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遭遇挑战,需要国际中文教师具备全球素养。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素养框架,构建了四个维度七个能力素养的国际中文教师全球素养框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发现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个体差异大、各能力素养发展不均衡,跨文化交际能力最佳但理解全球问题能力和国际问题意识最弱;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课程学习方式、境外实习实践、掌握的外语数量对全球素养有显著的影响。为培养具备中国特色、具备全球素养的国际中文教师,应从人格、认知和能力层面系统化培养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基于交叉融合理念设置模块化课程,拓展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国际视野并加强多元文化教学实践;增强第二外语教学,鼓励和支持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到境外实习。  相似文献   

2.
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开启了一个普及化的新时代,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提升教师质量和数量,亟需构建更为完善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体系。美国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教师培训模式较为成熟,已经得到全球英语教师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通过对TESOL项目的培训理念、教学对象、课程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国内学界了解美国TESOL项目的特点,为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构建一套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统一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统筹资源合作教学的能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能力。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在人员选拔上,应通过入学测试、入职考试选择合适的人学习、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知识体系应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和思想品德五方面,课程设置可以参照美国学校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方式上,将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增加实习和见习时间,并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和自己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育硕士U-G-S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培养未来卓越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创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团队有待打造、实践课程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缺乏等问题。对英语教育硕士的联合培养应以语言服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理念为指导,强化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主要通过打造教、研、学发展共同体,构建“双主导+群体指导”的联合指导模式,设置“理论+实践”全程融合的课程体系,创新“互联网+”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建立与职业资格相衔接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联合动态追踪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师中文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师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等师范中文教育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素质的最初建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素质要求相适应的高师中文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际中文教师TPACK不仅为深入剖析技术和国际中文教师知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更为信息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分析视角。TPACK能够为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优化培养树立整合观念;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活动结构教学培养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协作学习培养奠定现实基础;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情境教学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当前国际中文教师TPACK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TPACK培养理念缺失,TPACK培养模式单一,TPACK协作培养不足以及TPACK境脉培养失却。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师TPACK培养变革,应当在观念上,构建基于核心基础知识的TPACK整合培养理念;在活动上,构筑基于“脚手架”的融合双维度知识的TPACK发展活动结构;在同行协作上,打造指向实践应用的资源共享、协商互助的TPACK成长共同体;在情境上,着力设计凸显境脉内容、差异化实践教学的TPACK培养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中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学校乃至培养高中音乐教师的相关高校如何更新理念、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知识技能及教师角色的要求,使教师能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从高中音乐欣赏学科的知识体系,如何进行欣赏教学及相关高校与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等方面综合阐述“大教育背景下、强化学科综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思路,旨在启发教师构建大教育背景下的音乐鉴赏知识体系框架,并较好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开展中文师资培训,既要以相关的教师培养标准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又要考虑本地教师的实际需求;既要提供知识普及型课程,也要重视特色型培训;既要进行教学方法等实践技能的培训,也不能忽视语言理论对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设计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发展中文师资培训、提高中文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美国"以实践为取向"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全部中心环节。课程设置以发展职前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田野实践有机整合,课程教学与幼儿园紧密合作,融入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课程评价则重视职前教师在幼儿园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土化是实现中文融入各国教育的重要路径,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中,师资的本土化是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结合混合学习环境,面向不同国家开展本土中文师资培训,尚缺乏明确有效的模式和路径。在考察当前本土中文教师培养培训现状、方式及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基础上,探讨混合学习理念应用于本土中文师资培训的可行性,设计“线上+线下”“自学+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本土师资培训模式及实施路径,以期提升本土中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提高培训效能。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分修业和研修两个阶段。研修阶段的课程以专题的形式,紧密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进行实施。研修期一般为期两年,研修生通过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入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巩固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对研修生学习的评价须通过参加包括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口试和课堂教学四个部分的第二次国家考试,重点是考查和评价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小学教师培养研修阶段注重对学生作为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这对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构建面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K)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成为必须。职技高师院校电气专业应构建面向TPCK的职教师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就教师而言,应夯实教育理论基础,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并熟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就学校而言,应坚持TPCK动态整合,改革学科教学法课程,建设教育类课程群,统一教学能力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的核心力量,本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探究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提高国际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因素的视角,对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离出中文水平、教学投入度、职业认同、自我提升和学术能力等五个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观测维度。研究发现,本土中文教师的中文水平显著提升,整体职业认同度较高,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与教学投入度密切相关,但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薄弱。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建议加强本土中文教师的系统化职后培养,促进本土教师的自我提升内驱动力,开展高水平本土教师学术研究项目,着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师资水平、加快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科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特征弱化、高水平师资缺乏等问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并加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拓展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既具有中小学教学实践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学历教师。  相似文献   

15.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需突破仅依靠单一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技术融入”路径下,通过确立“技术融入”愿景并逐步推进改革、构建“技术融入”路径的三大支柱、提升教师教育者的技术整合能力、促进改革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鉴,从促进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观念变革、构建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探索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双师制”、研制引领师资培训的教师教育者技术能力标准等四个方面入手,优化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科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特征弱化、高水平师资缺乏等问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并加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拓展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既具有中小学教学实践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学历教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文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海外中文学习者的人数与日俱增。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学习者人数的增加,更在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为此,我们需要对外国学习者进行“中国文化能力”测评,以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面向教师群体和学习者群体展开教材满意度调查,并及时进行教学效果检测,从而为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修订教材提供依据。科学、实用、兼容、可推广的测评、调查和检测将有助于引导教师改变“文化作为知识”的教学模式,采用“文化即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课程革命的推进和完成,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和国家培养知华友华人士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8.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职教师资培养策略体系国际比较研究”,开展了对中外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策略体系的研究。本课题中的研究内容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师资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和专业发展等。课题中的“职教师资”主要限定为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师资,高职师资不列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国际研究重点有德国、美国,另外还有欧盟部分国家、东南亚部分国家或地区进行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在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上,我国教师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上的分离、理论学习与实践上的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意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实现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全程培养;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训练相结合,提高完善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对策,将中小学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全球疫情蔓延下的教育生态危机、布局结构失衡下的发展空间危机、学科体系建设下的人才供给危机、教材同质化下的课程资源危机。在国际社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充分发挥好语言文化在促进“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主动跟进”回应本、硕、博学科体系建设,以“合作发展”搭建世界文明交流平台,以“融通中外”构建国际中文话语体系。国际中文教育要在变局中开新局,需将自身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互联互通、合作交流、共建共享为根基,打造与世界各国各区域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