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军 《新疆教育》2013,(14):90-91
以前我们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教师怎么分析,学生就怎么思考。老师讲的其实都是书上内容。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2.
苏媛 《教师》2015,(1):47
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效果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怎么接受。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头脑简单变为知识的贮存器,既忽视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地理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上课时明明把所有该讲的问题都讲清楚了,学生也说听懂了,但是到了课后,或是做练习的时候,就什么都不会了。原因有多方面,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没有把老师所讲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满堂灌式教学也能讲清楚知识,但老师所讲不一定都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不老师怎么总是发出感慨:这都讲过了还不会,真笨!其实不是学生笨,是老师没有尊重学生思维,没有给学生思考、生发的机会,不顾学生接受不接受就都灌给学生了.强加给学生的东西,能成为他自己的吗?以前自己也曾以为把题型都让学生见过,学生就会了,实际还真不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下课了,学生连书都没打开。书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老师讲的其实都是书上的内容。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以前都是书本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去教,书本上举什么例子,教师就举什么例子,教师教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这样的数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僵局,导致学生学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按照逻辑顺序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教师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于学生学习体验如何,是否学到了方法,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是否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等等不关心.因而,在课堂上.老师喜欢问一句"你们都懂了吗?还有问题吗?"等所有的学生说"都懂了,没问题",老师就满意地开始讲下面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都懒得去思考什么问题,因为当老师问的时候,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说不懂或者有问题,那么就会影响老师讲下面的内容,自己也会觉得没面子.  相似文献   

8.
刘欢 《现代语文》2006,(11):97-97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哎,现在的学生真是不懂事,又把好心当作驴肝肺,明明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却一点也不领情?”,再去听听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这个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那的,好象我们是他的奴隶似的,一点都不为我们着想。”师生之间到底怎么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师生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是希望自己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出息。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二会有思想上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爱学生。可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确实是有爱心但学生不领情的。我们认为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行动上,比如要求学生这,要求学生那的,更应明确的说出来。作为老师,对你的学生说出你的“爱”,会更能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上,老师津津有味地告诉学生概念应该怎样理解,公式要怎样记,什么题运用什么知识、方法解答……老师讲得很全面、透彻,可学生反馈、“接受”和老师的“传输”并不成正比例。于是,老师责怪学生:“你上课怎么这样不专心,不认真听……  相似文献   

10.
诵读的同时还要讲解,这是近几年对文言诵读课渐趋一致的看法。至于讲什么、怎么讲,则还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刘德福老师和兰瑞平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都较先进,展示出来的专业功底都很厚实,但他们各自确立的讲解内容似乎都还有商榷的余地。刘老师要求学生就《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民”这一概念的不同内涵作深入的挖掘。这无疑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是对教材“教点”的新发现。但问题是,如果学生不去探讨这个问题,就那么不分彼此地笼统地理解“民”的含义,那是否就会影响他们文言语感的形成,或是就会影响他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做”三者同步进行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教===讲述,学===接受讲述,认为教师的教就是把学生“要学的东西”讲出来,想方设法加入到学习者头脑中已固有的知识贮存中去。那么,在这个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想方设法地教,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怎样做才会效果明显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有幸参加了淮北市教委举办的多次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聆听了各位专家、同行们的建议,深受启发,下面仅就这方面有关内容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何小立 《时代教育》2006,(12):89-89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喜欢用一节课的时间专讲典型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而来的,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学生在习题讲评课上自以为是,总认为讲评课没有什么可听的,认为自己会做了,听与不听一个样。其实,老师在讲评课上一般都不会为了讲课而讲评,而是通过讲评,  相似文献   

14.
冷静审视一下现在的课堂教学,其弊端我想用一个比喻可以说出:一个老师上课,端上一盘鱼,然后他跟学生讲,这是一条什么鱼,是用什么方法烹做的,色、香、味各有什么特色,讲明白了,学生听懂了,一下课,教师又把鱼端走了。我想,这种以老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思维的做法是相当有害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只知道接受现成的答案,从而成为思想的懒虫,他们就会惟师是从、惟书是从,从而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我在语文课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吃鱼。拿过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品味、去感受。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15.
一节新课,如果单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示学生看的办法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却损失了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经验,只有把知识教学和方法教学统一起来,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探究。而要设计一个精彩的探究情景,“第一个问题”问什么、怎么问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三的课堂化学教学中,有以下五个教学上的亮点、点睛之笔。1、高三命题式复习的魅力进入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教师面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如何能够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如何让自己传授的知识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和汲取,精巧的命题,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对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有个了解,即使是有的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学生都会有知识已经学过的感觉。如果老师在复习化学知识时.按照老师讲学生听化学知识方式进行复习,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老师讲的这些知识他们都懂得,没有任何新鲜感、新颖性以刺激他们的感  相似文献   

17.
徐汉红 《师道》2007,(5):36-36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是老师教给了学生知识。那么,是不是只有老师教学生,学生就没有教老师呢?在学校倡导进行教学反思的氛围下,我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学生到底教给了我什么呢?我把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记下来,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逐渐清晰了。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学生对有些原理难以理解,对自然规律、知识应用技能难以掌握,或者是由于对现象的抽象认识外加感官的刺激不足,出现“老师今天教,学生明天忘”.有时会听到一些老师说:“这个问题不管我怎么讲,学生就是听不懂、理解不了”,“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还是不会”.针对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19.
苏文华 《成才之路》2009,(24):40-41
自古到今,凡有作为者,都是在不断地加强学习。只有在前人的知识中不断创新,才能在自己的一份天地中有所成就。由此我们认识到,学校的教育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我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不让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板,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学生理解能力低,表达能力差,学习很吃力。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自我自主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把学生看成知识客器的现象.不让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这一切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习惯,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