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指引,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融合便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立新”的重要抓手。借助于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透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的“利好”,探寻其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进路。研究揭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有载体、渠道、实效三维特质,认为其耦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彰显出合力价值、发展价值及育人价值。因此,可从建好思政课实践教学阵地路径、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功能、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实效三方面,创造性地建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嵌入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怎样坚持的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深入探讨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和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开展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存在教学实践缺失、教学内容滞后、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实践要加强生态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法治教育价值认同;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体系;以生态法律规范教育为核心,更新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生态法学专业师资力量,提升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办学水平;健全教学实践评价监督机制,保障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但目前国内大多高校还存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偏低、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生态文明教育未形成完整体系和很少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等问题。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倡导运用生态文明建设案例教学法、组织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园自身条件创设良好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入手,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培育在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践行素养为着力点,进行实地调查。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践行的主要途径,强调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6.
叶青 《科教导刊》2023,(28):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索,包括制订全面的目标和规划、加强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平台和实践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有"好教师的新标准、"四个统一"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高校师德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实践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开展高校师德评价。当前的高校师德评价存在着高层重视与基层无奈的困境,文件重视与操作乏力的反差,"师德一票否决"遭遇困厄。要破解新时代高校师德评价的实践困局,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确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细化全面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校本化评价标准,并增强其权威性;完善"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融合的师德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行业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满足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资源类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诉求。目前,自然资源行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课程偏少、教育方式与实践场景脱节、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通过优化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实践育人体系、培育生态文明文化等方式,构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三位一体”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三者同向同行、协同互补,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系统化和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方式。它承载着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与传播的实践育人使命,也蕴含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以及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吻合,教学内容设计没有把握好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学评价过程中没有重视实效性评价和长效性考量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亟需制定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内容体系,培育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协同关系,坚持管理与激励并举,完善评价机制,以开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高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和历史使命。创建文明校园是高校营建良好育人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文明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倡导良好师德师风;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统筹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1.
唐美荣  刘新跃 《西藏教育》2024,(1):39-42+57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产生了无数红色故事,高校思政课讲好这些红色故事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对党的历史自信、走向精神成人、增进对思政课“三性一力”的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选择爱国爱党的故事、革命斗争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和英雄烈士的故事融入教学,须坚持情感与理性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主导与主体相统一,探索讲好红色故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实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丰富的文化土壤,找准文化自信融入教学的契合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好中国文明的故事,融入革命文化教育,讲好中国革命的故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必须对大学生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牢牢把握突出政治引领与具体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潮媒体元素、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小我与大我、本土院校文化特色与塑造自我个性等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要在资源、理念、内容、形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向.新时代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就必须准确定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通过实现问题导向与答疑解惑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理论思维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真正提升高校思想...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培养和塑造具有生态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针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存在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应坚持公正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协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三个原则,应完善目标体系、规则体系、组织体系以及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列波 《江苏高教》2001,(5):99-100
高校美术教师既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又是社会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努力做到,艺术家和教育家的统一,教育实践与艺术实践的统一,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文化知识和艺术技巧的统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五个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五个统一”,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培养目标的统一、严格学生管理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坚持主渠道与全面渗透的统一、弘扬主旋律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统一、继承传统与拓展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构建科学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搭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要素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应依靠强大的师资队伍、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多元的评价方法,合力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20.
赵江涛  张冉  沈小婷 《教师》2023,(5):12-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文章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以及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提出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强化生态平等意识、营造学习生态氛围、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学校建设等路径,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