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天补三礁经过3天3夜航行,我们到达南沙永暑礁。永暑礁在南沙6个岛礁中排行第一,有足球场那么大,是南沙诸礁的一个“后方基地”。补给船的到来,使守礁官兵激动万分,远远就见码头上官兵冒雨列队,敲着锣鼓欢迎我们。船还没靠稳,不少官兵就急着跳上岸去,与欢迎的同志热烈  相似文献   

2.
唐芬 《大观周刊》2011,(51):25-25
晋南威风锣鼓产生于农耕时期,是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打击乐艺术形式,2006年量月20日,晋南威风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针对威风锣鼓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其基本现状做一番客观的论述.力图呈现出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3.
奉化吹打     
“奉化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音乐民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统曲目有《将军得胜令》、《万花灯》、《戈Ⅱ船锣鼓》(俗称“万得划”)等,也是“浙东锣鼓”的代表性曲目。它在乐队编配上以吹管乐、丝弦乐和打击乐三者合一,乐手众多,一般为十三至十四人,多时达二十几人。基本乐器有唢呐、笛子、板胡、二胡、三弦、琵琶及锣、钹、鼓等,最大的特点是在打击乐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定律的“十面锣”。“十面锣”现已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民族乐器,被器乐界广泛使用,是浙江省器乐曲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4.
朱吉胜 《大观周刊》2011,(52):193-193,183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四叭省稀有的民间文化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薅草锣鼓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11月12日,刘索拉在国图音乐厅的亮相有点大大咧咧。演出应该开始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钟,底下响起催场的倒掌,她才从后台笑嘻嘻地晃出来,“到时间了吗?” 随意这么一问,就让自已从纷乱的局面中掌握了主动。她告诉你这场演出只排了5天,却将要演出5天,疏漏的地方请大家原谅。一开始,她为演出奠定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一种连缺点都能变成优点的氛围。 开场的锣鼓打得兴高采烈,但是很快就让人听出了他们的与众不同。锣鼓、板  相似文献   

6.
9月18日这一天,在忻州市体育广场和市艺术馆,没有喧天的锣鼓和礼炮,没有华丽的彩带和气球,也没有精彩的歌舞表演,由忻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档案局(馆)承办的“《档案见证历史》图片展”和“忻州档案珍品展”在简单、朴素的气氛中隆重开展了。  相似文献   

7.
深圳又敲“读书锣鼓”———(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1月6日)朱建国定于11月8日在深圳隆重开幕的第七届全国书市,标志着深圳第四次敲响“读书锣鼓”。深圳第一次读书锣鼓似乎应以“刘学强热”为代表。1981年,移民作家尚未光临深圳,那时在深圳领先的...  相似文献   

8.
宋莉 《中国广播》2004,(2):58-60
2003年11月底到12月初,是经济之声实施进一步频率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前一年频率专业化改革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节目结构和运行模式的调整,12月1日频率改版首播。也就在这段时间,伴随经济之声的改版锣鼓,一个动人的故事正在发生,并由经济之声传到全国各地。这个报道,我们起名叫——  相似文献   

9.
土家薅草锣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薅草锣鼓,是土家人创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劳动艺术形式.毫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在整个人类活动中,把劳动形式同艺术形式结合得最紧密、最完美的,当首推土家薅草锣鼓.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看样子与往年有些不同。一是“爆料”少.闹台的锣鼓不够热闹,比如某某大腕的作品一会儿枪毙.一会儿死而复生之类的猛料,也不见有人炒:二是所爆之料不怎么令人振奋,不是这个抱怨就是那个持观望态度,直到最近还有消息说,因为节目质量不理想,明星大腕难请,三审不得不再次推迟。如果不是有意“先抑后扬”.要到大幕拉开才给观众一个惊喜.就是晚会真是有些危机了。  相似文献   

11.
在富春江流域众多化底蕴中,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有效地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是摆在群众化工作面前的一大课题,笔意欲围绕《古亭锣鼓》的挖掘整理,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2.
吴菲 《视听纵横》2004,(4):20-21
凤凰卫视开办的《DV新世代》栏目,率先在大众传媒上重锤敲响了DV的锣鼓。DV已经从黎明前的静悄悄到如今的热热闹闹,从小圈子的沙龙式的观赏与交流到面对大众媒体的审视和互动,从“地下”走出地面……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DV作品、DV人和DV精神并非异类,也并非另类,而是影视载体的同类,是多元化的真实的时代生活殊途同归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图书馆率先敲响送刊下乡的锣鼓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农业部、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发出的送书刊下乡、戏剧下乡、电影下乡、科技下乡,用以满足亿万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的倡仪,同时也为深人开...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而唯独二月份却只有28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皇帝凯撒修改历法时,本来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是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二月逢双也是30天,这样,大小各6个月,记起来也方便。但这样算起来一年共有366天,比一年应有的365天多出一天。所以必须从某一个月里减少一天才好。那时,二月是死刑犯人行刑的时间。人们讨厌并愿意缩短它,所以就决定在每年二月里减少一天,于是二月份就成了29天了。  相似文献   

15.
白沙 《群众文化》2002,(5):37-39
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海岛风情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海洋化艺术,舟山锣鼓便是舟山群岛上美丽的民间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小报的记者。小报版面小,因此要求记者和通讯员写的稿件也要短小。大概由于这个缘故,我与新闻中的“小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通讯是新问报道的一种写作体裁,是新闻园地中一枚引人注目的鲜花。在报纸和广播中,它与以消息为主体的其它各种新闻体裁相配合,使报纸版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广播节目办得更为生动活泼。一天,我在萍乡市湘东老街见到这样一种热闹的场景:湘东镇机关办公大楼的门前,停着一辆小轿车,小轿车头面上披着一朵斗大的红花,在锣鼓和鞭炮声中,许多人将两个胸前束着红花的农民簇拥上车,我好奇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人们告诉我:这两位农民一个是养鸡专业户何成明,一个是养鱼专业户彭  相似文献   

17.
张艳  王旺山 《今传媒》2015,(4):110-111
合阳东雷上锣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年来,一直靠村民手口相传,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大河古韵——上锣鼓》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这一民间民俗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性挖掘和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摄影入手,对这一文本进行了学理和艺术的双元研究.试图给其他的“非遗”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规范的蓝本.  相似文献   

18.
湖南卫视就是与众不同,近些年来“热点”不断,惊人之举常有。这边《快乐大本营》的锣鼓还敲得正欢,那边又向全国的未婚男女发出了《玫瑰之约》,把很多人的眼球都吸引了过去。最近,她又与广州乐华集团联手打造了“内地版的《百万富翁》”,每期的资金额达到100万,这在内地的电视史上,恐怕又创下了一个“吉尼斯”。 对于这些轰动荧屏的节目,有些高人很是不以为然,说这是从境外抄袭来的,那是从海外照搬来的,意思是算不得什么。其实事情并不这样简单,模仿、抄袭也好,克隆、翻版也罢,说穿了也是节目策划上的一种引进,它同样需…  相似文献   

19.
你好,2000年     
点燃中华圣火,撞响世纪钟声。从1999年12月31日深夜至2000年1月1日凌晨,“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在亮如白昼的中华世纪坛上,在镌刻着五千年文明史的青铜甬遵旁,狮舞龙腾,锣鼓渲天。为在新世纪和新千年中华...  相似文献   

20.
闫鹏 《大观周刊》2012,(50):183-183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