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尝试。以“ASMI四步法”分析区块链赋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价值,识别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尚存在评价指标单一、评价参与主体单一、评价方式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公信力不足问题,利用区块链防篡改流动、可追溯使用、多方共识维护、去中心或多中心、透明开放、状态一致、强依赖密码学特点,以精准解决这些问题。由此,构建区块链赋能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全评价”路径:利用区块链结合大数据,实现“全方位评价”;联盟链私有链结合,实现“全员评价”;以区块链账本属性,实现“全程评价”。  相似文献   

2.
杨丽  张耀军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247-25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管理服务智能化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升高职院校“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通过梳理信息协同与高职院校“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研究中的相关逻辑关系,总结归纳高职院校在校园网络建设、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公开与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信息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保障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对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中还存在“入口关”规范不足、“过程关”监督薄弱、“出口关”把关不严、部门“联动关”协同乏力的痛点问题。通过区块链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的治理价值分析,厘清痛点原因,构建以联盟链、公共链为基础的七层应用模型框架,并提出区块链在其治理中的优化路径:去中心化账本确保教育信息真实可信;加密算法保障教育数据安全;共识机制助力教育信息核验;对等式网络、互操作性创新推动全员参与治理;智能合约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以区块链技术赋能提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有效建立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信任机制是成人技能认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等优势,被认为是解决信任与安全问题的理想方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成人技能认证,可促进数据开放共享与多源融汇,增强数据安全保障与溯源核验,构建按需定制的信任规则机制,驱动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式治理,为成人技能认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而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与维系利益相关主体间的信任关系,进而构建稳健的成人技能认证信任生态,是推动成人技能认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区块链技术应用可贯穿技能认证数据生成、流通与反馈的全链条,通过促进短期信用与长期信任的互动共生与累进转化,助力构建以信任为核心的成人技能认证系统。在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区块链赋能成人技能认证高质量发展,还需弥合信息鸿沟,降低用工关系中的信息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筑牢成人技能认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激励多方协同,营造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技能认证生态。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下,文章针对政府部门间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小学生新生入学注册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Web服务技术,高效、安全地整合、共享了各政府部门的政务数据,实现了“零材料、不见面”审批,为小学生新生入学注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在线注册报名服务。文章论述了如何使用UML等建模工具,运用面向对象和面向服务分析、设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对系统中的相关服务功能、编排组合关系进行了定义,并对系统的安全性及整体架构进行了设计。该系统设计充分发挥了SOA多种技术特性,实现了数据共享,同时也为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基于SOA架构的相关信息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教育公共事务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善治"。然而,当前区域教育治理仍存在治理理念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方式不科学、治理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区块链作为蕴含协同治理思想的新型技术架构,在价值逻辑上其技术优势与区域教育治理的共治理念相契合,在目标逻辑上有助于构建多样灵活的区域教育治理新生态,在实践逻辑上可通过基于联盟链的数据治理驱动区域教育治理发展。区块链赋能区域教育治理的实践框架包括教育数据源层、区块链服务平台层、教育组织结构层及教育治理场景层,能够在动态汇聚区域教育场景大数据基础上,以数据流驱动多元主体协同处理各类教育公共事务。未来在推动区块链赋能区域教育治理中,还应加强"区块链+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强化监管并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以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治理体系正经历从传统社会治理向“互联网+社会治理”转变,其中数字建设是发展基础。江苏以数字建设为依托,从制度保障、构建平台、凸显特色三方面探索实践“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的做法及其成效。为加快发展“互联网+社会治理”,推进江苏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运作标准,强化信息共享、推进协作联动,建强人才队伍、提高治理水准,加强网络防控、保障信息安全等应对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缪学梅 《成人教育》2021,41(12):73-79
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协作自治、信息共享、对等透明、共识验真、自动合约与不易篡改等特性,不仅能重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而且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区块链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的内涵、动因和特征进行分析,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治理框架.从联盟主体治理、利益治理、协同治理和信息治理角度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战略要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气象服务行政审批系统。该系统依托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中国气象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共同搭建在线服务平台,实现行政审批有机协作和统一管理,对审批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督察,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系统运行稳定,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嵌入公共培训服务不仅对公共培训服务的共同生产带来深刻影响,还为不同区域、城乡以及群体获取便利共享的公共培训服务提供了新范式,从而有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鉴于此,在厘清当前公共培训服务推动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后,构建“技术逻辑——创新应用——风险挑战——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对“区块链+公共培训服务”赋能共同富裕展开系统性探讨。