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边界”一词在文学领域素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隐喻意味,尤其在凸显文本与读者的边界互换性方面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作品经常涉及到此类问题,其作品的基调在于否定权威、消解绝对、容纳他者。库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慢人》把边界的后殖民主义隐喻理论运用于小说创作中,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跨越边界的过程是从自我走向他者的过程,也是消解二元对立的过程,更是直面自身野蛮劣根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他者化在鲁迅与库切小说中有着充分的表现。他者化行为的施动者均以相貌体征、生活习性、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作为判定他者之依据,均以心理、言语、行动作为将对方他者化之手段。在他者身份的流变形态上,鲁迅小说表现为传递,库切小说表现为逆转,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他者化体现的是对国民劣根性以及封建文化的批判,库切批判的矛头更侧重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施行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帝国:且鲁迅悲愤、决绝,库切犹疑、伤感,但以对弱者的关怀和对非人道行为的否定为主要标志的人道主义思想仍然是两位作家笔下的他者化表现共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3.
东西总是力求挖掘“身上响了一下”的东西作为自己小说叙事的标准,隐喻就是他实现这一创作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小说中有着独具特色的叙事隐喻,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无法离开隐喻,无一不暗示着某种深远的寓意。在他的系列小说中,存有几个缜密、诡秘的隐喻体系,即性的隐喻、病的隐喻和境遇的隐喻等。  相似文献   

4.
"为他者"是法国犹太哲学家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根基,其核心就是把"他者"作为自我的伦理指向,以他者唤醒自我的伦理意识,实现伦理主体的重构。库切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同样的的伦理向度,小说特有的伦理内涵值得深入挖掘。库切立足于伦理的高度,以超越政治和种族的视野,将南非所经历的的沧桑与不幸纳入伦理学的观察视角,向读者呈现他者弱势群体在残酷的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困境,执着地表达着自己重构伦理主体、重建自我与他者伦理关系的诉求。  相似文献   

5.
《等待野蛮人》的叙述策略是颇具有原创性和现代意味的.库切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现实,却通过隐喻的形式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揭示和阐发.在这部小说中,库切还对权威发起了挑战,通过对叙述的确定性、叙述者和语言等的解构达到一种对历史、现实和叙述本身的颠覆.可以说,在这个文本中,库切兼顾了文学的伦理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库切的小说《福》已成为后现代、后殖民语境中"逆写帝国"的经典。论文通过解读库切的小说文本阐释斯皮瓦克对于后殖民理性的批判,对于西方知识权力阶层为他者代言时必然隐含的话语权力的批判。理论文本与小说文本相互佐证、相互阐释,论文力图阐明《福》的主旨在于:面对被砍掉"舌头"的礼拜五们,那些在知识-权力话语场域被褫夺了言说权力的他者,那些在现代性历史进程和现实语境中遭受伤害的沉默者,面对礼拜五们残损的身体和难以磨灭的历史创伤和心理创伤,知识分子、历史书写者和作家如何才能承担起政治和伦理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库切的小说创作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描述了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塑造“反英雄”形象,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人类的生存境遇,表现风格简洁精致。其代表作《耻》在虚构的简单情节中有着刍层意蕴:既是南非种族隔离废除后“新南非”的现实写照,又是一个后殖民世界中人类种族关系的寓言,还传达出作者无奈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J. M.库切的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使用卡夫卡式的寓言手法,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南非殖民者的"自我"与边缘化的"他者"之间的关系,刻画了一个在战乱中负重前行的迈克尔·K形象。从马尔萨斯人口论出发,旨在探讨小说中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经历如何体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一个公理"以及"两种抑制"的合理成分,揭示迈克尔·K的生活态度实质是实现边缘化的"他者"赋权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动物在库切的小说《耻》中扮演着重要地位。“耻”不仅涉及人类社会,而且笼罩于小说中的动物。库切使用大量的动物隐喻以展示主人公卢里的“动物性”,并通过动物的遭遇折射卢里的命运,反映“耻”的主题。该文从动物批评研究的角度,探索动物在《耻》中的文化功能,研究动物与卢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库切早期作品《等待野蛮人》表面上不指涉任何具体时间国度,像是后现代式的寓言,容易让人迷失在无边的语言游戏中,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凸显了库切独特的道德关怀。通过分析《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行政长官如何对待他者和自我的存在,可以感受库切的道德关怀,也许库切试图发出这样的呼唤:在不影响自己基本存在的前提下,宁可牺牲自己的舒适,也要尽力服务他者。  相似文献   

11.
Guided by cultural border crossing and teacher identity development theories, this case study explores the bumpy process of a junior Chinese faculty member’s border crossing into the U.S. teaching culture 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coping strategies, and consequences of his border crossing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identity development. The study found the subject demonstrated an active process of adaptation during his border crossing and experienced multifaceted and ongoing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hich both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that he embraced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reshaping and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ach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2.
胡晓梅 《海外英语》2014,(21):194-195
Sherlock Holmes is a fictional detective created by Sir Arthur Conan Doyle, the Scottish author and physician. As a London-based "consulting detective" whose abilities border on the fantastic, Holmes is famous for his astute logical reasoning, his ability to adopt almost any disguise, and his use of forensic science skills to solve difficult cases.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lmes and how did Holmes observe evidences and analyze clues.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他心灵深处内隐的孤独和苦痛.本文试图以《边城》主人公翠翠生命自在自为状态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遭际及其透彻心骨的孤独,来探视作者孤独的人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思.  相似文献   

14.
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三黜之后的范仲淹于败军之际受命守边。为扭转败局,有效抵御西夏入侵,他对西北地区军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战局面貌为之一新,其民族观也在这一时期初步成型并得以集中的贯彻实施。文章认为:范仲淹经略边地的作为彰显了他的人本主义理念,其御边所取的成功是他奉行正确民族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根源在亲身经历边疆危机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治边思想。此后,他改土归流,怒俅殖边,有效地巩固了云南边疆。在抗战中,他的治边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打败日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周涛的散文充满昂扬充沛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表现在对生命的信仰和礼赞,对边陲珍奇物种的颂扬,对气概非凡的杰出人物的赞赏几个方面。他的生命意识源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以及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自觉的吸收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Clark's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respon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would like to thank his colleague, Walter Dick, for suggesting he examine this issu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 He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his medical consultants—Dr. Mark Shamis, Dr. William Kaufman, and Linda Reiser, RN.  相似文献   

19.
周涛的散文充满昂扬充沛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表现在对生命的信仰和礼赞,对边陲珍奇物种的颂扬,对气概非凡的杰出人物的赞赏几个方面。他的生命意识源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以及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自觉的吸收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诗人黄仲则一身漂泊无依,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有对自身价值的强烈肯定,充满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反映在诗歌当中,一方面是寒士的嗟贫叹卑,一方面是名士的高迈健举,二者颇具张力且相互映发,共同构成了黄仲则感愤诗歌的主题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