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予以规定,其将知情同意原则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同时规定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其他无需信息主体同意即可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情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本身具有的紧迫性以及涉及到的重大公共利益,在此期间限制知情同意原则的适用存在必要性与合理性。然而因公共利益的非至上性以及处理个人信息需具有明确目的之限制,《个人信息保护法》并非完全否定知情同意原则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适用,而是强调在必需情形下方可限制。为充分保障知情权,处理个人信息时保留知情规则;通过比例原则的检验明确限制知情同意原则时需遵循合理目的标准与最小损害标准。  相似文献   

2.
2021年《行政处罚法》修订,正式将首违不罚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明晰,为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行政处罚法》中有关规定较为笼统和抽象。“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表述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给行政机关在执法实践中的适用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极易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的行为要件不明确、行为效果裁量没有确定统一的标准、制度缺乏配套的程序性裁量基准致使裁量权行使失范。因此,应对“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等法律语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确定裁量的标准,尽可能压缩行政机关自主判断的空间、建立与完善行政裁量运作的法定程序。  相似文献   

3.
知情权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与知情权相对应的是行政主体的行政公开、告知义务.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知情权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实体权益,而且有利于监督行政主体合法、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加强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建设,以增强对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知情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较为常见的教育行政措施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命令 命令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依职权强制要求相对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这种行政措施无需相对人的同意或申请。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学校拒绝招收依法应招收的残疾人入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学校招收。此处的“责令”即为行政命令。 二、通知 通知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依职权使相对人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罚法》的发布和施行,对于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正确进行行政处罚,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行政处罚实践中,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对名知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不向司法机关移送,而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进行降格处理。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是行政许可程序中的核心要素,可以赋予相对人参与许可机关决策的机会,保证许可客观、公平、公正;行政许可听证的适用以行政机关作出对相对人的不利许可为要件,适用范围不应排除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撤回,行政许可机关依职权主动举行听证事项应当在立法和实践中予以重视,应申请举行听证事项应当明确界定;为保障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应当明确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和权利;确定听证主持人应当坚持职能分离原则和回避原则,保证主持人水平和能力;应当按照案卷排他原则确定行政许可听证笔录的绝对约束力,并做好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我国的招考体制下,行使对考生作弊行为处罚的主体主要有教育行政机关和公立高等院校。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教育法》和其他教育管理法规的规定,以及1998年3月由国家教委制定的《教育行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14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对于考生作弊行为的处罚是教育行政机关所行使的一  相似文献   

8.
论医疗患者的知情同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同意是调整医患关系的基本准则。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在医疗损害责任中重点规定了知情同意制度。但因为我国整体医疗立法不足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尚未认识到知情同意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知情同意权与知情权的区别,论述其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促进知情同意制度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9.
所谓行政公诉,是相对当事人自诉而言,即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行政机关部分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众所周知,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并称为三大诉讼制度。在我国,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采取的都是自诉制度,即只能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诉讼,其它团体、组织或机关则不能代替当事人起诉。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至于检察院,虽然可以对行政诉讼实施监督,却只能对失效判决提出抗诉,且不享有提诉权和直接的参诉权。《行政诉讼法》之所以作出行政诉讼为自诉制度的规定,是因为该法在讨论制定之时,正值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把工作重心转向建立以竞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理论界十分强调人民意志自由,认为当事人应当自由处分自己的权利。因此,  相似文献   

10.
解读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政务公开制度和赋予公众行政知情权;政务公开与公众行政知情权的关系;提出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的政务公开制度和公众行政知情权的措施和途径,以保障公众行政知情权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计划在现代国家的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主要由行政机关主导制订行政计划,忽视将行政计划纳入法制轨道,缺乏对于行政计划影响相对人权益的研究,相关法律的规定也不尽完善。因此应当明确行政计划的法律救济体系,探讨受行政计划影响的相对人所享有的救济权利,对行政计划的程序控制才能称为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二条关于终结行政诉讼之规定有以下问题:1.有纵容行政机关的嫌疑;2.未必能起到节约司法成本的作用;3.且还有可能既损害正义又损害行政机关的权威性;4.语义不清,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5.可能会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6.无法涵盖“死亡推定”等。故而司法解释第五十二条是条不完善的规定,应当予以审慎的考量并予以修改,以寻求节约司法成本与追求司法正义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解读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政务公开制度和赋予公众行政知情权;政务公开与公众行政知情权的关系;提出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的政务公开制度和公众行政知情权的措施和途径,以保障公众行政知情权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许多国家行政程序法中采用行政听证程序,目的在于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听证程序是我国立法引进的一项新制度,在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我国《行政处罚法》首次规定了该制度,并明确规定了行政听证程序在行政处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规,不同的行政机关执法中所遵循的仅仅是地方或内部规范,这样必然造成行政执法中的程序缺位和执行困难。从行政执法程序的具体步骤入手,设定了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完善机制,从行政执法和公众守法结合的角度,以及行政执法主体执行程序和对相对人保护等几个主要方面讨论了设计这种程序的模式化,并设计了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述)程序、表明身份程序、磋商程序等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使之更人性化,更有利于相对人守法和行政执法,以提高执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广州市公安局公示小偷照片侵犯相对人的人身权利的行为,说明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事实行为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对相对人私权利的侵犯,这必然涉及到公权利运用不当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运用权利时要考虑到相对人权利的保障,要兼顾人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业综合执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科学界定了“农业综合执法”的法理内涵,明确了农业综合执法的实践价值。指出必须强化综合执法中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以实现行政积极控权。行政机关应该围绕着相对人的“知情权”和“申辩权”,为其参与程序提供便利,并且对其申辩予以保护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具有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预防违法行为的功能,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容置疑。本次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仍未对该方面的事项进行细致规定,由于现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行政处罚威慑效果不理想、公开内容不统一、范围不明确、程序不完善、侵犯公民隐私权、与通报批评制度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保障该制度有效运行,有必要从立法、执法、权利救济等方面进行法律规制,进一步细致化规定。从立法层面明确公开的主体、范围、程序、内容、方式,确保有法可依;从执法层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素养,落实责任、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保证严格执法;同时探索多元化救济途径,以补救可能被侵害的权利,确保该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实现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听证程序的准司法性质决定其有利于保证行政处罚的公正,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行政处罚法首次规定了该制度,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但是,该法没有规定人身自由罚适用听证程序,治安处罚法也未能弥补这一缺陷.在人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讨论人身自由罚适用听证程序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以期对行政处罚法的修订和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行政强制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一件大事,它被誉为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方面的又一创举,它是一部在行政法领域出台的重要法律,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关系非常重大。它的施行,对于规范政府行为,改变执法理念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