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女性艺术家和影像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的表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回顾、搜寻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轨迹以及女性艺术家与影像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进程,试图通过对国内部分女性艺术家的影像创作分析,让读者看到她们如何在影像世界中展现自己对于当下人文生存环境的观察与思考的.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中西方以花作为艺术表现的题材,繁荣至今。传统的中国绘画总是将花卉与人的情操相比拟,梅、兰、竹、菊、荷都用来比拟人的气节,女子的姓名也多以花代之,父权制的社会下女子被物化为花,女子与花有着天然的同一体——柔、美、德、贤。父权制的社会下,女子更是难以从事艺术活动,即使有也是昙花一现。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在时代的推动下,在西方女权主义影响的背景下,与花对话,展开了一次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与质问,以变异的花表述自己的观点意识,寻求禁锢千年的自我。  相似文献   

3.
从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缘起入手,以典型人物为突破口,着力论述当代女性艺术家多样化的创作发展方式,即积极乐观的温情叙事、大胆创造的女性建构、自由飞扬的理想表达三种创作方式。以女性自身的直接经验为切入点,探究当代女性艺术家展现出的丰富情感、人性光辉和以生命的形态推动艺术创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身体图像”作为一类重要的作品形态,很大程度上体现并代表着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实践风格,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自画像”受到身体文化隐喻观念的影响,其主体性与身体图像呈现断裂状态;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图式则转向“自我图像”,这种图像确立了女性艺术家自知与自治的主体性,内含着“我”与“世界”的交织,然而,女性艺术家在女性个体与人类共性的差异问题上陷入一种悖论式困境,这导致其身体图像表意上的局促;如何将异质性因素纳入身体图像的创制之中,并生成图像文化的普遍价值,是女性艺术家群体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6.
<婚姻保卫战>是一部有着女性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然而在话语表达、主体意识、主题意愿方面却充满着对女性主义的矛盾表达,这源于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困境:警惕丈夫背叛、时刻处于战备状态的紧张;在公共领域的地位和在私人领域的传统责任的抉择;过多投入家庭而友谊缺乏的无奈等.女性只有在经济及人格上双重独立了,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池莉作为女性作家,以其自身的体验、敏锐的感受和平民化的写作视角,描摹了当代中国社会众多女性的生存本相,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池莉作为女性作家,以其自身的体验、敏锐的感受和平民化的写作视角,描摹了当代中国社会众多女性的生存本相,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她们是一批普通又平凡的女性形象,尽管生活在新的都市,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与束缚。同时,在张爱玲的笔下对女性生存状态有着新的诠释与解读,这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究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以便给今后女性形象的探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金锁记》、《倾城之恋》和《沉香屑---第一炉香》等,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尤为引人注目,其生存状态更是引起广大读者的深刻思考。文章就其作品中的女性生存状态进行了论述,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她们都是缺乏爱情的婚姻的狡猾隐忍者,将金钱置于爱情之前,在貌似圆满中悲哀、凄凉地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1.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里,男子汉是女人的保护者、主心骨和人生的靠山,这样的观念经代代相传而成为一种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在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中,这种传统观念遭到挑战,男性逐渐从女性世界的中心地位移居边缘。本文通过对男性地位变化的分析,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变革和女性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在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家庭伦理剧中,出现了一批行为意识上具有极强主动性的女性形象,元杂剧作家对此表现出热烈赞美和大力批判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传统的男权主义观念以及元代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现实遭遇造成了元杂剧作者的双重判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黄金时期。1926年创刊于上海的《良友》画报对现代性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良友》为蓝本,立足于画报中的女性图像,对女性图像叙事中的现代性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画报中人们对于现代性的想象是在对图像的模拟凝视中实现的,其中,女性图像中的女性所显现出来的时尚和健康形象以及生活方式也被作为现代性消费模式所消费,与此同时,女性图像以一种碎片化的形式向人们编织和讲述着一个个现代性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柄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5.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男性话语的叙述作品,在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述中体现了作者的女性观。以往的评论者往往忽视《森林》中男性话语霸权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忽略其美好的女性形象代表了男性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而在直子和绿子的选择中所暴露了男性叙述者的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主题嬗变的角度探讨了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规律。认为女性小说的主题大致经历了传统爱情主题———社会参与主题———寻找“本我”主题的衍进过程。本文分别阐述了三大主题涵盖下的女性小说各自的产生原因、各自的特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的任务 ,并试图以此来探索女性小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有关“离散”的华文文学讨论中,20世纪北美华文女作家的创作被认为是用文学想象的方式探讨华人移民女性的性别身份与族裔身份的双重“问题”而成为热点。本文结合两代北美华文女作家的代表作,分析“离散”的具体内涵及其演变,以期丰富研究界有关“离散”概念的思考,同时探讨女性主义话语在“离散”论述中所具有的理论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韩煦 《天中学刊》2012,27(6):97-101
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引起文学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时代的焦虑开始更多地通过对空间而非时间的抒写来表达,同时也触发了当代中国女性写作对空间的日益关注。王安忆《长恨歌》里的弄堂,陈染《无处告别》等短篇小说中的空间群像,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的阁楼、窗帘、镜子等意象,展示了当代女性写作中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女性作家以不舍的少女情结深入到隐秘的潜意识中打捞女性成长岁月里的生命体验,展示女性酸涩甜蜜的成长之路。欣喜、失落、焦虑、迷茫——少女成长中的种种丰富而又复杂的生命体验始终贯穿着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