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与覆盖(LULC)变化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南方丘陵区人口密集,但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90年代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急剧环境变化.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以1990年、2000年两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植被和建设用地信息,通过反演植被覆盖度,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级处理,获得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等级分布图,最后,通过对比1990年和2000年建设用地和植被覆盖等级图获得了研究区建设用地和植被覆盖演变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0年内研究区建设用地发生了显著扩展,扩展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阳市区周边,扩展区总面积为237.34km2;植被恢复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区域,植被退化区位于研究区西端以及衡南县、祁东县和常宁市等3县市交界的湘江河谷地带以及南部的山区;城镇扩展区内植被退化严重,植被退化面积达到166.84 km2,占城镇扩展面积的比例为70.30 %.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好。本文以安徽中部地区乡村旅游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以及乡村旅游点距离中心城区的平均距离与社会经济关系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中部地区乡村旅游点,聚集分布在城郊地带和景区附近且位于主要交通干线公路10km范围内;(2)安徽中部地区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不均、过分依赖著名景区、影响力不够;(3)乡村旅游点距中心城市的平均距离与中心城市GDP、第三产业产值、城镇人口等都呈现负相关,且相关性不显著,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向中心城镇的集聚阶段。  相似文献   

3.
运用分形思想对右江河谷城镇带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实例分析之后,可以得知研究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呈现粗放的趋势,土地集约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采用异速生长模型对研究区各区域10年来的城镇土地集约能力进行进一步研究,比较区域间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研究区各区域一段时期内的城镇土地集约程度的优劣排序,以此研究结论为依据建议政府在进行土地的宏观调控时要树立正确城镇发展思想,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优化城镇用地结构,统筹安排用地布局。  相似文献   

4.
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广州中心城区各功能用地人流密度的分布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广州中心城区各功能用地强度的分布状况,分析表明,广州中心城区各功能用地人流密度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的距离衰减特点,且服从负幂函数的衰减规律。市政府、西湖商场一带和南方大厦一带是广州中心城区用地强度最大,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最集中的两个区域,形成双中心集中型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和2013年两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目视和计算机解译,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在研究区划分出城区、水体、植被、其他(主要是裸土地)共4个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建立起2006-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并分析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结果表明,7年间武汉地区城区面积呈增长趋势,水体、植被呈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驱动力主要为城市扩张、经济因素、宏观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李月  谢阳  蒋阐 《宜宾学院学报》2023,(4):87-92+109
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出城市的功能结构,影响着城市的功能和区域经济发展。以成都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 GIS软件,采用Ripley’s K函数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成都市建成区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成都市建成区星级酒店分布空间上呈中心城区密集外围区域稀疏的分布特征;五星级酒店呈西南密东北疏格局,四星级酒店呈南密北疏格局,三星级酒店呈西密东疏格局。城市商圈、交通网络、旅游景点、土地价格对星级酒店空间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2003年上海市乡镇人口密度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上海市近几年人口分布空间变动格局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模式,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小、人口增长缓慢,而近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大、人口增长迅速.全市人口密度变化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4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高人口密度区域在不断向外扩张,由此可以判断未来上海人口分布的区域变化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是折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最直接表征,本文基于2000-2015年成都市统计年鉴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 GIS空间插值法、空间趋势面分析、GM(1,1)灰色预测模型三种分析方法对成都市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未来发现趋势进行分析发现:(1)成都市人口密度在时间变化上呈现逐年递增且增速明显,市中心和近城区的人口密度增长远远大于郊区地区;(2)成都市人口密度在空间格局上市中心地区和近城区人口聚集,远郊区较为稀疏;(3)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成都市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3-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在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及原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但变化较大;耕地、未利用地呈现下降趋势,而园地、林地与建设用地增幅较大;土地利用综合度指数稳定在245246之间,虽利用强度较大,但仍有提升空间;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逐渐变大,而优势度指数逐渐变小,说明土地利用程度增强,土地覆被破碎化趋势明显;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退耕、三峡库区水体淹没是导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强化土地的科学有序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均GDP为主要指标,通过运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珠江三角洲1994-2010年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整体上呈扩大趋势,其中县域经济空间集聚差异较大;(2)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空间集聚性日趋显著;(3)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显著的圈层结构,区域中心城市的涓滴效应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