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驿传系统十分发达,有多幅描绘驿传系统的专题地图传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京至甘肃驿铺图》绘制于景泰六年(1455)至天顺二年(1458)间,反映了明前中期南京至甘肃间的驿传系统及驿路沿线城市的分布状况.该图对驿站、急递铺、递运所、城墙轮廓及街道结构等要素的绘制较为准确,是研究和复原明前期驿传系统、制度及驿路沿...  相似文献   

2.
驿递是古代官方传递公文的主要途径,为此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驿站,驿站是古代通信网络的重要节点。在清代因盛京特殊的政治地位,盛京驿站的设置与管理规制也就不同于一般了。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旧有驿站弊端日甚,西学之风渐烈,传统的驿站制度已是日薄西山。光绪二十二年(1896)后,在全国裁撤驿站的风潮下,黑龙江地区驿站先改文报局,再变邮政,最终完成了裁驿归邮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4.
元朝文书驿传机构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驿传制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周代,历秦、汉、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末民初才为近代邮政系统所取代,其中,又以元朝的驿站最为发达。元朝疆域极其辽阔,军事行动频繁,所以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有通往内地和西域的驿路。在窝阔台时期,正式建立了驿站制度。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以后,实现了全国大统一,驿站的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也扩大了。其时,全国共有驿舍房屋一万参所,驿丁十多万人,马三十多万匹  相似文献   

5.
驿传,始于汉朝,唐宗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它是封建社会全国公文往来的大动脉,总枢纽。皇帝颁发的诏令文书,都由驿传负责递送到各省及边远地区,各省衙门的上奏文书以及各省间的文书往来,也都通过驿传递送。驿传还为使臣、信差、官员的往来提供便利的食宿条件。 明朝为了军情急务、公文往来及信使、官员等乘驿的需要,对驿传制度进行过多次改革,最后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驿传制度。洪武元年(1638年)正月,置各处水马驿站、递运  相似文献   

6.
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是一个至今未经深入探讨的专题,它不仅是明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讨论明代艺术及其与戏曲之关系时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宁献王朱权与周宪王朱有燉一南一北构筑的诗酒风流,可以说为明代藩王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定下了基调,且影响差不多从明代前期一直贯穿到明末,而周宪王的杂剧创作影响尤巨,这也是明藩王墓出土金银首饰造型与纹饰设计的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以近年经眼的相关实物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实例,考订其造型、纹饰以及当日可能的设计构思,然后为之命名,在定名过程中完成纹样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7.
<正>《汉语大字典》"邮"字、《汉语大词典》"邮"字,均出"驿站"义项,所引书证皆为《孟子》孙奭疏:"邮,驿名。"这一用法明代已出现,袁翼《骈文笺注》"邮亭"云:"《孟子》孙奭疏:邮,驿名。"(续四库本,页425)而在《孟子》孙疏之前,罕见"邮,驿名"之训。而"邮,驿名"这个用法,本身是有问题的。检今本《孟子注疏》,其疏文作:"邮驿名云境土舍也又云官名督邮主诸县罚负。"(中华书  相似文献   

8.
滕朋 《新闻大学》2007,(2):36-40
明代是灾害高发的朝代。明前期通过法规、制度确保灾情信息传播的效率与真实。信息渠道的过度集中在明中后期也显现出弊端,皇帝的昏庸导致灾情传播系统几近瘫痪。在灾情信息向政权组织外部传播中,邸报的“民间化”过程体现了不同的政治诉求,官方邸报传播目的在于改善统治,稳固皇权,而民间报房体现的是社会舆论所向以及特定群体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9.
耿洪利 《档案》2023,(9):49-55
沈阳师大图书馆藏明隆庆刻、万历递修本《文苑英华》封皮衬纸均用万历年间福建官府废弃公文托裱,部分内容涉及福建地方县级官府因各项事宜产生的公务接待,由此产生了一些地方官府的经费支出。公文提供了区别于史籍记载明代地方官府在公务接待经费上的来源,反映了明代地方官府在因公接待上由实物到货币化的转变,揭示了都察院巡按御史对地方官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审计和监察职能。侧面反映了明中期张居正赋税征银后,明代经济整体趋于货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东北疆域,是中国疆域不可分之一隅。疆域,犹疆土。其意,是指疆土着重面大小和疆土境界的国家政权活动的历史舞台。 明代东北疆域研究,迄今国内外未有一本专书问世。但是,国内外出版的论著中已有涉及到部分的明代东北疆域研究的内容,这跟当时我国人民抗御列强侵略相联系的。明末清季以来,沙俄东侵,鲸吞我国领土,  相似文献   

