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替代产业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江中游是我国湿地的集中分布地域之一 ,区域内河、湖、洲滩湿地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经济功能。在“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的耕地将转变成为新的次生湿地。为了保证湿地调蓄洪水的功能 ,这类次生湿地大多已不能用于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传统农业生产。依据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 ,寻求既适合于汛期蓄洪需要 ,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湿地替代生态产业开发 ,成为长江中游区域环境整治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具有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面积大、景观类型多、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政府决策部门应该结合大庆市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科学合理的湿地生态旅游,改变以往仅仅重视生产力而忽视其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倾向,实现大庆市的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江平原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两江一湖"地区作为三江平原的一部分,该区内被开垦的湿地基本上都是天然湿地,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对"两江一湖"地区所在的三江平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分析,从耕地与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角度,对"两江一湖"地区农业用地开发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维护该区生态安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湖湿地是一个多功能的环境,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近20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水资源和湿地,造成人地争水,人鸟争食,造成东湖湿地生态环境恶化,有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数量减少,水质恶化。湿地土地资源改变利用方向,增加土壤侵蚀,减少芦苇区生产,渔业资源枯竭,严重威胁东湖湿地生态系统,不利于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湿地景观可以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组成城市生活圈的一部分。对多层面碎片化常州湿地景观的减量设计进行研究,对湿地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从四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对碎片化的景观格局指标中的景观要素的斑块规模以及景观要素的斑块形状、空间景观的异质性为代表的湿地景观格局的指标进行计算,对各指标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与说明,对减量设计中在湿地景观中的应用方法进行阐述,完成对多层面碎片化常州湿地景观的减量设计的研究。实验的结果表明,对湿地景观进行减量的设计能有效实现湿地景观可持续的发展,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湿地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该文以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东北地区湿地空间数据库,分析了该区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并从土地利用方面阐述了其变化原因.得出的基本结论为:①15年来,该区人工湿地增加,天然湿地减少,反映了人为干扰不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其中,人工湿地中灌溉水田增加尤为突出,天然湿地中沼泽地的减少最为明显;②15年间,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虽然总体而言,三省天然湿地都在减少,人工湿地都在增加,但黑龙江湿地类型变化幅度最大,辽宁次之,吉林变化较小;③东北湿地变化的原因在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其中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大量开垦、土地改良、围湖造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公认的生态系统中,湿地是具有其特殊功能和地位的生态系统,它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研究价值,它不但有着调节气候,改变温差,涵养水源等功能,而且还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生态研究价值越来越被科学家们所重视。但是由于国家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针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蝶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且各具特色;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退田还湖,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科学解决“田湖之争”,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力争入湖泥沙量控制到最小程度,稳定湖泊、沼泽等自然景观面积。恢复重建,规范与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并进行有效的长期监测。总之,洞庭湖区湿地旅游的开发,必须定位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改变只重视湿地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的倾向,全面开发湿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应,实现湿地生态旅游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湿地作为干旱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指示性。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估人工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效。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动态地监测了人工应急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的湿地景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0余次的人工生态输水,在总体上改变了流域湿地长期持续减少的状态,流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呈现稳中有增,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变化过程呈现"V"型逆转,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沼泽湿地减少的速度得到明显遏制,动态度由1990-2000年的-5.35%降低到2000-2010年-1.09%;此外,下游河道断流现象得到改善,尾闾湖——台特玛湖在干涸了近30年后重现恢复往日生机。说明了塔河人工生态调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环境拯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研究可为塔河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湿地作为干旱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指示性。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估人工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效。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动态地监测了人工应急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的湿地景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0余次的人工生态输水,在总体上改变了流域湿地长期持续减少的状态,流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呈现稳中有增,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变化过程呈现“V”型逆转,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沼泽湿地减少的速度得到明显遏制,动态度由1990-2000年的-5.35 %降低到2000-2010年-1.09 %;此外,下游河道断流现象得到改善,尾闾湖——台特玛湖在干涸了近30年后重现恢复往日生机。说明了塔河人工生态调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环境拯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研究可为塔河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浅谈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乐 《西藏科技》2007,(1):24-25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繁衍发展的地方。随着湿地周边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威胁。但如果不顾及周边居民的情况而建立自然保护区,则会因为改变当地居民的生存现状而加剧当地居民与自然保护区的冲突。社区共管就是在这种情况出现的,兼顾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还使其生态模式发生的巨大的改变。而在湿地水文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湿地中的植物无法正常的生长,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进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影响的现状,其次影响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概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淤泥质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聪  刘红玉 《资源科学》2014,36(11):2413-2422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结合盐城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潮滩湿地的区域特点,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聚集度指数、分布质心和转移矩阵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996-2010年的14年间盐城潮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景观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城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沼泽分布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1996-2010年,面积增长了2 661.74hm2,年均增长177.45hm2,增幅215.42%,年均变化率14.36%;2空间上,潮滩湿地上的互花米草斑块质心总体向海偏移。其中,1996-2006年,年均向海移动110.96m/a;2006-2010年,年均向海移动74.97m/a;3受互花米草扩张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花米草生长不仅抑制了本地湿地植被的自然增长,而且还改变着湿地植被景观的组成、结构和潮滩湿地景观系统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4.
黎聪  王冀  李晓文  白军红 《资源科学》2009,31(5):772-779
本研究设定了3个预案,即:①湿地恢复为主,生境改造为辅,基本不改变湿地原来地形地貌;②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③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并重;在这3个预案的基础上,满足南水北调水资源调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需水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衡水湖地区3个预案及现状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在3个预案之间进行比选。基于不同湿地恢复目标导向,给出了备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其需水后果分析,3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大于现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其中预案一生态环境需水量在3个预案中居中,对跨区域调水压力一般;预案二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对南水北调工程调度压力处于最小;预案三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大,调水压力相对最大。因此,单从生态环境需水方面来讲,采用生境改造为主、湿地恢复为辅的预案更合适,以湿地恢复和生境改造并重的预案较不合适。  相似文献   

