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从2002年的短腿小版票开始,发行部门逐渐对多版式特别是小版张格外钟情。2003年的小版全套,托炒作者的福,已经形成目前邮市认可的价格体系。各级邮票公司开发的2003年小版册子,都卖到了好价钱,于是2004年小版更上一层楼,月月有小版不说,还出现了“一猴五吃”的4种猴小版,开创了只有4枚的猴票与小全张难以区分的超级小版“黄猴”,邮票的版式不再是为了方便顾客用邮而设计,而是成为任人打扮的乖乖女。 多版式最大的好处,是发行者巧妙地增加了新邮印量而不会被指责,  相似文献   

2.
集邮者和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拥有珍邮。可是珍邮是怎样炼成的?珍邮不是炒出来的。有人也许不同意:猴票不是珍邮吗?  相似文献   

3.
沉寂了13之久的中国邮票市场终于在近一年多以来强势暴发,已经在底部徘徊了很久的各种邮资票品都出现了十分喜人的升幅,尤其是以“80年庚申猴”为代表的生肖邮票更是涨势惊人,目前单枚“猴票”市场价已达到1万多元,而整版“猴票”的拍卖价早已超过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4.
永霖 《集邮博览》2003,(4):44-45
在集邮界,谁都知道有一枚“猴票”,还挺值钱的。而在当年,又有谁会知道它以后会值钱呢?当时我花5角钱买它时,还真不太情愿。在我的邮册里,至今还收藏着这枚“猴票”,这就是邮电部于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庚申年”——第一枚生肖邮票。它大红的底色,主图是一个弯曲着两只手,瞪着滚圆的双眼朝前看的猴子。要说它是怎么到我手里的,还真有一个小故事在里头。  相似文献   

5.
关于猴票大幅涨价的报道,在集邮报刊上连篇累牍,屡见不鲜,有人还说用不了多久,就可冲破人民币五千元一枚,惹得一些想借此票的倒卖发大财者心痒难忍。我以为,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暴炒和误导,值得大家警惕。  相似文献   

6.
在邮市里最炙手可热的邮票,当数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最近每枚成交价已经达到5700元左右,四方连已在2.5万元以上,整版票已向50万元进发。《庚申年》猴票能在1年内跃升了2倍以上,30年飙升了7万倍以上,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庚申年》猴票是中国首轮第一套生肖邮票,具有“龙头”效应,且当时发行的数量较少,仅400多万枚,大多数在当时通信中消耗,存世量很少;  相似文献   

7.
有人预言《庚申年》猴票在今年9月将突破5000元大关,现市价每枚已达4850元,离这个大关仅一步之遥,而一个带版铭的四方连价格已高出2万元,作为生肖票龙头老大,《庚申年》猴票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此次行情中,金猴能涨到多少,行家们已不敢预测,但还会大幅上涨是肯定的,因为市场上近期《庚申年》猴票要货的人很多,只要是全品相,可用一个“抢”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8.
采珠撷玉     
10月4日,卢工邮市出现未裁切的《玫瑰》邮资片三横连数十包,每包200张,因印有地方代号“22”,被认定为广告邮资片的半成品,当天由每包1600元炒至1800元,零售每张20元,因货源涌出,3天后跌至1200元。至10月中旬,代号“24”的三直连、六方连、带上边的九方连,带下边的十二连,以及廿一连和带四边的廿一连印刷全张已相继上市。最早出现的“22”号三横连曾跌至3.5元。 炒作者介入交易。10月10日,不带边廿一连市价  相似文献   

9.
金猴将引领新老邮票走出下一波行情,已成为近期邮坛的共识。今年,一直被誉为“邮市行情风向标”的生肖票老大《庚申年》猴票迎来了“而立之年”,身价也节节上升,现单枚价格达8000元,从3000元一路上攀,几无停歇,《庚申年》猴票二年内价格几乎翻番,成为在邮市里最炙手可热的邮票,四方连已达3.5万元,带版铭的四方连已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10.
第一轮猴票到底发行了多少枚?中国邮票目录上一般标注为:500万枚。见诸报刊的则有800万枚,430万枚,300万枚等说法,其实,最权威的数字,出自该票设计者邵柏林的文章“史可鉴事亦可鉴人——谈《庚申年》猴票的发行始末”,该文刊登  相似文献   

