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在我们地区的语文预考中,有一部分学生将《谋攻》里面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殆”字解释为“失败”,当然,要是意译这句原文,也算不错,但试题的要求是填上与现代汉语相当的词:“危险”(“殆”字的本义),因而失了分。这究竟是个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古文中一词多义的词太复杂,难以掌握吗?不尽然。问题主要在于我们有些教师在解释古文中的  相似文献   

2.
《孙子》十三篇,由于流传年代久远,今所见传世诸本,衍、脱、误、倒,随处可见。叶德辉《藏书十约》曰:“书不校勘,不如不读”,可谓至理名言,研读《孙子》是不能忽视校勘的。古今学者在《孙子》校助方面下过很多功夫,获得很大成就。我们从中学习,得益非浅,然而间或也与诸家在校解上有不同的看法。今将不同看法举例如下,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1、《始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而不畏危也”,简本作“民弗诡也”,《十一家注》孟氏注日“一作人不疑”,《通典》作“而人不桅”,均无“畏”字。按:无“畏”字是,有“畏”字者,乃后人未得“危”字确解,  相似文献   

3.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论语〉十则》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正文下注释为“疑惑”,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一则作了如下解释:“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迷惑”与“疑惑”是一对近义词,按这种理解,“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导致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即“迷惑”和“疑惑”。但事实上,“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引起的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那么,“殆”字应怎样理解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学与思…  相似文献   

4.
《<论语>六则》“思考和练习”在谈到“而”字的顺接和转接用法时,曾这样写道:“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我以为似可商榷。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两个“而”字虽都表示转接,但在句中的作用却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表示假设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用法。“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分別表示两种假设条件,“罔”、“殆”则是在这两种假设条件下出现的情况或结果。  相似文献   

5.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包龙涛 《科学教育》2007,13(6):74-75
“知己知彼,百仗不殆”这是兵术,但我想同样使用于我们班主任工作,因为做学生的工作就是从了解开始,你不了解对方、工作就容易盲从、主观,累而无效。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了解班级,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来表达  相似文献   

7.
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往往参差不齐,若按同一教学目标对待所有的学生,必然不能发挥一些学生的特长。《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引用到教学中可以改成“知己知彼,百教不殆,百学不厌”,也就是说,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知其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分层目标评价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据大纲、教材和优、中、后进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分层教学目标为中心,以集体教学、复式教学、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为基本形式,既对后进生特别照顾,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满足优生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我在初三年级实施分层目标评价教学法,经多年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以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甲骨文中的“获”字亦作从又持佳;“得”、“获”两字不但构造相近,而且意思相同),例如《铁云庄龟》第百十六页:“不绍龟()贞”,又第百四十四页:“()不”。《左传》定公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说文》:“得,行有所(,古得字)也”。这些早期的文献和注释里,都告诉我们“得”字最初是“获得”的意思。在《周易》、《尚书》、《诗经》里①(《周易》“得”二十三见②,《尚书》“得”十一见,《诗经》“得”十三见),“得”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的“于”和“於”共出现384次(不包括序文中的)。其中52次出现在完全相同的句子中。《诗经》305篇。因版本不同,个别篇目的个别语句也不完全相同。如《鲁颂·有駜》第三章“诒孙子”一句,有的为“诒于孙子”。这就影响到“于”和“於”字数目的准确性。所好多一个少一个例句,对语法规律的描写影响不会很大。 在这384个“于(於)”字中,“於”共出现54次,“于”出现330次。这两个数字并不准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虎门销烟”238万斤,粤人无一不知。据云在“销烟”之前,他曾组织翻译班子将英国《地理大全》与瑞士法学家瓦特尔《国际法》都翻译过来,以求知己知彼,战而胜之。其大勇大智人皆钦服。但在“治水”方面他也极有识度,素来却少有人谈及,拟补一笔。1811年,林则徐始入官场。四十年间均以“经世”自励。据其六世孙女林岷所写《先祖林则徐的几件往事》称,他曾自刻一方图章明志,印文便是“管理江淮河汉”六字。综合有关历史资料可知,林则徐的确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为官之地,确实办了几件在当时来说是很了不起的水利大事,足可称道…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放、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要从“严”、“细”、“恒”等方面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管理。 “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11课《失街亭》是《三国演义》里写得很出彩的一个故事,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认为孔明能做到“知己知彼”,“解题指导”第三题又认为“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笔者以为如上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作战》篇提出来的战略决策是“用兵贵在适可而止》。其战略效应是无久战之害而有速胜之利,保证发动战争而国内不贫穷。要了解孙子速胜之道,就得先研究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中的“故”字,有作名词用、作形容词用、作代词用、作副词用等多种情况。它作连词用时,中学语文教材、一般语文工具书和古文选注本大都释为“所以”、“因此”。实际上,这一个义项并不能概括连词“故”的各种常见用法。在古代作品,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章中,连词“故”出现得相当频繁,在不少情况下这个“故”字不能解释为“所以”、“因此”。中学教材中选自《孙子》的《谋攻》(高中语文第三册)用了八个连词“故”和一个“是故”。节选自《荀子》的《劝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用了两个连词“故”。节选自《吕  相似文献   

16.
把传世本《孙子》与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篇名相校,发现传世本《孙子》篇名多加一个"篇"字,绾合出土秦汉简帛篇名、标题的形式,则先秦书籍体例不以"篇"字名篇。因此,《赋篇》篇名之"篇"字不可能是荀况亲题。根据《荀子》一书编撰体例,结合赋体文学形成史,《赋篇》篇名当为刘向写定《荀卿新书》时所代题。  相似文献   

17.
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国,历代都有许多精辟深湛的谋略思想和精妙绝伦的谋略实践,这些谋略思想与实践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等教育积极借鉴中国传统谋略文化,吸取其中优秀的谋略思想,借鉴其中成功的谋略方法是极有意义和价值的。本文主要就现代高等教育对“知己知彼”和“反客为主”两种传统谋略思想的借鉴与应用略陈管见。一、知己知彼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谋略思想家孙子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知己知彼”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熟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普通的道理。可是当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常常把这些至理名言忘得干干净净。所以,要想教育孩子,首先不可忘记要了解孩子。但是,家长仅仅做到了解孩子还不够,还需要学会理解孩子。因为孩子是一个未成熟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科高考总复习中,同学们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复习注重实效。“知己”在此可理解为查漏补缺。但不少同学题没少做,提高却不明显。究其原因,同学们在做到“知己”的同时,还应该做到“知彼”。“知彼”是要求同学们一定要了解英语科高考试卷结构和试题考查哪些语言能力。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结构与语言考查层次进行分  相似文献   

20.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中的“逃”字,部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注为“退却,避开”。如果孤立地作解释,这样注还是可以的。若是联系上下文来考察的话,它跟下文的“避”字重复,这恐怕不符合《孙子》的原意。我个人认为这个“逃”字可以读为“挑”字。据《说文》,“逃”是“从定,兆声”,“挑”是“从手,兆声”;又查丁声树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册》:“逃”是徒刀切,属豪韵,定母,“挑”是徒了切,属筱韵,定母。同声例可通假,故“逃”可借为“挑”。《说文》:“挑,挠也。”“挠”是什么意思呢?《一切经音义》十四引《字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