的策略,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该《标准》在第五学段(初中毕业)对情感态度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英语课程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包括培养积极情感态度和帮助学生克服诸如焦虑、抑制、以及缺乏学习动机等消极情感态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外语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自主学习的核心即是以学生为中心,其进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影响自主学习的五个主要情感因素,探讨动机、态度、焦虑、性格、自我效能感对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