研究发现,共识算法达成数据的集成交互,助力公共培训服务的智能决策;分布式账本塑造组织的去中心化,助力公共培训服务的多元供给;智能合约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公共培训服务的便利共享。但由于“技术利维坦”的客观存在,“区块链+”可能会产生数据延迟低效、组织数字集权、资源治理失控等风险挑战。那么,分别从技术、组织与制度维度对路径保障进行阐述,以期为公共培训服务的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区块链技术因其“防篡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追溯、集体维护”等技术优势,是其具有“信任”的前提,成为可靠的“合作”机制条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以区块链技术为架构的教育应用,逐步被重视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中崭露头角,利用区块链独有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可以更好的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性考核、成绩记录、企业实践等教学模块中发挥作用。文章通过对应用型高校考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符合应用型高校的考评机制,并根据考评机制的特殊需求,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区块链数据存储技术为思路开发适合于教学的考评机制应用,为应用型高校的学业考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业物联网(IoT)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物品智能连接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对物品进行实时跟踪和更新,实现信息的自动识别,最终构建一个管理智能化的新型工业体系。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开放透明性、不可撤销和不可篡改的特点为工业物联网提供了可信、透明、安全的信用保障。本文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和工业物联网架构与痛点,并综合工业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区块链在工业物联网中的技术架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技术革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依据“互联网+”等相关理论,文章总结了“互联网+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新框架,提出了多方参与建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协作融合搭建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治理平台、时空灵活创新教学质量保障组织运行模式、数据治理实现教学质量闭环监测精准反馈等变革手段。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课程治理生态体系的构建旨在改进当下课程治理机制,推动课程建设,助力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制改革。借助区块链技术的课程治理,可展现时代际遇下课程治理新理路以及以“术”载“道”的新路径。“区块链+”课程治理以加盖时间戳的方式追溯“课程节点”建设历程,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创生融合“课程块”,采用共识机制维护、链接“课程块数据”以实现课程生态体系构建。形塑以学习为中心的价值逻辑、统整课程节点的理论逻辑以及通过智能合约降低运行成本的技术逻辑是“区块链+”课程治理生态体系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让智慧政务得到进一步发展,也让其成为政府构建服务形象的标杆。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与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Tableau,结合智慧宝安政务服务管理规范,通过对政务大数据的分析,从而发现与解决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中的业务逻辑异常与数据异常问题,真正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推动智慧宝安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型管理向主动推送型服务转型,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同时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平均办事等候时间由30分钟缩短为15分钟,平均办结时间由107小时缩短为63小时,效能提升了41.1%。  相似文献   

16.
与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无论是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还是信贷支持方面,都存在劣势,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尤为凸显。区块链技术改变了小微企业融资双方的信息结构,为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中的数据存储、信息共享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基于此,探讨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引进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通过综合运用金融科技各种手段、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心企业的经营系统与银行系统进行对接等措施,促进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数据中心安全风险 数据中心是目前最重要的组织级信息服务的提供与承载平台,因此这也是信息安全风险最为密集的具体场景.遵照信息服务的一般逻辑结构,当前数据中心应对安全风险的处置目标可以概括为:数据安全、信息服务安全和其他安全.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的目标是使数据在存储、传输以及处理的各个时期都能保证其完整准确,并保持其保密性.其中在数据中心常见的涉及数据安全的事件包括存储介质故障、密码破解、网页或数据库篡改、网站挂马、数据泄密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理念及技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基于北京市“开放辅导”三年多的“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历程,从场域理论视角对其在线教育场域的生成、边界松动、重构扩容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和启示如下:(1)价值共识是“互联网+教育治理”顺利开展的观念性基础;(2)追求教育子场域自治是“互联网+教育治理”的实践演进方向;(3)面向多主体的教育资源建设是解决“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矛盾的关键;(4)教育治理主体行为的变化是“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场域”演进的内生动力;(5)优化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20.
高职产教融合共生体构建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中之重。当前高职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共生单元协同差、共生模式不理想、共生环境待改善等困境,阻碍了产教融合共生体的构建。区块链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技术,为高职产教融合共生体构建提供了新工具。为充分挖掘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可以共生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落脚点,以区块链赋能高职产教融合共生体构建的困境解决为逻辑遵循,挖掘区块链赋能的技术适切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