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北地区由于受全球气候嬗变、过度开垦土地、自然灾害侵袭和草原牧场超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从而导致农牧生产条件日益恶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统治中心被迫东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的产生,使西北地区彻底走向衰落。这些教训我们必须牢牢汲取。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域处于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三省交界处,是北方游牧区、东北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r-地带,也是东北文化区面向中原文化区的前沿。辽西地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多民族聚居、融合的重要场域。朝阳为三燕古都,宁城为辽代中京,承德为清代陪都,都体现了区位的重要性。这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农牧交互转换。辽西地域多元文化因素荟萃,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诗书之路辽西走廊是一条重要的民族一文化廊道,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生态环境变迁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标本,对于辽西地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水流域处于我国南北交界区域,自古为战略之要冲,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意义凸显。其生态环境变化基本脉络如下:先秦时期,森林广布,生态环境良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初显破坏迹象;隋唐时期山地农业兴起,浅山丘陵森林初受破坏;北宋和南宋时期平川阶地尽辟为田,广大浅山丘陵仍森林密布;元至明成化时期森林有所恢复;明弘历至清雍正时期山地森林受到较大程度破坏,水文条件恶化;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之后,原始老林垦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水灾飙升。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凡是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毫无例外地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命题。特别是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历史时期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安徽地区城镇历史变迁研讨会"围绕着安徽城镇历史变迁轨迹,安徽城镇发展史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安徽城镇历史变迁的研究现状与未来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中国腹地人口剧增,西南边疆相对于西北边疆自然环境更为优越.边疆地区所谓的“闲置”态势成为缓解生存空间的主要方式与选择.在明清王朝缺乏整体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系统规划的背景下,西南边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过渡开发.大理地区历史上是云南边疆较早得到开发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清以降,是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开发的黄金时期.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明清时期国家统治力量的深入及强化,在腹地人口剧增的双重影响下,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直视、反思与应对是后历史时期当有的态度与行动.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严重失调的状况,逐渐步入了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对新中国60多年来产业结构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厘清制造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对历史时期太湖地区的与水争田的自然生态条件、发展历史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历史时期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引发耕地的严重不足,从而发生围湖造田、滥用河湖滩地等形式的与水争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遭受旱涝生态灾害的情况下,太湖地区社会采取了还湖、调整种植结构、控制水面利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人口数量、生产方式、社会政策等对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人口方面,主要因之于明宣德、乾嘉年间等大批移民迁入,掀起了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两次破坏浪潮;生产方式方面,汉水上游地区主要是畲田农业、梯田农业将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向了缓坡丘陵,玉米、马铃薯等高寒作物的引进以及各类工业、竹木商业发展,使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向高寒海拔区,汉水中下游主要是垸田的开发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灾频率的提升;明清以后一些环境保护的政策法令颁布,对生态环境保护起了一定作用,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黑龙港及运东地区,在调查分析盐碱地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碱活动,使该区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低产到高产,由吃返销粮到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进而成为河北省的棉粮基地,农业生产的重点开发区.其成功经验,推动了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为扭转我国南粮北调和长期粮食短缺做出了贡献,为世界各国治碱防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辽西北地区总面积为6.82万平方千米,人口1356.5万,全区生产力水平仅为辽宁平均水平的42.9%,生活水平仅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辽西北地区属于暖湿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干旱多风是主要气候特点。随着近些年自然因素的变化、人口的增多,辽西北地区沙漠化更加严重。对此,呼唤人们遵循生态伦理观念.从而改善辽西北地区沙漠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代豫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地沙碱化严重,农田聚落被淹,城镇成为废墟,同时植被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增多,农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典型的喀斯特分布区-贵州,面对西部大开发,其交通建设的现状,并结合贵州的自然特征具体分析了交通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屏瑶族乡地处广西上思县十万大山的腹地,是环北部湾地区瑶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南屏瑶乡的社会经济文化比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其饮食文化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饮食文化的变迁是南屏瑶族进行自身文化调适的结果,是当地瑶族社会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川渝经济区规划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然而该区域有限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构成一定的压力,如何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成为成渝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把生态环境污染指数作为技术因素引入研究模型,以构建川渝区域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模型,并通过模型估计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强川渝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代以来黄河水患不断发生,由于清政府管理黄河体制弊端丛生,治理黄河的理念不当,使黄河频繁改道。黄河改道带来的灾情严重,受灾范围广。利津原有的漕运、商业中心日益凋敝,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调整,并进一步催生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因此黄河改道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变迁的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是黄河利津段河道尾闾的变迁,引发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趋同性,从这一研究前提出发,文章以重庆市东南边陲的黔江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论述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生态文化建设。重在论述: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和内涵分析,黔江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处贵州西部的毕节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毕节试验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举措。由于试验区地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应立足区情,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思想,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毕节的城镇经济,使毕节的城镇化建设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实际的生态系统脆弱而又敏感,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文章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成就与不足入手,论述了西部地区生态法制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制定法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古发现证实,不同历史阶段的大批聚落和城址被废弃和沙漠化或盐渍化,表明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不断发生着变迁。环境变迁存在两种方式:绿洲化和荒漠化,并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律。人在环境变迁中起到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采取各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