15.
黄河故道湿地土壤质量因子与景观类型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玉 《资源科学》2015,37(1):85-93
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湿地土壤质量变动与景观类型的相互关系及其耦合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故道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景观类型与土壤生态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主成分与湿地景观类型密切相关;主成分P1(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活性)与山杨林地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2(土壤总磷与容重)与莎草沼泽的相关性最大;主成分P3(土壤pH值)与碱蓬滩地的相关性最大;②土壤性质的改变能够很好地响应湿地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从故堤向外延伸呈顺时针分布在CCA排序轴上,且土壤生态过程与湿地景观类型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与景观类型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955,R2=0.893(F=48.486,p=0.001),湿地景观类型与土壤质量因子的梯度变化密切相关;湿地土壤生态过程是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
(3)不能在某方面作些变更吗?如果改变形状,会怎么样呢?改变色彩、改变声音、改变某一部分,以至尝试作各种改变的方法,叫作变更法。  相似文献   

17.
正题记:为了进一步研究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弄清原始汉藏语演变的线路,北京大学、《科学中国人》杂志社、香港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西都市报》、《绵阳晚报》组成的藏羌茶马古道考察队对黄河第一次大转弯处的若尔盖湿地大草原以及横断山脉的岷江峡谷通道、大渡河峡谷通道、雅砻江峡谷通道展开了语言文化考察。若尔盖湿地大草原和横断山脉之间纵贯南北的几条峡谷通道既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也是把茶马古道滇藏线、川藏线和北方丝绸之路连接  相似文献   

18.
大美塞罕坝     
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坝上地区,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它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建设,现已成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景观兼具的著名生态旅游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湿地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湿地保护面临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湖泊的污染日趋严重,湿地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减少,淤积和沼泽化速度加快、生物入侵在威胁湿地生态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相关部门的协调江苏湿地保护的对策加强湿地保护法规建设、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湿地监测科研体系.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保护和恢复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福祉。文章系统总结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以期支撑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决策。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104 km2,位居亚洲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恢复态势,保障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新时期湿地保护工作发展,建议实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湿地保护战略行动,完善湿地科学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创新完善湿地保护修复技术和工程措施,加强建设湿地研究人才高地和湿地管理咨询智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