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性复苏并走向高涨,是新时期文学的鲜明特色,并对文学观念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人们认识到,人性是文学的内核,文学的人学观念有了丰厚内涵;另一方面,人性领域的开拓,作家们开始按人的全部生命需求来创作使文学中的人物走向"人";另外,人们对典型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典型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典型"重新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伤痕小说作为新时期的第一个小说创作潮流,是以打造了几代人关于“文革”的集体记忆而被镌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由伤痕小说引领出场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流,更是给新时期文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辟出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伤痕文学”的主流阵地,伤痕小说以其暴露“文革”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批判“四人帮”罪恶而闻名于世,其中对于人性压抑、扭曲的揭示,代表了文学重新开始重视人性,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伤痕小说的兴起,也是民众迫切需要一个压抑已久的人性情感的宣泄途径,更是知识分子出于抚慰那个时代人性“伤痕”的需要。本文就将通过分析伤痕小说的兴起和发展,从而对伤痕小说带来的人性回归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性发展论”的中国文学史观建基于十八至十九世纪西方发展论的史学观。它认为,在中国历史中,人性是发展的。中国文学是人性发展的反映;人性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中国文学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其逻辑结果必然是:中国文学及其审美形态的历史过程如同人性的历史过程一样,是一个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二:将中国历史中的人性与西方历史哲学中的人性概念相等同,因而抽去了中国历史文化之独特个性和丰富性;将中国文学史视为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忽视了文学史与一般社会发展之间的差异性,也忽视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审美个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4.
文学和人性、人道主义关系至为密切。文学发生于人性、人道主义,又服务于人性、人道主义。中国当代文学对人性、人道主义经历了探索、沉寂与再发展的阶段。其间的经验值得总结,教训更需要汲取。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汲取了大量西方文化的精神营养,欧洲文艺复兴便是其中之一。胡适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文学是二者间影响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文艺复兴文学挑战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使五四新文学以新的眼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决绝的方式揭批封建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与罪恶。文艺复兴文学对民族语言和现世生活的标举推动了五四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使之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文艺复兴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唤起了五四作家们人的意识的觉醒,并使之肯定人性,倡导"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人性基本沿着“文以载道”的历史惯性运行于社会性一翼,1930年代朝自然性稍稍拐弯,很快又重回社会性,直至1990年代才最终完成对自然性的确认,人性范畴才逐渐得以明晰。文学中的人性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权,唇齿相依呼吸与共。人性理论的多元开放不仅为文学撑开了天空,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基础。精神重塑是21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性是文学的表现对象,没有了对人性的反映,文学就失去了生命。人性的内涵是多因素的、多层次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人性的基本层次是它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从这个层次上来说,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人性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共同决定了人性中有"差异性"和"共同人性"。所以,文学中所反映的人性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本文从人性的定义、人性与文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人性"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长河中,战争一直就是古老而又常新的文学主题。但在当今和平年代,如何从新的文化视角和理论维度去重新审视战争文学显得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推动当代战争文学的主题研讨,促进战争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和发展,2013年7月,在湖南怀化召开了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9届年会暨“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近18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和平文化理论与战争文学叙事、战争文学整体研究、战争与人性以及日本的战争文学、台湾的战争文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另一种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二者人性观的对立。而这又对其各自的文学观念及文学作品的审美风格产生深刻影响。二者人性观的对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人性自由"是19世纪以来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但伴随世纪之交苏俄政权更替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以来作家们对"人性自由"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中,以其异于传统文学的言说方式重新表达了对"人性自由"的肯定,同时也为俄罗斯人找到了一条不依赖于宗教皈依而又通向"人性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迈入新世纪的门槛,走向世界学之林时,绝不能丢掉中国学传统的人精神——崇高。否则,与世界学的接轨与融通无异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无异于吞噬小说固有的美质和吸引力,最终将小说引领到它的末路。  相似文献   

12.
中西近代文学中的尚俗性已成学界共识,比如对现世享乐的痴迷追求、对神圣事物的世俗化戏谑以及性爱意识的觉醒等,但各自的尚俗性特征又因国情、世风、文风之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同样的对性爱意识觉醒的描写,中国文学多停留在对性爱行为的关注上,而西方文学在此点却洁净得多;同样的女性意识觉醒,"南欧少女"们敢爱敢求、自主自立、多情而浪漫;中国的女子即便是叛逆女性却也多是被动角色,只在民间文学中才稍事"张扬一些"……尚俗性是人性解放的必然阶段,但却不是人性解放的归宿。把握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解放,营造自由和谐文明的人类生存环境,才是人类彻底解放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是目前高校普遍开设而又难以提起学生兴趣的一门公共课。它的目标定位目前说法不一。华东师大确立“人精神”为其根本属性,为此,我们尝试了以作家为中心的专题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有效实现激起学生兴趣,传播人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人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教学时,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人文教育的力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时代教育的本真诉求.为此,结合大学语文课的特点,以趣催文,以史识文,以典铭文,以教养文,才能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劼人在不同时期谈起文学,多例举清末民初文学的例子。他在晚清报馆的文学历练,符合清末民初以报人为主体的中国第一代专业小说家应运而生的现实情形,这表明了一种并非是在中国新文学内部发生的,而更多是与清末民初文学实践的关联。并且,由这一关联及其延续带来的李劼人作品面貌的整体取向与底色,使其在地域历史的文学书写上,有着异乎寻常的宽广性与人文性,最终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个性与边缘的文学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燕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4):31-33,41
施蛰存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其小说创作在3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上,曾经引起一定反响。本文则试图通过论述作家早期作品中主人公真挚、纯真的情感,来进一步阐释现代文明的侵蚀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乡土中人逐渐丢弃了朴实、仁义、重农等美德。  相似文献   

17.
比较莎士比亚与郭沫若之后的发现是:莎士比亚在16世纪就已经达到的人性的深度,400年后郭沫若却未能达到。其外部的原因是20世纪中国的现实并未给戏剧舞台留下太大的向人性纵深拓展的空间,而内部的根源则是郭沫若戏剧的“席勒化”倾向,人物永远为主题的表现而行动着,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但是,郭沫若的戏剧却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这既是中国艺术传统影响的结果,也是其艺术个性所做出的独特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理念。"人文"内在地包含了"文"与"人"两套话语系统,以"文"为核心,在"文"的规范与制约下展开"人文"的矛盾张力,中国古代文论在自身的论阈中体现了独特的哲性之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内核的"人文"理念迥异于近现代西方"人文"理念的一维思维指向,"文"与"人"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平衡中显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本色,具有人文底蕴的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为当下的"人文"之思注入了中国式的思维维度与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