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我本着: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方法,善于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每一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路振峰 《新疆教育》2013,(3):157-157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郭兆高 《考试周刊》2009,(42):90-90
本文从“创设宽松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提升学生参与意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强化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初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刘云华 《新疆教育》2012,(14):139-139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情景中通过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要想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在实践中学,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  相似文献   

9.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合作学习,要善于创设恰当情境,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龚频 《新课程研究》2009,(12):172-172,175
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仍然相当薄弱。本文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几种方法: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机;通过课外实践延伸自主探究活动;在求异思维、一题多解、尝试错误、学习反思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创设时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善于抓住学习契机,使课堂在学生的主动探索中生成。  相似文献   

12.
王军颖 《教育艺术》2006,(12):47-48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64):65-66
自主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已被列入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引领学生探究;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究;通过设计矛盾,让学生在质疑中自主探究,这种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教师用探究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就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愉悦情境中自主学习。这样,才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发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玮 《考试周刊》2013,(31):180-181
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学习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索,要善于质疑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文章就如何使学生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高效学习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又是合作与探究的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营造自主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进而在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激励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善于学习、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为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有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而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必须理解什么是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即指数学探究性课程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帮助下,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中,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时常给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