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前言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是指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丰富的来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都属于新能源的范畴。据专家预测,到206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将发展到能源总用量的50%以上,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全球能源变革呼唤能源经济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的浪潮。当前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传统高碳能源体系,将逐渐被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低碳能源体系所取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不再依赖地球有限的矿物资源,也不再侵占和损害地球环境空间,从而使人类社会形态从当前不可持续的工业文明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形态过渡。  相似文献   

3.
世界能源机构最近的一份凋查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将达542000万亿英热单位,为现在的1.6倍,在可替代能源未出现时,未来十几年,仍依赖常规能源。鉴于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状况,预计2015年以后,世界各国对常规能源的争夺将加剧。为此,各国都从长期战略出发,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和能源储备、能牦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综合制定了本国的能源战略。纵观全球的能源战略,大体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珩 《中国软科学》2012,(1):176-182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的能源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以能源消费为因变量,以城市化、工业化和能源价格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都会增加中国的能源消费;第三产业比重则会降低中国能源消费;另外由于技术进步和节能政策的作用,中国能源消费还存在着一个负的时间趋势。采用回归方程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部分目标为依据,对中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将维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节能技术等方面对中国的节能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夏雪 《科学中国人》2011,(19):68-68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能源安全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紧迫,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新能源材料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学应运而生。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全球碳排放与碳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技术内涵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利用、封存和移除的全过程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转型,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将由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四分天下”,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新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此过程中,需构建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发生革命性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将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但在能源发展中,始终把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碳中和下新能源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西部开发利用风能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馨 《学会》2001,(1):6-6,8
风能是一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风能利用有很大潜力.虽然相对常规能源来说,风能的能量密度较低,但是从人类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风能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风能是目前有开发前景和技术成熟的一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既可以离网应用,又可以并网应用;既是近期的一种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能源的需求将相应增加,特别是农村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很大,因此,因地制宜地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促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攀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关注。深圳以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有效整合深圳新能源行业领域资源,引导深圳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深圳市在2011年成立了深圳市新能源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深圳市新能源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的相关作用,笔者针对联盟成员目前在中国的专利公开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量增加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国家,影响了大气的温室效应.我国正在积极采取发展可再生能源.本文主要阐述目前我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进展状况和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情况.本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作了中期预测,还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可能大部分是星球本身固有的,不完全是由有机物产生的,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使用这些能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一些国家在积极寻求新的能源,出现了向月球、太空、海水、海底要能源的科研态势,把未来新能源希望寄托在月球、太空、海水、海底上。这些是需要以高科技手段获取能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太阳能作为最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对象。根据欧洲联合研究中心(JRC)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到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的供应将超过10%。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据CPIA统计,2021年太阳能电池片环节延续了2020年的扩产基调,产能大幅增加;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总产能达到423.5GW,同比增长69.8%;总产量为223.9GW,同比增长37%。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对以油、气、煤为主的传统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不仅对人类的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还面临着枯竭的威胁。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并减少碳的排放量,世界各国对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燃料等)的开发和利用都非常重视。风能资源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安全关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是 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本文将能源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作为衡量能源安全的目标,从传统能源和新 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出发,对1980年-2007年以来的各项指标展开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单位新能源消费 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安全的贡献能力远大于传统能源;②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安全整体上呈现出“先抑后扬”的 走势;③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日益枯竭的能源现状,世界各国开始积极探索新的能源资源,以生物能源作为新能源代替矿物能源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和运用,本文结合我国的地理环境因素加以分析,明确了甘蔗将作为我国未来生物能源的重要可利用生物资源,并对甘蔗的生物能源潜力进行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按照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将降低至50%,而恰巧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在那时也将达到40%~50%。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发展将与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紧密交织、相辅相成。在我看来,光伏发电将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未来分布式光伏将与电动汽车储能相结合,新能源汽车消耗的电力也将从火力发电转变  相似文献   

16.
贾晖 《青海科技》2012,(5):40-42
石定寰先生是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曾荣获"剑桥世界杰出华人榜"、"能源科技领域杰出华人"称号,是中国新能源科技产业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在促进与传播国际间新能源科技交流与合作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解读"十二五"规划时说,中国能源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完成到2020年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导致传统能源逐渐匮乏;同时,因为大量使用传统能源,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气候不断变暖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各国也在极力寻找能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或是可再生能源,以缓解人类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环境恶化。近年来,谢瑞友意识到能源紧缺及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并不断寻找能够代替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最终发明了“大功率空气能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储产比仅为35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9.7%,而煤电占比为78.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40个百分点.树立忧患意识,通过增加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坑口电厂等途径,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煤电占比,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安全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发电     
随着世界能源供应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越来越重视。目前世界主要能源仍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据现有估算与预测,石油和天然气将在21世纪内开采殆尽,煤炭可再延续使用百年左右。不管还可开采的时间有多久,都将面临一个事实,不可再生能源最终都会被消耗掉。特别是我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暴发式增长,并且每年伴随着巨大能源消耗的是大量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20.
自19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量已上升了3倍多。据世界能源委员会预测,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到2020年,世界能源消耗量将从目前的每年120亿吨煤当量上升到190至250亿吨煤当量。巨大的能源消耗增长,迫使人类改变因循多年的能源经济结构,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这场世界性的能源经济结构变革的浪潮中,德国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