11.
驿站与站人     
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十四日(8月13日),从茂兴至爱辉建立19个驿站。康熙皇帝谕曰:“此乃创立驿站之始,关系紧要。”这就是为雅克萨反击战所设置的早期驿站。驿站,即“清代的邮政制度”。各省内地设的叫“驿”,专为军报而设的叫“站”。清政府的驿站隶属兵部垂直领导,由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黑龙江把19个驿站分为上、下站进行管辖。从茂兴至宁年9个站归驻齐齐哈尔的南路(下站)站官管理;从拉哈岗至爱辉10个站归驻墨尔根的北路(上站)站官管理。上、下站各设总站官一员,为六品官员,上属黑龙江将军衙门,下统属各驿站。每驿站设有领催官一员,俗称千爷,…  相似文献   

12.
平志军 《兰台世界》2022,(9):155-157
有明一代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以及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均为明代刻书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并使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代特点。具体而言,由明初至正德时期的沿袭元代刻书遗风,转向嘉靖至万历中期的全面翻刻宋本,至万历后期至明末的翻刻宋本多而不精。  相似文献   

13.
唐来以来,茶马互市作为中原汉族农业区与西北少数民族游牧区之间经济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经历了从兴起到发展的历程,至明代而趋于鼎盛。然而经过明末的社会动乱,茶产凋敝,册籍荡然,茶缺牧空,茶政日非。清初统治者出于军事政治需要对茶马贸易极为重视,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对茶马制度进行了整顿。现主要依据档案史料对顺治年间的茶马制度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4.
雕版印刷术发展至明朝已进入成熟阶段,明代的刻书事业相当发达,存世的明刻本数量颇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代高度强化,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的刻书业在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下,自然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宋菲 《兰台世界》2012,(28):57-58
由于黄册制度的长期、广泛推行,有明一代形成了大量的黄册档案.作为明代中央级黄册库的后湖黄册库,保存着明代数以万计的黄册册籍,它们能否被有效的管理,关系着明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尽管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认识程度的不足,但后湖黄册库的档案工作者仍在档案保护和提供利用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形成在档案保护和提供利用上相对系统的制度以及在当时看来较为先进的保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明代科举考试,初场以八股时文为主,最初只是敷衍传注、发明义理。到了晚明,"以古文为时文"成为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而其弊端也愈加严重。艾南英以救正八股时文弊端为己任,倡唐宋大家之文。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为文效法七子,宗尚秦汉。陈子龙与艾南英之间的文学论争及冲突,所争论的焦点虽然在古文的创作,然而其本质则体现的是明代科举与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可以认为是披着文学外衣的八股时文创作方法之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恤刑思想内容较为丰富,在古代法律史上也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使在崇尚"重典治国"的明代,也通过较为完善、成熟的恤刑制度以及刑狱实践对审刑制度、法外行仁、教化等恤刑思想加以全面的展现,从而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儒家"明德慎罚"思想以及封建社会法制伦理的特点。同时,恤刑思想对有效缓解阶级矛盾和维护封建统治也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被政府所用,为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加深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利用新媒体应对公共危机方面尚存在不足,要解决此问题除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外,提升官员媒介素养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段帅帅 《兰台世界》2016,(16):119-121
清代吴廷燮编著的《明督抚年表》是关于明代督抚沿革的一部力作,是研究明代督抚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书。该书收集史料丰富,结构排列简洁,明代的督抚设置沿革清晰可辨。然而,因受当时编著条件限制,史料搜检难度较大,使得该书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主要体现在人员任职和升职时间讹误、任职时官衔讹误以及收录遗漏等方面。今对该书中的十七处讹误进行校补,以期对明代督抚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我馆所藏《黑龙江将军衙门档》中,有关于清康熙年间吉林至爱珲设立驿站问题的满文档案。这些史料对于研究该段驿站设立的时间、驿路的选择、驿丁的来源、驿站官员的设置、驿站牛马土地的分配以及清政府对这条驿路的管理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该地区的编史修志,提供了有用的史料。这条驿道的建立,联结了雅克萨、爱珲、墨尔根、吉林、盛京等重镇,这对于保卫祖国东北边疆,反抗沙俄入侵,增强民族团结,都有着一定的意义。现选译十七件发表于后,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