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直觉思维对科学理论的发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觉思维具有非逻辑性,即表现在直觉过程中的非必然性和随机性;同时又具有逻辑性,即它的产生必须依赖逻辑,是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非逻辑和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式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典型文本的分析 ,概括出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及其成因 ,进而分析了这种意识对其叙事特征的影响——主人公的“边缘”性、叙事视点的非成年性、叙事者处境的尴尬及感知程度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民间叙事不是真实的叙事,而是一种文化的、心灵的叙事,但现实世界的生活质素是其赖以营构的基础,所以,民间叙事必须遵循生活的和想象的双重逻辑。其反映着民众文化心理建构的特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虚拟性和功利性。意愿实现和情感满足既是其逻辑的起点,也是其逻辑的终点,同时还是其演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叙事是否作为教育理论探究的方式可从三方面求证:对理论的再认识、叙事的基本品质以及叙事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首先,现象学一解释学视野下的理论不再是借助概念逻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是转向了对现象的诠释,由此,不同的研究角度即有不同的理论.叙事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无疑成为教育理论的探究方式之一.其次,叙事具有对教育精神的领悟和坚持、明确的教育概念架构及教育视界等教育理论探究的基本品质,是对制度化教育超越的积极探索.再次,在教育理论发展中,叙事具有适切于教育生活研究,致力于对教育生活的理解,观照教育现实以及从多层面表达教育理论的优势,从而使其理论身份的确认更合乎理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6.
直觉思维根据对事物的生动知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高度省略与缩减了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逻辑的、抽象的、跳跃式的思维形式。法国数学家庞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可见,直觉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7.
潇元  陈艳秋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1):34-36,53
先锋小说的形式、技巧尝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扭曲叙事的时间;打破叙事结构的逻辑性;叙述人视点立场的不断变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城与市》是一部集先锋文学之大成的作品,它有着多元主题,叙述也力求多样。采用散点叙述,其伦理意义在于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碎片化的生活。这种叙事方式也导致了作者对于细节的强调,从而达到对这个后现代世界的隐喻。  相似文献   

9.
段继芳 《黑河学院学报》2023,(8):116-118+129
非线性叙事方法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法。冯内古特在小说《时震》中通过非线性叙事,将一段段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用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空逆转的小说世界。同时,作者通过侵入式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在颠覆文本的同时,映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混乱、无序、荒诞与虚无,重建了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成为文本重要的创造者与阐释者,从而实现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重建,提升了文本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见的小说创作在海南独树一帜,寓言化的叙事策略为其赢得了超拔的思想境界。这种寓言性表现在以情节的奇异性、时空的模糊化和人物的扁平化营造“间离效果”,阻断读者对文本和现实的迷恋,而将思索的触须伸向形而上的灵界。这种先锋色彩浓厚的实验性写作在娱乐至上的文化快餐化时代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1.
人总是从经验到的世界出发,力图以此把握世界,因而所谓的世界观有着显明的主体性,从而有着历史性;对世界的理性把握,尽管超越了直观的素朴,但它仍然是主体对世界的诠释而具有主体性和历史性。任何一种直观与理性的世界都有合理性与局限性,体现过程性。真正地体现时代精华的哲学就在于不断超越"已"和"个体"的限制而展示为"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有关台湾的空间想象非常少。在台湾的叙述方面形成了"宝岛"与"魔窟"的并置,让大陆读者形成了对台湾的最初想象。文学中的台湾想象增强了大陆读者对台湾的认同感,减弱了大陆读者对台湾的陌生感。  相似文献   

13.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的、无意识的认知加工活动。Raidl和Lubart的研究表明,直觉与创造力呈正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直觉思维主要是右脑的功能。影响直觉思维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认知结构、问题情境、类比迁移、"三想"(联想、猜想和想象)能力、动机强度、左右脑协同、所处的环境、教师的直觉力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范围的流行,电影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如《罗拉快跑》《低俗小说》等具有独特叙事手法的经典之作,而《云图》也正沿袭了挑战电影叙事手法的传统,让人眼前一亮.这部电影通过对时空“断片性”的改造,人物、主题“互文性”的描述以及运用“陌生化”的效果再一次向观众们展示了后现代主义中“非中心化”特点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15.
Recent accounts of conceptual development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intuitive theories play in concept formation;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exactly how these theories exert their influence.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elementary school age children use theories to link together specif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concepts. The results of our first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ory-based correlations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typicality judgments and in decisions about category membership. In a second experiment, we demonstrate that children's theo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which attributes will be considered most central to the concept.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feature correlations can serve to link children's concepts with their intuitive theorie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6.
华语研究与华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走向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无论数量或语言背景都和过去大不相同,因此,要求语言教学者对所教的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只凭自己的语感进行教学;同时也对语言研究者提出加强汉语研究的要求。 目前,汉语的研究,还远远没办法满足汉语推广的需要,原因是:在华语走向全球的时期,也正是普通话和各地华语相互融合的时期。这种融合,使普通话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还没有固定下来。现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的不稳定状况,给研究和教学带来不少困难。我们需要对现代汉语、各地华语做更深入的研究,编辑更完善的词典,以解决学习与运用的需要。我们更需要编辑汉语语法长篇,给汉语教材的编写人员、汉语教学人员参考。语法长篇对汉语教学,对汉语的发展与趋同,也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Throughout the world people face confusion in their thinking about love, sex and marriage. Since the problem is universal, it is useful to examine its scope in a limited or local sense. This paper examines a story of one person in the hope of shedding light on a problem that exists for all. The method we use is to record a narrative told by one woman as she seeks resolution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problems that she identifies in her story. We use the narrative to present the magic realist approach where the story begins as it ends.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小说形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形态就是文字对现实的表述形态,它与小说的叙述者、叙述动机、叙述对象和叙述方法密切关联。不同的叙述者、叙述动机、叙述对象、叙述方法的分别组合,就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四种不同的小说形态,即社会解释型小说、生存观照型小说、生活还原型小说、官能表演型小说。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世界和抽象的逻辑理念世界而言的主观世界和直观世界,而不是相对于先验意识而言的事实性世界。因此生活世界与先验现象学立场并不相冲突。生活世界的提出主要是胡塞尔试图修正欧洲近代哲学思维与直观的分离,恢复原发直观经验的丰富性对科学理念的奠基性作用。胡塞尔力图探讨的是原发性经验被体验的一般性先验结构,并以之作为个体生活世界相对性得以沟通和比较的先验基础。胡塞尔关注到了生活世界的历史性维度,但仍是内在时间维度的先验性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余华1990年代小说叙事中的时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是作品存在的一种方式,叙事则是叙述者用言语讲述故事。文本在叙事过程中必然留下时间的痕迹。余华1990年代小说在叙事中表现出的碎片时间意识、线性时间意识和共性时间意识,其中蕴含着瞬间审美方式、散点式叙事方法和聚焦式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