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门豹》是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历史故事讲的是两千多年前,我国一位姓西门,名豹的人为民除害兴利的事.这个故事以他的名字作题.教学本课文,可以按“调查”、“除害”、“开渠”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2.
秦关 《新读写》2013,(4):34-34
《三体》无非是一篇关于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故事新编”。但刘慈欣将这个背景“老套”的故事讲得高潮迭起,且有别于普通的科幻小说,《三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软”的那一部分,即对于在面临世界末日时,人类和人性在宇宙中地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共由《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篇寓言组成。我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故事时收获最大。《牧童和狼》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讲着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谓妇孺皆  相似文献   

4.
千古一“老师” 师:(出示课题)请看大屏幕,我们今天要学的《孔子游春》是一篇新编的历史故事。从题目上看,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相似文献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目前大家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美女蛇是个反面形象,是“现代评论”派的象征,鲁迅是想借这个故事捎带刺一下时刻想吃他肉的“现代评论”派(这是一种传统看法)。有的认为“这是个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李何林:《十五篇鲁迅作品问题解答》)“作者对这个故事显然是采取批判的否定的态度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迷信思想。”(徐州师院中文系:《散文选讲》)另外有人更进一步批判和否定了这个形象,认为美女蛇不仅象征现代评论派,而且是阴险、狡猾的阶级敌人的化身。如一九七九年九月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鲁迅散文选讲》说:“这个故事长期流传在民间,影响比较大。它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这对少  相似文献   

6.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志贺直哉的一篇短篇小说。题目之所以不拟为“清兵卫”或“清兵卫的葫芦”,是因为文章讲的是清兵卫和葫芦之间的故事。我们发现小说的第一句——“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开篇即点题,并且概括整个故事,同时它制造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故事如何?文章紧接着说这个故事很简单:清兵卫热衷葫芦,接着发生了一件事,之后他放弃葫芦,热衷绘画去了。  相似文献   

7.
释“卐”     
释“卐”“注·提”教材《语文》第九册有一篇题为“蛋糕上的字”的课文,讲的是周恩来总理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智斗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的故事。教材给“”的注音是wn,担一般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却查不到这个字。原来“”是一个外来...  相似文献   

8.
续写就是根据故事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许多生动的情节,使故事显得前后连贯,内容完整。在人教版的很多课文后面都有续写的要求,如第五册《小摄影师》课后练笔就有“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还有《穷人》《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后都有续写的要求。《龟兔赛跑》的故事,下面刊发的这三篇你觉得哪个故事想象得更有趣,续编得更生动?  相似文献   

9.
徐老师的话:《成长中的故事》是“记录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系列训练中的第4篇,它同前面3篇(《我的成长记录本《》我出生了》和《名字的故事》)组成一个单元。至此,这一单元暂告一个段落。下一阶段,将刊登“生活中的作文”系列训练设计的第二单元内容。当然,你也可以把它们继续收入你的成长记录本中。  相似文献   

10.
《晏子使楚》中的修辞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也有同选一篇(或一种)文章的情况。《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则故事 ,被选入现行高中第一册语文读本。而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晏子使楚》一篇 ,是根据《吕氏春秋·内篇杂下》中的有关文字改写的。传诵千古的晏子使楚的故事 ,十分典型地表现了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忠实于祖国的品格和机巧善辩的才能。在这个故事中 ,晏子的巧辩在于结合修辞方法和运用逻辑推理。晏子出使楚国 ,在“从何门入”与“齐国是否无人”两个问题上与楚王展开了斗争。“楚人以晏子短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面对楚王这一带有玩笑…  相似文献   

11.
乔伊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自传色彩,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为爱尔兰写的一部精神道德史,书中15篇故事,几乎都能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伊夫林”“Eveline”。在这个故事中,读者很容易感觉到其实伊夫林很多时候就是作者本人。本文详细分析了故事“伊夫林”中乔伊斯和伊夫林角色的重叠。  相似文献   

12.
《渔夫的故事》是一九七七年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课文,编者在注释中说明此课文“节选自《天方夜谈》”,“有删节”。《天方夜谈》通译为《天方夜谭》,本名《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出版了一个三卷集的选译本(纳训译),书名为《一千零一夜》。一九七七年这个三卷本又重版发行。看了中译本,就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不是一般地“有删节”,在文字上差不多是重写了。特别是在故事的结尾方面,也用“节选”和“删节”之名,把故事  相似文献   

13.
《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中一篇传统的课文。该课的教学,我曾经观摩过许多次,自己也教过,早已烂熟于心。但这一次教学却让我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堂课的“导入”设计上,我煞费苦心地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可课题刚出现,全班学生就已按捺不住了,个别学生急得大喊:“《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我早就听过了。”这一喊,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许多学生都把自己听过这个故事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这样的场面还真有些意外。考虑到学生早已了解故事内容,加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又乐于自我表现,对知…  相似文献   

14.
《成长中的故事》是“记录自己成长的故事”作系列训练中的第4篇.它同前面3篇(《我的成长记录本》《我出生了》和《名字的故事》)组成一个单元。至此。这一单元暂告一个段落。下一阶段,将刊登“生活中的作”系列训练设计的第二单元内容。当然,你也可以把它们继续收入你的成长记录本中。[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了西晋人阮修“挂钱独酌”的故事。这个故事又称为“杖头钱”,原文如下: 阮宣子(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这段故事的引用,在一千多年后的现在,引起了一些争议。《红楼梦》第38回有一组“菊花诗”,其中有贾宝玉的《访菊》和《种菊》,还有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等人的咏菊之作,共12首。为了便于讨论,现将《访菊》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标本四年级语文下册《鸟语》一课,安排在第四单元,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哥欠》等另两篇组成了“动物王国的故事”单元。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邀游,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个故事,在晋代裴启的《语林》中已有记载: “潘安仁至美,每行于道,群妪以果掷之,常盈车。”(据《初学记》卷十九“美丈夫第一”引)[注]《语林》和《世说》中的群妪,是指一群妇女,并非专指一群老太婆。为了求得这两  相似文献   

18.
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情感”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教学情况看,很少有学生会在初读这个文本时喜欢上它。在指导“略读”后,甚至以其为“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后,很多学生还是没能喜欢上这篇小说,因为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景物还是那些景物。至于那母爱的伟大,母亲情感表达的克制,作者的悲悯情怀,即便教师不指导、不实施教学,他们也知道得差不离。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看《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尤其喜欢“好看小说”这个栏目。在2005年的第11期上,我读到了一篇特别精彩有趣的小说,就是庞婕蕾姐姐写的《有一件礼物叫原谅》。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有个性,尤其是“小早”,开始我以为她仅仅是一个狂热的追星族,直到最后才明白,她痴迷“杨  相似文献   

20.
樊鹏飞 《教育》2014,(12):45-45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有一篇题为《小溪流的歌》的课文.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教师李小溪在讲述完这篇课文后常以此自比.她说:“我的生活、我的读书体验就是一首小溪流的歌.”读书是为了领悟《老人与海》这个故事,也是李小溪在课堂上常讲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