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翻译是一个示意-推理的交际行为和过程.语用翻译主张在翻译中做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2.
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某一种语言进行交际总避免不了语用失误,从而影响信息的交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又是形成翻译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产生的后果要比语法翻译不当造成的错误严重得多。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有时受话者会将其归咎于对方的人格问题,甚至看成是一种冒犯。因此,在英语翻译中,只有正确把握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并对其具体的语境进行合理的语用对比,即通过语用翻译才能使语言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合作原则是人们进行会话活动的一条指导性原则,对解释语言交际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研究语言交际是否成功的准则,同样也是研究翻译是否成功的准则,因为语言交际既包括口头交际也包括书面交际,翻译便是书面交际的一种形式。因此,合作原则对翻译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因为翻译的本质特征就是要在准确理解原语的前提下再现原语的真实意义。文章拟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合作原则与语用翻译问题试作一些探索,以求解决翻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翻译则是语用学运用于翻译领域的结果.语用等效包括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所达到的等值效果,使用语用等效原则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防止语用失效.从语用学角度来认识翻译的社会功能并以语用对等为原则进行翻译转换,是克服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产生于语用预设本身的特点。利用语用预设特点形成的交际策略,有助于提高语言质量,保证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语言的基石,本文以词汇教学为例,阐述了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应注意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翻译这一交际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互动,而且是文化的互动,是交际双方语用规则相互影响的过程。探讨跨文化语用和语境差异。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和互补,敏锐的语境意识有助于创造出较为理想的交际环境,因此,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社交语境的认知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电影的片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动态地适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调整选择合适的语言结构,顺应观众的文化心理预期,满足其审美情趣,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隔阂,从而实现电影原名与译名的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显化源文本的一些隐含意义,这些隐含意义就包含有语用意义.因此语用显译是翻译的必要策略.语用显译应:显化命题的形式,即消除原文表达的一词多义、结构歧义,使表达所指具体化,添加外在或内在的语言信息;显化交际意图,即通过转换句型和添加语言信息把发话者的意图如请求、拒绝、道歉等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