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无论是在文本翻译方面还是意义阐释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与补充。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以及解读路径的多元化。通常第二条被视为马克思的认识论转向,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任一文本的意义都需要深度发掘与耕犁。因此,对第二条的解读非但不能止步于此,更需要不断前行。可以说,在原有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的研究维度,将有利于深化文本的理解与意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创造性地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建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实践观,并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基石,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决裂。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关系。因此,探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实践的观点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和灵魂。新时代,品读原著,准确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有利于把握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指导下实现的。当前想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源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分析做起,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最终实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见之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首个中译本自1929年面世以来,其在中国的译介与阐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之前,主要把它视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此后,更多地把它视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大纲;近年来,它和《神圣家族》及其他文本的关系获得较多的关注。通过对这一变迁过程的梳理和审视,以期更为全面地把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历史缘起和理论内涵,激发更为丰富的思想空间和现实效应。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一条的理解 ,哲学教材中普遍是将其置于理论到实践的框架中去理解的。我认为应将其置于实践到认识 (理论 )到实践的框架中去理解 ,这样不仅符合马克思原文的逻辑要求 ,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革命性的哲学要求 ,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开创了新唯物主义,也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对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一定的启示,只有坚持实践观点,才能真正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第一次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点,作为新世界观的萌芽而集中地提出来,并从实践的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标志着马克思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乃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观点,论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实践所起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一种崭新的实践观——科学实践唯物主义.文章分析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于实践的局限认识,并深刻解读了马克思《提纲》中富含深意的实践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论及社会教育问题时,始终围绕着人的本质这个核心点,从人的主体性、社会性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等不同角度去阐发其教育思想,并以实践为主线论述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为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为当今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是公认的重要历史材料和理论文献。《提纲》有两个版本:一是马克思的原稿本,二是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的经过其修改了的版本。人们对于恩格斯的修改本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其实,恩格斯对马克思原稿的修改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技术性的加工、修正和润色,二是对着重标记的变更和改动,三是对整句和关键用词的修改。所有的修改都是恩格斯在遵循马克思的原意下进行的,没有违背他和马克思多年来共同坚持的根本哲学思想。尽管在一些细微之处恩格斯于无意中使修改稿带上了他的个人痕迹,从而多少体现出了他和马克思之间的某些不同程度上差异,但两个稿本在总体思想和基本精神上是完全一致,毫无出入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人的发展,创造性和实践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只有把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才能称之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理应将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终极目标。毕业论文写作因其写作过程的自主性、写作方式的开放性、写作过程与写作结果(论文)并重评价的综合性等特征,使其在本科生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毕业论文写作方案”、“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监控管理办法”,是实现本科生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内容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唯物主义的“颠倒”方法和异化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主客观统一性的实现、思维真理性的检验等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发展的重要方面皆以实践性为基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众多论断深刻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教育对象能动性、增强教育者自为性、强化教育过程历史性的价值指向;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破除虚假观念、深入感性活动、确证人的本质的实践性特征。这些论断为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5.
在《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批判了实体的、自我意识的旧哲学理路的历史和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存在,并且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社会的三重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叶萌 《考试研究》2010,(2):96-107
本文对项目反应理论(IRT)局部独立性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梳理。在此基础上,阐释局部独立性假设的定义。文章同时就局部独立性与测验维度的关系,局部依赖的甄别与计算、起因和控制程序,以及局部依赖对测量实践的影响进行讨论,并探讨了题组中局部题目依赖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关系,并对共产主义实质作了科学的说明。然而,纵观这一章,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一个概念一“人”。“现实的人”是他们展开研究的基础,并贯穿他们研究的全过程,“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则是他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反正“人”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处处凸现,它成了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是整篇文章的“魂”。  相似文献   

18.
The second coming is a master work of William Butler Yeats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thematically obscure poems.By analyzing the poem based on Yeats’philosophy of occultism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Bible,this paper states the theme of this poem is that western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by wars with the consequence of the appearance of anticivilization;then,a new civilization will come into being.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明确指出,实践是《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并且历史地考察了《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三种历史关系,揭示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贯穿《费尔巴哈》始终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实践论》、《矛盾论》既是这个互动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又是互动的中介,因此,对它的评价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这一方面,它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应把它当作当时世界哲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