11.
在集邮界,慧眼识珠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错失良机追悔莫及的事,似乎比识珠的故事还多。“庚申金猴”,8分按面值卖时,基本上没有人识货,还需要营业员上门推销。后来集邮热逐步兴起,第二轮“生肖鸡”的发行,促使人们发现了猴的价值,但那时猴票还只要几元钱一枚。  相似文献   

12.
十二年前的猴年春节后,我收到一枚特殊邮封,开始还没觉出什么,但仔细观察赏析,却越来越感到此封的猴趣之妙:猴年、猴封、猴票、猴画、猴局、猴戳。此封是作封者用《集邮博览》杂志所赠“壬申年贺年封”页制成,本身就是颇有意义的邮品,而作封者又将当年生肖猴票的第二枚篆书“猴”字的50分票贴于  相似文献   

13.
我和猴票     
杨波 《上海集邮》2007,(6):16-16
1980年发行的猴票现在是炙手可热了。我从来没有认真地收集过猴票,但却和猴票打过几次交道。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天空正飘着细密的雪花,天色昏暗。报刊亭里的各种纸张,写了不少关于马健被炒的消息。公用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了马健的声音,缓慢、稍显低沉:“我马上就来。你先进去等一会儿吧,别冻着。”  相似文献   

15.
龙兄龙弟     
他俩都属龙,一个张龙,一个李龙。当年因为集邮成为邮友。30年前,张龙禁不住李龙的软磨硬泡,将收藏的三版生肖猴票转让给了他。三十年间,李龙靠着这三版猴票,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李科长、李处、李局。  相似文献   

16.
股民炒股票,媒体炒新闻。而涉及足球的媒体 呢,自然是炒足球新闻。由于现在媒体众多。竞争激烈,所以炒足球新闻也是细到毫发,不但炒球星炒教练炒球队炒俱乐部炒球赛,还炒球星的女朋友父母甚至发型着装汽车电脑手机等等等等。感觉现在的媒体炒足球新闻时就好像在炒转炉瓜子,一番轮“翻”炒作后,几乎没有不被炒到、没有不被炒透的。这都是上个世纪的事,至于本世纪媒体将如何“对付”足球,我们还确实有些难以想象,因为在上个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没少发生。不信?那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1900~1999这 10…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海外到大陆,由东南到西北,由特区到内地刮起一股强劲的“炒”风,“炒”地皮、“炒”房产、“炒”股票、“炒”新闻、“炒鱿鱼”……一时间,把一些地方的经济建设“炒”得活跃起来;把部分百姓“炒”得富裕起来;同时也把一向沉稳的华夏大地“炒”得浮躁起来。职业化的中国足球作为改革开放的新型产业和体育改革的“排头兵”也不例外,而且“炒”势更猛。 一曰“炒婆家”:中国足球实行职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中国邮政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即T.46庚申年猴票。现行邮票目录上标注印数为500万枚,面值8分,整版为64枚。发行时邮局窗口都能买到,从未限量。当时我正负责主持组织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在鼓楼大厅举办春节集藏展览,附近的地安门邮局还派营业员到展场推销猴票。  相似文献   

19.
1980年2月15日,邮电部发行了第一套生肖邮票—猴票。三十多年来,集邮者喜爱,收藏者关注,一度成为邮票市场的风向标。特别是2010年春节后,这枚猴票几乎一个月一个价。由年初的4000多元,一路飙升到今天的8000多元,整版猴票更是由40多万元疯长,直逼百万元。  相似文献   

20.
侯世伟 《集邮博览》2012,(10):58-58
拜读了贵刊第8期宋鸿军先生的《地方版小本票》后,我突然想起自己也有3本非邮政部门印制的生肖小本票。1992年“猴票”,封面:印有“猴”、1992、JLS邮票公司发行,内页有邮票设计者曹鸿年、许彦博的照片及简介、4套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