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方 《小学生》2022,(9):1-3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数学“立学”课堂“问学”的策略优化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立学”课堂、优化“问学”的措施,包括通过“问”激“学”,构建有灵魂的“立学”课堂;通过问题引导学习,建立有深度的“立学”课堂;通过“问”启发“学”,构建有品质的“立学”课堂。希望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更正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向学生提出综合性的大问题,也会使学生一下子摸不着头脑,造成课堂上的冷场。虽说冷场是教学中的正常现象,但为了避免因“冷场”而“救场”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师应精心设问,包括:问点准确、问意明了、问机得当、问度适宜、问效显著、问法灵活、问面普遍、问前心察、问时和善、问后留时,力避课堂冷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老师通常问学生“这堂课你学了多少知识?”而不会问“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教学中,教师通常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数学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来源在于老师的教法和引导。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幸福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满堂问”的现象虽已不多见,但课堂提问模式依然大多是“师问生答”,很少出现“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互动场面,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堂需要怎样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需要教师的“善问”与学生的“会问”。  相似文献   

5.
王秋红 《海南教育》2014,(18):43-44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也流行起了主题,如“以学定教”、“先学再教”等,但不管是哪一种主题,都应是站在儿童的的起点上、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一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热情得到了激发,课堂上各种各样的生成不断涌现,这样的课堂就称之为“生态课堂”?就数学学科来说,“生态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在课堂环境中实现师生问的和谐发展,能让学生丰动亲近数学,走进数学。  相似文献   

6.
余先钧 《学苑教育》2012,(13):44-45
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充分把握提问的“火候”对于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凸显“五性”——明确性、趣味性、层次性、精确性和适切性,问活数学课堂,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杨承军 《福建教育》2005,(8A):40-41
在新理念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尚、“满堂灌”千夫所指的同时,课堂却折射出另一种倾向。许多教师将观念方法形式化与绝对化,“对话”变成“问答”、“满堂灌”转为“满堂问”,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整体性教学内容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降低了智力价位。为此,笔者对如何挖掘数学课堂互动的深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究。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问”与“答”的多边活动中整合前行的,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课堂目标构建有效的系统的“问号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有窍,课堂高效。作为教师,必须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练就发问的基本功,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相似文献   

10.
“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满堂灌、满堂问”的数学课堂催生了大批跟不上、听不懂、学不会的学生,数学课堂留白由此应运而生,近年来更是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梳理数学课堂留白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研究方向,以期日后研究更加趋于完善.以数学课堂留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知网”关于中小学数学课堂留白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中小学数学课堂留白的内涵、研究价值、教学策略以及教学原则,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把握中小学数学课堂留白的发展脉络,更好地促进数学课堂留白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时的初中数学教学,教法林立,派别丛生.抹去这热闹的、熙熙攘攘的表面,删繁就简、去芜存真,数学教学的根本,其实还在课堂上.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一哲理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高效课堂,就是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呼唤课堂的真实性,要求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我不禁问:课堂哪里是生成的地方,哪些是生成的资源,这些“生成”是可以预设的吗?绝对不可能,但预设有助于生成。教师一定要用心观察、开发、辨别、积累和利用现实生活对教学有用的资源,这样才能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如果教师“问”得巧,“问”得妙,“问”个不休,常常事半功倍,提问细节处理得当,会丰盈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高效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历来是数学教育界人士的不懈追求。有时听不同老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的好,其原因就是“术殊而道同”,因为高效数学课堂总是“自主课堂”。  相似文献   

15.
覃小平 《广西教育》2011,(28):15-16,23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不太了解和没有掌握数学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的类型(形式)和方法,缺乏关于课堂提问的理论知识,致使课堂提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此,我们开展了课题“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此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形式)、原则和方法”。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数学课堂提问的八种类型(形式)、七个原则和十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问”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前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设计一个好的教学问题,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所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问题中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并在解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三是要使所设计的问题的解答方法能推广到其它情形中去,具有一般性;四是问题具有多种解决办法。要使课堂的每次提问都成为“有效的提问”,教师必须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1郾摆出矛盾。即在新旧知识衔接点上进行设疑激“问”,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认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形式,数学课堂是如此的“热闹”。但是,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数学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哪去了?那么如何让“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数学课堂上什么最重要?”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对于数学课堂而言,学生的学习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生命状态和未来发展,带给学生的远远超过了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身。”作为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覃小平 《广西教育》2010,(16):25-27
我县教研室从2009年12月开始进行“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此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农村小学数学问题设计与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调查内容分为“教师数学问题设计、教师数学课堂提问、学生数学课堂提问”三个方面。为此课题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使教师提高数学问题设计与课堂提问的质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几种现象1.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频繁、随意、欠科学性,出现“满堂问”的空洞热闹现象。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