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务院于2021年8月正式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完成数字赋能、智能体育等重要任务,全民健身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积极构建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市体育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关注的热点。而体育公园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2021年10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协同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争取在2025年全国新建或扩建1000个体育公园,从而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覆盖范围广,惠普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因此,如何将体育公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助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多次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政策。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出了先驱示范。以开封市为例,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体育活动设计不够精准、专业人才短缺、政策扶持力度弱、体育企业参与性不强的问题凸显,影响了开封整体体育健身建设工作的开展。基于此,需要从活动设计、政策支持、人才支持、主体参与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开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全民健身背景下湖南体育公园智慧化服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体育公园智慧化服务是符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新要求,有利于完善体育公园智慧化服务知识体系,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体育公园智慧化基础服务智慧化程度低、核心服务智慧化水平低、拓展服务智慧化进程低。建议:加快构建体育公园智慧化基础和互动体系,建立体育公园智慧化信息平台,发挥精准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从全民健身的视角,对广州体育公园建设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体育公园的“福利性”和“经营性”之间的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路云亭 《当代体育科技》2020,(8):163-163,167
城市建筑文化日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显学,受此风气影响,体育建筑也在近年受到体育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建筑学、体育学以及城市学的融合,缔造出一种新学科。《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场馆资源开发研究》一书即属此类著作。本书属于微观类选题,延续的是中国的心怀久远的奥运情结。中国素有集中精力办大事质传统,然而,奥运场馆的可持续使用问题则一直有待解决。该书的价值不在于理论上的建树,而在于实操效果,全书针对的是城市体育公园理念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亮点。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实操性。该论著尚存一些短板,如能强化理论强度,扩大对话维度,则更值得首肯。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社会学理论概述了城市社区体育在城市社区整体发展和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意义,并采用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分析了部分城市居民的体育意识,进而从组织发动,场地使用等问题入手对城市社区开展健身活动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生态需求视角下对现有部分城市体育公园现状、温州城市体育公园的文化生态学、温州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分析及温州城市居民对体育公园的认知与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①温州具有良好的体育公园发展的生态文化基础和潜力;②温州市民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温州城市体育公园需要设置更多的体育项目,配备更齐全的配套设施及运动场所,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③温州城市居民对体育公园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存在一定误区,要加强体育公园的宣传力度;④明确温州城市体育公园特色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温州地域特色、传统项目特色、品牌赛事特色.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协同关系从结构功能、现实作用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主要结论:结构功能理论能够为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提供方法论指导;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协同关系可以从结构功能、现实作用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反映;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结构功能反映在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联与作用;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现实作用体现在政策导向、组织管理、物质保障、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等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城市体育圈的发展模式及其体育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在综合考虑影响都市体育圈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体育圈的发展原则和规划框架。同时,研究认为,都市体育圈的空间布局模式应呈环状分布,且应由城市体育中心区、城区体育圈以及近郊区、城镇和乡村、远郊区3个环状体育带组成。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数字时代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融合性共同决定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具有多学科辐射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基于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地回答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学理逻辑。研究认为: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体现了“赋权”逻辑;从管理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加优化“需求获取—供给决策—流程管理—绩效评价”这一管理运行过程,彰显了“提质”逻辑;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机制、激励机制、效率机制、节能机制,蕴含了“增效”逻辑;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加适应“场景社会”“缩时社会”“分众社会”“异步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治理需求,折射了“使能”逻辑。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多学科系统思维在推进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一复杂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袁在总结上海全民健身事业 25 年发展成效的基础上袁分析上海野建设人人运动尧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冶面临的机遇袁提出创造人性化的运动环境尧构建高品质的运动空间尧倡导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培养高水平的健康素养的发展路径袁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尧落实支持政策尧动员社会力量和推进依法治体等措施袁保障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建设遥  相似文献   

12.
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政策供给情况,探究更高水平的政策供给策略,以此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升级。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与作用阶段及两者交互的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探索政策供给的发展历程、政策工具运用、作用阶段供给以及二维交互作用等特征。结果显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供给历经初创探索、全面推进和提质增效3个阶段。供给型政策工具处于主导地位,但供给结构不均衡;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次之,但场景支持欠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缺位,存在供需错配矛盾。政策供给呈现出纵深化转型、标准化引领和创新性变革的发展态势。供给策略:调整结构,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工具;协同共治,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效能共同体;精准智治,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供给的多维驱动。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5,(9):753-75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视角下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探讨,认为:1)竞技体育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满足高水平竞技运动员、教练员的需求,更应该要满足普通大众开展竞技体育的需要;3)全民健身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核心目标;4)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从目标、健身和内容等方面引导全民健身健康发展;5)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和谐发展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并结合公共服务等理论框架,对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的运行进行了理论探索。研究认为: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是由运作环境、运作主体、运作目的、运作动力、运作程序、运作手段等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这些要素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影响和决定着系统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城市体育公园智慧化内涵进行解析,探析智慧化发展价值、障碍与路径。城市体育公园智慧化发展价值:优化园区功能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体育公园空间承载力;打造全民健身数字管理平台,推动城市体育公园管理现代化;满足市民多层次健身诉求,提升健康生活品质;带动全民健身与科技深度融合,助推智能体育产业升级。发展障碍:绿色发展理念不牢固,生态效益不佳;组织管理不到位,服务效能不高;公共服务获取门槛提高,推广难度加大;保障资源不到位,持续性动力不足。发展路径: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坚持智慧化治理思路,提高组织管理效能;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导向,让智慧化惠及全民;强化顶层制度设计,补齐发展资源短板。  相似文献   

16.
应对城市社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构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城市体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围绕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深入全面地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建立公共财政投资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有效开发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全民健身为新常态立足点,探讨社区体育文化结构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较强,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体育组织建设趋于完善;体育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逐步提高。结论社区体育指导员严重欠缺,体育资源的整合优化有待提高,培训途径的科学化、规范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江苏省城市职业女性有着良好的健身意识,不同年龄段参加体育健身的目的不同。参加体育健身的时间多数在60分钟以内,多数是一周3次以上。多数女性在一些公共免费场所进行体育健身;健身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年轻女性以强度较大的有氧项目为主,中老年人以强度较小的有氧项目为主;体育消费主要是以服饰等实物为主。  相似文献   

19.
李建国 《体育科研》2010,31(4):3-4,67
《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城市体育服务体系应主动进行变革,回应《全民健身条例》提出的要求。城市体育服务应以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在目标上采用均等化发展思路,在体制上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在机制上采用社会化参与形式,在方法上采用科技化服务手段,进一步提高城市体育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园具有的自然性、生态性、艺术性、社会性、多样性、主题性等多种特点为体育健身特色活动提供了开发的契机,并为其开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优势.反之,合理开发体育健身特色运动也促进了湿地公园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更符合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及湿地公园多功能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