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吸附基团,4,4-二甲基-1-苯基-3-吡唑啉酮为增强基团的新型功能性显影促进剂,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得到确证.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可望在促进显影的同时而不导致灰雾增大.可将其直接用来促进显影,或者将其与卤代成色剂母体反应得到DAR成色剂后再用于促进显影.  相似文献   

2.
β-环糊精具有内亲脂的空腔和外亲水的表面,可广泛应用于分离、药物包结及分子催化等方面。然而,由于β-环糊精母体的溶解度较低,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克服β-环糊精溶解度小的缺点,我们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利用β-环糊精合成其衍生物-甲基化β-环糊精,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4.
专论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教育科研论文,其意义在于它是表述教育科研成果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专论性教育科研工作的步骤为课题选择-收集材料-提炼观点-拟定论文标题-论文的结构运思与布局-按体例要求写作论文-论文修改-论文发表;其重点应是观点的价值,以及观点论证的科学性、理论性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以3,6-二氯哒嗪分别与α-氨基丙醇、2-氨基-3-苯基丙醇反应合成了两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用IR,1HNMR对其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及铜(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8-氮杂双环[3,2,1]辛烷衍生物是多种药物分子中的重要活性基团,特别是3位取代产物其药效更加明显。以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3-羰基戊二酸、苄胺等为原料,通过环化、N保护、交叉偶合,合成了桥环上3位取代的产物8-N-叔丁氧羰基-3-硼酸频哪醇基-8-氮杂二环[3,2,1]-2-辛烯。其中间体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1H NMR、LC-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认,为进一步后续反应形成药物分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含有毒蒙药制剂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小鼠口服合有毒蒙药制剂,观察其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小鼠对含有有毒药材的蒙药的最大耐受量如下:赫依达如格其敖其尔:10.4mg/kg,那格布-9:1.4mg/kg,冲年-18:5.6mg/kg,图苏拉其-23味丸:3.2mg/kg,嘎布日-23:4..0mg/kg,嘎日迪-12:4.0mg/kg,阿日申-18:4.0mg/kg,阿如-17:4.8mg/kg,尼古查-9:3.2mg/kg,阿嘎日-20:2.0mg/kg,劳萨德-14:9.6mg/kg,扫腰十三味散:10mg/kg,布日那格-3、嘎日迪-6、古胡日-15、沙日崩-8、汤那门-9、兴棍-25、嘎日迪浩木苏-15味丸、冲-27、尼安嘎日那格-10、朱干-3的最大给药量是11.2mg/kg;冲-11的LD50为4.5565mg/kg;结论:通过小鼠的药理反应,对药物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初步来确定临床安全试验的起始浓度,为其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镉试剂是光度法测定镉、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的优良显色剂,为了改善其分析性能,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改造,将其分子中的强吸电子基-NO2换成强给电子基-N(CH3)2,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p-N,N-二甲基氨基苯基)-3-(p-苯基偶氮苯)三氮烯,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
以9-芴酮和乙二醇苯醚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β-巯基丙酸为助催化剂合成了9,9-二[4-(2-羟乙氧基)苯基]芴(BHEPF),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9-芴酮和乙二醇苯醚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及助催化剂β-巯基丙酸的用量对BHEPF收率的影响,得出了其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BHEPF的收率为75%。  相似文献   

10.
以二乙烯三胺、邻苯二胺、氯乙酸等为原材料,经过保护,环化,取代,水解等步骤,得到了一个新颖的苯并咪唑的衍生物3-(2-甲基苯并咪唑)-1,5-二胺-3-氮杂戊烷,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