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无锡召开的2003年全国德育年会上,河南省辉县市被评为全国先进实验区,并以“科研引领,机制保证,整体构建辉县市学校德育体系”为题在大会上发言,标志着辉县市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基本模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学校,建立强有力的德育管理队伍是确保新时期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多年来,我们把这一目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相互配套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首先,建立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由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镇关工委、镇烈士陵园管理员、镇化站站长、镇派出所  相似文献   

3.
刘克汉 《教书育人》2001,(22):37-39
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目前德育工作者总以先知者自居,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被动、消极的接受者。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把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学科的教学,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强调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的德育工作等同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只重视规范管理,忽视情感教育;只强调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只照搬书本理论,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结…  相似文献   

4.
德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以道德伦理教育为本位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在封建社会是最主要的德育内容。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也随之崩溃,中国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该如何进行?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出发,在对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底线”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底线”教育的四种模式:环境陶冶模式、榜样身教模式、专业德育模式、能动自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这既是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8.
关耀强 《教育导刊》2003,(12):23-25
自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我校针对传统教育忽视学生自觉能动性培养的弊端,并从本校生源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从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2000年,我校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构建自觉能动教育模式,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探索。经过专家的指导和教师的努力探索,课题研究的思路逐渐清晰,相应策略逐步形成,模式的框架也初步构建起来。去年,这一课题有幸成为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一、自觉能动教育模式的内涵教育不是造物,而是育人。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10.
11.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华南师大附中校园网的开通。推动了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师的实力,拓展了教学空间,培训了一支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为培育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德育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实际,积极创新和改进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对其教育,就要求家庭、学校、社区在教育策略上都要有所改变,家庭教育重在影响孩子人生观的形成与定位,社区教育则重在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而学校教育则重在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德育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吉林市教育学会1994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全国先进学会”。我们的实践和体会是: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紧密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与支持,发挥学会的职能作用。一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当好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的参谋与助手。二是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学会工作活力。我们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并从学会工作实际出发,重点抓了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把重点放在了专业(学科)委员会和乡(镇)学校教育学会的建设与管理上。现在全市乡(镇)学校建会率达99%,基本形成了市、县(区)、乡和校“…  相似文献   

15.
郑洁珠 《教育导刊》2001,(13):29-30
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光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合力”,从微观上说,校内各种力量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从宏观上说,学校、家庭、社会三股教育力量有机联系,形成方向相同、力量相聚、目标一致的立体式的“合力”,建立“三大网络”系统(即家庭网络、基地网络、保护网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合一致,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整体。我们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方式,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实效性,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增强德育实效,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主要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教育;变“说教式”为“践行式”教育;变“外显式”为“隐潜式”教育;变“临管式”为自主式”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后,美国学校的课堂德育模式已经进化到了比较成熟的第三阶段,该模式基本包括四部分:说教、体验、探究、践行引导。以简练说教开题明义;以人际互动体验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以探究活动澄清是非观念;以践行引导促进行为改进。其中,以人际互动体验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学生品德教育,就是要构建以尊重平等为核心的中学生个性、品德发展与教育的自我—他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蒋明伟  胡艳梅 《高教论坛》2009,(8):18-20,80
道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在功能、调节对象和目的上凸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视角,在深刻阐述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挖掘道德教育方法中的合理因素,立足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提出一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高职生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尝试和探索分群体德育模式、分模块德育模式、分需求德育模式、隐性德育模式4种德育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应扬长避短,固校制宜,因人制宜,固时制宜,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就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问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