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掌握这些鲜活的写作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动人,才会拥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要用好热点素材,得注意四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们看电影或电视剧时,常常会发现一些作品粗枝大叶,不讲究细节的真实;或公式化严重,缺少创新.譬如侦破片总会有这样的情节:公安人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线索,只要把这个犯人抓住,就万事大吉了,但偏偏是在公安人员推开犯人的房门时,发现这个犯人已在几分钟前被灭口了.如果是战争片,则一般都会有一个英雄人物身中数弹,但坚决不死,直到又有人来把他抱起来,呼唤他的名字,然后让他再说一两句诸如"不要管我"之类的话,才允许他死去.这种程式化的毛病并不鲜见,至于李逵用<法制日报>包肉,古战场上尸体狼藉的河面赫然漂浮着一只可乐瓶子等等草率马虎之事就更多了.但我们的批评往往是直截了当.我们只会说"这个电影太假,太粗糙,怎么那女士下水一番后,口红还那么鲜艳呢",就是不愿意换一种方式来表述.其实任何一种意思,都是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而在不同的语境里,在不同的文体中,在不同的风格下,换一种更具灵性的方式表达,可能会更有意味,更有情趣,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翟言 《语文天地》2013,(8):52-53
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许多学生虽然饱览各种作文指南,但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平淡无奇。究其原因,主要是个性缺失,缺少应有的独特与鲜活。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独具才情和个性魅力的作文来呢?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现实人生生活是一本无字的大书,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写出一篇具有个性魅力的作文,当然应该关注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为此,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许文华 《湖南教育》2004,(13):39-39
1.让学生仔细体会生活,勤练笔。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体会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并要求他们把过程写完整,写清楚,这样作文自然就言之有物了。通过生活  相似文献   

5.
崔荣昇 《文教资料》2009,(11):126-127
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要倾注人文关怀,要求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尊重历史,崇尚艺术,情趣高尚,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刘桂芬 《湖南教育》2004,(11):26-26
传统的写作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把学生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劳动降格为教师控制下的单调死板的知识技能的迁移训练,每次习作都起于教师的命题,止于教师的批改,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望而生厌。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呢?第一,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中谈到:“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提起作文,在学生中常常会听见“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而语文教师也常常面对一篇篇杂乱无章、不知所云的作文无从下笔评改。在提倡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新课程改革阶段,如何找到一种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9.
汪志刚 《现代语文》2005,(11):31-32
时下,有不少学生在作文时懒于动脑,总是满足于一些“固定模式”,却不知这已默默地走进了作文的死胡同。其不良表现有:情节单一甚至违背真实,大段叙述没有情感震荡,人物刻画缺乏个性,语言呆板无生气……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取悦于阅卷老师,自然作文分数也不会高。上述诸如此类的毛病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要想让作文走出平淡的圈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或许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一、行文构思1、融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体验。不少学生偏爱“说故事”,习惯将别人的所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则把自己看成是真正的旁观者,决不会越“雷…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学生平时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反映,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思想情绪等告诉人们的方式,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实际就是一种交流。但现在有些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对作文兴趣不高,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为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要想使你的考场作文生动感人,就要为你的文章安上慧眼,让你的文章闪烁亮点。醒目的标题,鲜活的语言,恰切的引用等,就仿佛是慧眼、是星星,使你的文章吸引人的眼球,撩动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戚莎 《考试周刊》2014,(34):62-62
<正>作文素材的运用,新颖固然重要,但恰当得体也不可小觑。一些学生热衷社会热点、话题人物等素材,千人一例而不能达到一例千用的效果,难免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多数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喜欢学生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中的素材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下面我以苏教版《必修五》和《史记选读》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合理地对课内素材一材多用,让作文别有洞天。一、学会一材多用苏教版《必修五》中收录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新课标也提倡个性化写作,具体阐述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显而易见,学生作文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传递思想、交流信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人手,引领学生写出独具鲜活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陈珊 《师道》2005,(11):31-31
这个学期对我而言有些特别——一下子跳到三年级来教一群“小不点儿”,开学第一天就遭遇作课。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就要求我们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尝试并小有收获,下面就其中几点与同仁分享。一.年味十足话快乐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家家团圆,万事更新,鞭炮礼炮敲开的是人们的幸福之门,灿烂的是人们花一样的笑脸。而贴春联和看春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必做的两件事。作为高中生,少了小学、初中时的单纯和稚嫩,正处在人生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已经升入了六年级,期初开展了一次有关“生活笔记”的写作调查,反馈上来的情况,令人震惊。我清晰地感受到:独生、独门、独户的家庭生活圈定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他们除了跟父母交往外,很少能自主地与外人交往,做作业似乎成了唯一的活动。做练习册、做模拟题及上补习班、请家教是他们永远无休止的课余生活。同时,阅读习惯和兴趣正在变异。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说,最难学的也是作文。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感觉最深的是: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并视其为沉重的包袱,写作时马虎应付,或者干脆抄一篇混混过关算了。的确,在如今独生子女的年代里.家长及其亲人的过份溺爱,使得学生的生活内容人为地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6,(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快乐作文呢?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体会情境,营造写作的氛围,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写作;展现情境,获取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内容陈旧空洞、语言干巴巴的毛病。问他们原因,总是说没东西可写。其实这就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的表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平时的悉心观察积累,唯有做到了"胸有素材",写作时方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一、关注生活,汲取丰富的素材1.从校园生活入手,感悟生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同时强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