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视野     
《科学生活》2007,(11):17-17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当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言论所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所关注的有关科学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体味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2.
科学视野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当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言论所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所关注的有关科学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体味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科学视野     
《科学生活》2007,(12):13-13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当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言论所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所关注的有关科学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感受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科学视野     
《科学生活》2007,(8):14-15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当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言论所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所关注的相关科学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体味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5.
科学视野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当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言论所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所关注的相关科学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体味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6.
科学视野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年)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现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从本期开始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之言所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所关注的有关生命奥秘的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体味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7.
科学视野     
伊爱娃 《科学生活》2007,(10):12-12
2007年是现代植物和动物分类科学之父、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1707—1778)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林奈的学说和精神至今仍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当代人。为了纪念卡尔·林奈,更为了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兴趣,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特别为本刊提供了一组由林奈的言论引发的科学热点探讨,就人们关注的有关科学问题请瑞典相关的著名学者进行解答。希望藉此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科学视野,体味科学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纪念现代生物分类学家卡尔·林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每年都会评选年度十大新物种。所谓年度新物种,其实是科学家从上一年命名的新物种中评选出来的。最近,2014年度十大新物种发布,它们是从2013年命名的1.8万个新物种中评选出来的。这些新物种有的是科学家在野外考察中新发现的,有的是已经发现多年而近年来才确定为新物种。2014年度十大新物种既有动物,也有植物,还有微生物。新发现的物种大多比  相似文献   

9.
卡尔·冯·林奈是瑞典生物学家、近代动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创立了动植物命名法则"双名法",提出生物分类的阶层性,并按物种多少和亲缘远近依次分类,著有《自然系统》《植物属志》《植物种志》等著作。他的肖像被印在100瑞典克朗纸币的正面,林奈学会为纪念他而设立,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被保存在学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有他的全身雕像。  相似文献   

10.
悦图     
《今日科苑》2015,(12):22-23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国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  相似文献   

11.
<正>1735年,瑞典分类学家卡尔·冯·林奈在他的著作《自然系统》中,记载了一种像笔涂鸦在岩石一样的奇特生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Graptolithus”,也就是笔石。那时的林奈或许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个小小的远古生命在后来不仅能成为古生物学家划分地质时间的“游标卡尺”,也能成为油气勘探的“指南针”“大功臣”,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勘探开发新型能源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瑞典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下午4点3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获颁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2015年12月10日下午,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为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颁发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此次获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千万中医药学者研究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4,(4):25-25
瑞典皇家科学院3月31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颁奖典礼,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2014年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学者。去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授予施一公,以表彰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施一公在多个生物学领域的新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奖金建立90周年的庆祝活动将于1991年11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届时将举行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和庆祝仪式,其中包括历届的贝尔奖金获得者对瑞典和挪威20所大学的访问。第一个诺贝尔奖是于瑞典的发明家诺贝尔去世后5年的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颁发的。大约有180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初步接受了诺贝尔基金会的邀请,准备参加这次庆祝活动。他们将参加在瑞典的14所高等学校和挪威的6所院校举行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库斯·斯托尔克(Marcus Storch致开场辞,回顾了诺贝尔奖的发展历史,重申了诺贝尔奖的宗旨和评选标准.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为获奖者颁奖.早些时间,诺贝尔和平奖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颁奖. 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因"独立地发明并发展了在保持量子力学特性的条件下测量和控制单个粒子的方法,在此之前这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主席比约恩·琼森(Bj(o)rn Jonson)致颁奖词,"他们利用巧妙设计的实验成功地实现了在不破坏量子特性的条件下操控和测量一个独立量子系统,打开了一扇观测最基础量子世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刘卫 《科学与文化》2009,(12):53-53
那年,我从武汉出差去上海,上船后不久,一位外国老头儿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英语交谈,得知他叫卡尔,来自瑞典。他这次慕名来武汉旅游。黄鹤楼和东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正坐船去上海。然后回国。卡尔十分健谈,也很随和。他对中国了解得真不少,和我从秦皇汉武兵马俑,一直谈到了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在近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同步进行的看法和担忧。末了,他还拿出了几张自拍的瑞典风景照片赠给我作纪念。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家犬品种已达450多个。它们大小不一,大者似狼,小者如猫。它们面貌和毛色各不相同,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几乎使人难以相信是同种动物,但是所有的差别都是人们驯养的结果。因此,创立了动物分类系统及动物命名“双名法”的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就将世界上所有的家养的犬统统归为一种,定名为“家犬”,并一直沿用至今。目前较常用且较易为人们理解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犬的用途来分类,如玩赏犬、枪猎犬、工作犬、伴侣犬等。但由于犬的品种数量太多,加之近代犬的形态及血统都很复杂,许多品种的用途也广泛,要想把为数众多…  相似文献   

19.
尽管科学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 ,给人类带来福祉 ,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但在社会文化中仍存在着对科学的激烈批评 ,有的抨击质疑科学的主张 ,有的抨击怀疑科学的能力 ,有的抨击则直指科学之根基。毋庸置疑 ,科学是当前最成功的文化现象 ,同时 ,毫不为怪 ,当代文化生活中也充满着围绕科学的各种论争。“索卡尔事件”正是引发一场大的科学论战的重要事件。关于索卡尔事件 ,笔者首先认为 ,诈文事件本身应当被界定为科学界的不当行为 ,始作俑者索卡尔无疑违背了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规范 ,丧失了一个学者的学术良知 ,其伦理学上的辩护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20.
当你在野外或公园里看到一株引人好奇的花草时,心中最想问的是:它叫什么名字?目前,拉丁名是国际植物学界进行交流的标准用名,其他的名称都不算数。国际上标准的植物学名采用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氏于1753年5月1日首创。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又称种加词)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