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整体思维是《老子》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老子》以“道”为枢纽,勾勒了一幅宇宙万物生化变动、相互耦联的整体画图,表达了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思维意蕴,从而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同一、万物贯通的融浑气质。一、《老子》整体思维的对象《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本体,是派生万物的总根。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思想、思维等方面证明今本《老子》比简本《老子》多出的部分不是老子散失的作品 ,而是传释《老子》的注本 ,并进而证明它的作者就是秦献公时期的太史儋。在此基础上 ,从“道”、“德”两个核心概念入手 ,进一步阐述今本《老子》作为疏传体例的注本的特点 ,求证了今本《老子》是如何传释《老子》的 ;最后评价太史儋的功过是非 ,肯定太史儋在发扬光大老子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背离了老子思想 ,首开排斥异己之风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养生思想,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通过对作为根源之“道”、“德”的把握,或者通过达致与“道”有密切关系的无知、无欲、无为,来实现养生思想所企求的“长生久视”。第二,基本上不把个人生命、身体的保护与天下统治权的获得视为矛盾、对立的关系,认为养生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对待、相互交错展开的关系。《老子》中进而萌发出一些领先时代的新的养生思想。例如,对养生予以极高的评价,把养生看作是最高的最终的人生目标。此外,虽然《老子》养生思想几乎都说的是“养形”亦即生命、身体的不老长寿,但其中也提倡以灵魂、精神在死后继续永存为内容的养生即“养神”。  相似文献   

4.
《易经》中的“物极必反”之理强调“盛”与“衰”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老子》,则单向侧重“由盛及衰”的一面。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保身守国的“持盈守谦”之术产生了。两汉外戚作为整体的绵延不绝与作为个体的忽生忽灭的特点正好与上述观念 形成“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思想、思维等方面证明今本《老子》比简本《老子》多出的部分不是老子散失的作品,而是传释《老子》的注本,并进而证明它的作就是秦献公时期的太史儋。在此基础上,从“道”、“德”两个核心概念入手,进一步阐述今本《老子》作为疏传体例的注本的特点,求证了今本《老子》是如何传释《老子》的;最后评价太史儋的功过是非,肯定太史儋在发扬光大老子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背离了老子思想,首开排斥异己之风,给中国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评说《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能偏离这个核心。《老子》论道,涉及音乐的话虽然只有四旬,却体现了“道”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道”的音、声外现的思想。“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审美的至高境界;“音声相和”是《老子》音乐审美的标准;“五音令人耳聋”是《老子》的音乐批判的准则;“乐与饵,过客止”是《老子》的音乐审美追求。这四句话共同体现了“道为乐魂”的音乐美学思想。“道为乐魂”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历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被认为是道家出世思想本源,然而事实是否如此?旨在通过对比老子与孔盂学说原典中对“欲”这一基本哲学命题的立论观点,论证老子与孔盂在“欲”的概念实质上有着“积极入世”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不二》首次提出“老聃贵柔”说,并将老子置于孔子之前。这样安排顺序有何寓意?其“贵柔”说提出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依据何在,影响如何,有何意义?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吕氏春秋》老前孔后的排序与对《老子》五千言主旨的准确提炼,有助于人们对《老子》一书的理解与接受,对提高老聃与《老子》的地位与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吕氏春秋》其自身的价值与地位也因评价、整合诸子、保存先秦史料得到了后人的认可,这对《吕氏春秋》在后世的传播与影响,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李晓 《现代语文》2008,(8):15-15
老子思想在当代语文教学思想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老子朴实而深厚的语文思想,尤其是“行不言之教”的主张,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遵从生命力发展的教育准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件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这就是对老子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诠释,以老师的“不言”触发学生的“万言”,以“无为”诱发学生的“有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老子》研究,成为显学。《老子》的流传版本是河上公《老子章句》和王弼《老子道德经注》。随着西汉《帛书老子》和战国楚墓竹简《老子》的出土,对《老子》的成书有了形成期、成型期、定型期和流传期版本的划分。《庄子》把“怀道之士”描绘成为“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隐君子”。“稷下黄老学派”,把老子之学说成是“君人南面之本”。东汉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老子》成为道教经典。古代研究和注释《老子》,多从哲学、政治权谋和养生方面立论。新中国,学术界肯定《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一致认为:《老子》“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气功界说《老子》其实是部气功秘籍,是个巨大的隐喻系统,他们是在破译其“两面语”。国外学者把《老子》视为智慧宝典。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对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公平性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那么,到底怎样发展学生才公平?鉴于教育与人发展的特殊性,我们应当从"应得的公平观"着手理解学生发展的公平性,学生公平发展的实质是其个性的发展,其关键是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需要广大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反复研究和思考以下四个问题:什么是小学教育特色专业?为什么要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如何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如何评估和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这四个问题是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家生态哲学思想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最闪光处是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老子提出顺应自然、天人和谐,庄子主张万物平等、物物循环。他们回答了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人与生态环境是什么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道家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反思当代由西方机械自然观与人类中心论指导下创造的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重新审视人类生存方式、发展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病毒式营销     
《海外英语》2012,(10):35-35,62
在日常的上网冲浪中,我们其实遇到过很多病毒式营销。比如电子邮箱在发信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段该邮箱的广告加在你邮件的底部。当收件人看到你的邮件时也就看到了邮箱广告。病毒式营销具有深入肌体、繁殖快、传播迅速广泛的特点,是网上常用的一种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5.
尽管穆旦和昌耀所处的历史语境与个人境遇大不相同,诗学动机也大不一致,其写作却获得了相似的诗学效果:词汇本身充满力度,诗歌语言获具一种独特的质感。但就诗学经验而言,昌耀显然已经在穆旦基础之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由两人的诗学经验可引申为对于"新诗"命题的思考:对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语言质地的新诗人而言,如何赋予诗歌语言以更大强度?如何创制出更加符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选择和利用科学技术成为一种必然,艺术舞台的建设也不例外。当代科技对于今日之艺术舞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舞台因科技的介入增色不少。艺术舞台需要科技,但要懂得取舍,要寻找当代科技与艺术舞台的最佳切合点。。  相似文献   

17.
圣诞节抢购     
戈登喂,是凯茜·亨特吗? 凯茜:我就是。请问你是? 戈登,我是儿童世界的张戈登。 凯茜:你好.戈登。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  相似文献   

18.
当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频繁触动人们的神经,成为时下社会最为敏感的话题时,人们不得不更为虔诚地相信和依赖政府。政府如何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的需求,在危机管理中把握舆论导向、巩固和完善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有序地运转,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被特别提上政府议程,成为当下政府化危机为转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中国梦,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重大思想成果,还明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脉动.而当前关键性的工作在于对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提出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个人梦、地方梦和中国梦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正确把握.因此,就从本质内涵认知看中国梦、从核心价值认同看中国梦、从重要遵循看中国梦、从实现途径看中国梦、从地方表达看中国梦等方面作解析,必将有益于形成对中国梦的认知与共鸣.国家梦需要地方梦来表达,“中国梦六安表达”应该是基于中国梦而演绎出的“幸福六安”的个性表白、皖西人民凝心聚力地“转识成智”、地方经济社会劳动创造的发展表现,进而创造性地承载中国梦而地方担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数量和热情都在逐步上升,这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内外许多学者指出动机是决定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本文着重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哪些?第二,主要动机是什么?第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英语成绩有何关系?第四,如何将外语学习者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