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素质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对教育课程进行优化。素描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深受西方教育的影响,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和素描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本文主要分析素描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素描教学的方式,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序开展,以期能够通过系统完善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  相似文献   

3.
高校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协同育人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发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好三全育人大格局,提高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力,架构起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路径,形成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合力.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水平,以思政课为基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文明,改革创新精神,增加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新媒体时代的现实基础,包括新媒体在"90后"高校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的原因和对其产生的影响,提出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初步探索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应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背景下,探索育人培养的教育新路径,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本文将以课程思政教育为内容切入点,明确新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方向,并结合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课程思政教育应用价值,探究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发展策略,为高校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提供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从客观上来说,高等学校的网络思政教育有着很大的责任,也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承载着社会责任,促进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并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大数据是时代发展至今的产物,它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重塑高校思政网络体系。大数据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高校需要通过重视数据在高校思政网络体系,规范师生对于数据的运用,扩大思政教育阵地等方式,提升大数据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培养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是当下法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需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更加需要增加课外实践引导;强化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德法兼修。保定地处京畿要地,历史上曾经与日寇长期作战,斗争经验丰富,留下了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保定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助力培养德法兼修型的法治人才,助推法治现代化工作,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其贯彻到法学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有助于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法治观的塑造。目前各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上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对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下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现状,提出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现路径,真正做到法学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瑰宝,深度挖掘其元素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文章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阐释两者融入的内在逻辑,并从讲活思政小课堂、开辟精品实践项目、挖掘新媒体资源这三方面重点论述两者融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对我国的高职人才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更加会影响到未来的职业人才的供给状况,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高职人才的培育对社会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政治素养的提高等需要得到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在现实的高职教育系统中,各级党委、政府等深抓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但是因为时代的发展,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新内涵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并注重其整体推进和统筹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思政课,法治教育是其重要的教育主题,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也遵循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教师要把握法治教育的一体化布局,在教学中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探讨提高法治教育实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公民。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课程承担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将民法典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坐标,以民事法律规范为触点,以法律职业精神培育为指向,让专业话语对接法律话语,让法律精神涵养职业操守,助推大学生筑牢法律信仰之基、立好法律职业操守之德。因此,将民法典教育融入“德法课”的教学中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选择,在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融入民法典教育,实现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的深度结合,最终实现让学生真正能够领悟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内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注重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将法治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德育与法育相统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应然取向。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把握思政教育主阵地,培养法治意识为起点;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坚定法治信仰为思想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法治能力为目的,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二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整合优化,融合互动,充分发挥了协同育人的功能,促进了思政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本文主要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从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优化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双创"项目竞赛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等方面,探讨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高职教育发展得又好又快.高职教育是培养现代高技能、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高校大思政教育内容,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且具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意识.其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具有推动作...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作为重点的时代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它具备信息量繁多、普及面广、传递实效性强等特性,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多方便的时候,给各大高校的学生团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根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文章首先说明了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其次叙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避免挑战的对策;最后阐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教育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措施。开展辅导员针对性的深度辅导工作,则是为了使高校辅导员能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更深入地、更近地与学生接触,更多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切实了解学生动态,对其进行正确、全面、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开拓学生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向全新发展时代,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抓住发展机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为伟大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培养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从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探寻思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优化思政教育发展路径,能够真正完善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与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本文主要立足于"微形式"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在"微形式"下开展的原则,探究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充分运用"微形式"。  相似文献   

20.
把文化自信理念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但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紧跟时代的时效性,而且可以推进文化自信理念深入人民群众内心,使得文化强国战略能够得以实现。文章提出把文化自信理念加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依据,由文化自信理念本质属性为切入点,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结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从多方面指出实际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