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娟  雷蕾 《职教通讯》2023,(2):65-71
新时代背景下,提质增效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目标。由于需要跨国境、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协调,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面临三重困境:项目驱动下一元主体管理的失灵、开放办学中多元主体的失位和利益博弈中办学目标的失准。因此提出,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基于SFIC模型构建符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治理模型,通过多元主体良性互动、领导力量“双引擎”带动、政策体系跨界驱动、协同环节紧密联动、评价监督反馈制动,可优化协同治理效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院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必将迎来内部治理模式改革。文章以理论为基础,构建二级学院内部治理模式;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证,剖析二级学院内部治理模式运行现状及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内部治理模式的构建策略及运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协同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治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办学主体间需要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共识、集体决策和合力执行等,协同治理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现高效治理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治理存在定位不明确、利益不均衡、服务对象不明确等现实困境,应深度剖析产业学院协同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明确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利益主体的共商共赢和产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协同治理中,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需围绕进一步明确产业学院办学定位,充分考虑各方资源优势、治理权限和利益诉求,全面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可构建党委与校长、党政管理部门、二级院系教学单位、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构成的内部质量保证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由决策指导、沟通协商、自主自治、质量监管、质量评价等构成的主要治理机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健全质量保证治理责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一致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关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协同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制度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程序化水平;健全质量治理文化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过程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平台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支持并开展校企合作协同治理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在分析HJ学院校企合作生动实践的基础上,借鉴SFIC模型的协同逻辑,探讨当前校企合作协同治理模式中存在的起步阶段治理主体协同基础松散、运行阶段协同化互动运行效率低及尾声阶段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空缺等现实困境,并提出夯实协同基础、提升协同效率及建设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等策略以构建创新性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SFIC协同治理模型按照“应然—实然—应然”的思路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校企协同培养运行机制进行分析,首先构建理想状态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模型,其次围绕模型需要具备的条件对现实困境展开探讨,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基于SFIC模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推行二级学院成本核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降低办学成本,充分调动二级学院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文章从推行二级学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入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行二级学院成本核算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具有提高课程职业定向性、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唤醒二级学院或系部的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等功能。微型课程开发一般沿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路径开展。高职院校在微型课程构建中要找准定位、注意整体性、解决管理问题、优化开发团体和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管理。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存在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仍占主要工作手段、权限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水平的学籍管理人员,不断完善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是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起点,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层次浅是高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在“组合创新、多元共享”理念下,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为产教深度融合切入点,将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多元化办学、学校治理、标准研制、创新服务和国际交流等领域办学要素重新组合,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专业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形成政行企校研多方协同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及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分析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学籍处分程序、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等建议,对于高职院校识别学籍管理中的风险点并尽早防范,维护高职院校的声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是指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权力配置,以及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法权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治理结构重建必须实现行为法治化、组织扁平化、管理跨界化、决策民主化等四个目标,完成重塑政府与高职院校的关系、调适社会与高职院校的关系、理顺高职院校内部权力关系等三项任务。高职院校治理结构重建应该从系统科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寻找理论依据,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理事会、完善二级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监事会,分别疏通外部治理、内部治理、监督问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是高职教学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评估院系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推行,对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由于人才培养评估数据平台与高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有密切关系,应关注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教育管理内容,学籍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校风以及学风的建设。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方面的变化,生源结构的复杂性问题日益突出,对学籍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间接影响了院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因此,高职院校需正视学风建设问题,重视学籍管理和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切实强化学籍管理中的各项细节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现今对高职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着重在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剖析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若干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解决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进行可行性论证,构建包括团委、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协同创新的学生社团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探索包括项目起始、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和项目结束等五个环节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盛行的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危机管理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预防及处理危机、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主要依靠学校自身去解决,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文章在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危机管理的特点和困境的基础上,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包括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学生及兄弟院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危机管理的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达成高职院校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明晰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内涵有利于指明我国高职院校治理方向。结合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要素对“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的治理现状存在效能建设成效卓越、多元民主治理格局形成、法治建设态势良好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学生治理主体地位缺失、透明保障技术不完善、责权建设薄弱等不足。基于此,应在学校层面强调内外各部门协同共治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二级学院层面下放实质权力以促进内部管理改革与激发办学活力,在专业群层面健全有关标准制定以完善基层治理,在治理方式层面借助信息技术以健全问责追责制度,进而促进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实现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不足,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从提高意识、完善课程体系、改进学籍管理制度、提升教师能力、鼓励学生实践、加强协同合作等几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