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夏群 《现代职业教育》2023,(11):129-132
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引领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从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施成效、特色与创新、反思与改进五个方面阐述课程改革与实践,优化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开办以来,规模与影响力逐渐扩大。大赛对职业教育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对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尤为明显。从分析当前高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性质及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形式及氛围以及课程效果等方面来阐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职旅游类课程因知识庞杂、理论枯燥等原因,其教学效果一直难有质的飞跃。以能力导向为研究路径,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载体,以教师的能力获得与转化为重点,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在对同行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岗位驱动”教学模式、“大赛驱动”实践教学、“课程大阅兵”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望突破高职旅游类课程的教学“瓶颈”,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傅钰雯 《科教导刊》2023,(17):123-125
文章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为背景,探究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改革。文章首先介绍了智慧物流技能大赛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比赛的内容和评分标准以及比赛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关联。然后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实践环节、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本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顾晓辉  张鑫 《考试周刊》2009,(36):24-25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职业院校PLC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情况,强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标准开发入手,研究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探索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以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为例,阐述了“双证融通”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文章从优化教学计划,更新授课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为主,企业协同育人;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花卉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成为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项目式学习体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理念走向实践的有效途径。“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学改革,主要在四个方面做了实践探索:根据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设计项目,整合教学内容;创建条件,保障项目实施;实施表现性评价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9.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课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和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分析近年来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赛项规则、赛项内容变化趋势基础上,阐释影响备赛的宏观、中观、微观因素,并从营造“全面参与、重点培育”备赛环境,实施“流程化、标准化、人本化”管控,打造“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作品等方面,提出大赛备赛中涉及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作品研磨等具体备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院校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技能教学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突破口之一。在快速提高学校实践教学水平方面,职业技能大赛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的意义入手,对常规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大赛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开展,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升职教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而且对于课程改革也能起到引领作用。文本从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入手,分析了它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对课程改革的促进、对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及成果转化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揭示大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生作为职教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师范能力是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据《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四个维度的培养要求,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三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的师范能力需求,提出“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三维一体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企事业单位对检测仪表类人才的需求和该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检测与仪表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四层面四能力四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与实施过程,并介绍了课程群实践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及实施效果。实践表明:该体系在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类似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聚焦实训教学改革,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从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教学项目研发、改革成果落实途径等方面对如何化技能大赛成果为具体实践进行探究,提出找核心、抓要点,“一扩二组三拆四范”,“全面+精尖”等具体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深入分析了工科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四种“脱节”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教学体系构想,即将培育学生的“四种能力”作为工科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终极追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设计院丰富的设计资源、工程公司的实践资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轮子,托起专业知识学习这一主体;以教学实习改革为途径,架设培育学生动手能力之翼;以课程设计改革为途径,架设培育学生设计能力之翼.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深化,运筹学教学也将其引入课堂,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呈现出有机衔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关联学生生活环境和社会热点、深度融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的特点。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运筹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还需进行进一步探索。对此,教师要善用辩证法和认识论,重视课程史实与社会热点,围绕“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增强高课程思政意识,构建课程目标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高能力的运筹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围绕高职教育“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突出技能培训”的特点,从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方面分析了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贯彻教育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职《现代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对高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实施的保障性措施以及开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余芳菲 《教师》2023,(11):114-116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应贯彻课堂教学全过程,还应贯彻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一体化思政教学模式中,指导教师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竞赛实践,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达到理想的思政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是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应用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作者以2022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赛项获奖作品“敦煌飞天之宴”为例,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的实施路径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12月13日至15日,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江苏、浙江等地隆重举行。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选派王鸿博、麦兆昌、胡建国、黎永浩四位老师组成两只代表队,参加“工业机器人系统控制与应用”、“数控机床(车床)装调与维修”两个赛项的角逐,均荣获“二等奖”,同时荣获“全国机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能手”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