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研发现,大学与中学的合作程度、师资力量以及高校招生政策是制约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目前,这三个方面的实施情况均不理想,表现为大中学的合作不够深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师资存在困难、高考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为使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取得成效,需联动大学、立足中学,推动大中学的深度合作;中学需借助大学力量培养自身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高校招生政策需给予支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大中学贯通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力 《中国德育》2004,(8):67-68
学校德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在构建学校德育系统时,必须抓好衔接,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4.
大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和大学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解决好它们之间的衔接问题,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大、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一个相当大的课题,它涉及到我国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大中学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两者在词汇教学衔接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和中国军事变革的发展,军校学员的隐性德育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其中所包含的问题也慢慢的显现出来了。而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在社会学视域下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分析了学员隐性德育课程概述、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功能介绍以及社会学领域下学员隐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而建立使隐形德育教育体系能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相互结合,实现德育教育体系的完善,使军校德育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依据协同理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构建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要素在不同时期内分别作为序参量主宰着德育网络。引入协同理论,可以关注学生道德自然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分阶段性地在三个要素中选择合理的序参量,实现各层次阶段自组织运动的过渡,最终实现德育网络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7.
赵丁玲 《海外英语》2012,(9):95-97,10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合作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及全国各地。在英语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尤其需要双方的合作共赢,以达到提高基础英语教育质量的目的。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大中学合作是大学研究者和中学一线英语教师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德育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是当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各个阶段相对独立尤其是大中学语文教育相脱节的情况下,注重衔接。打通大中学的母语教育,十分必要。从大中学语文教育衔接的角度出发.审视中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依据、考试评价体系以及选修课的开设情况,目的在于开阔中学语文教育的视野,矫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偏差,包括教材和教师传授的知识的陈旧.各种考试评价机制的机械等,从而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考评体系,实现母语教育的一体化.全面激发公民对母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各个阶段相对独立尤其是大中学语文教育相脱节的情况下,注重衔接,打通大中学的母语教育,十分必要。从大中学语文教育衔接的角度出发,审视中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依据、考试评价体系以及选修课的开设情况,目的在于开阔中学语文教育的视野,矫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偏差,包括教材和教师传授的知识的陈旧,各种考试评价机制的机械等,从而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考评体系,实现母语教育的一体化,全面激发公民对母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政治生活的特殊性,并从教育的政治功能出发,论述了必须更好地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引导,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谈及西方教育思想史,就不得不提到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人物——赫尔巴特与杜威。二者的教育思想都对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讲,对赫尔巴特与杜威在道德教育理论上的对比剖析都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魏红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148-148,150
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语义连贯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运用指出语篇衔接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是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愿望,隐性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然而,隐性德育的源头在哪里·如何开发?却很少有人研究,本着这个目的,笔者从隐性德育的内涵、隐性德育的源头、隐性德育的开发三方面加以论 述,以求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考评角度有很多不同,其中站在德育教育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的思政教育就是一个重要考评角度,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将从德育视角来进行大学思政教育的探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理论繁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论的繁荣并不代表实践的成功。事实上,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低效的或者说是无力的。本文认为现有的道德教育理论过于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或行为的要求。而较少关注教育者自身的道德践履。道德以及道德教育的实践本性决定了道德教育更为有效的方式是身教而非言教。  相似文献   

18.
建构开放德育范式是开放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开放中对话,以对话促大学生道德养成是大学开放德育范式的核心理念。基于对话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在对话哲学视域中建构大学开放德育范式须有坚实的理论作为支撑。在大学开放德育实践中,对话哲学理论、交互主体性理论、生活世界理论和美学理论共同构成了大学开放德育范式的理论基础,它们交相辉映,齐促大学德育实效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道德教育新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主体性道德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道德主体的教育。道德主体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创造性、整合性和开放性,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创造、学生的完整德性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能力。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条件是: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基,交往和实践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关键,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从德育生成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德育生成的内在基础;从德育价值、意义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从德育效果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此,必须大力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