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为非原自然生物? 不管你是喜欢它们,还是厌恶它们,它们都已经被人类高接远迎地"请进来"了.它们的名字,现在许许多多的人都耳熟能详: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克隆生物、人造生命.当然,对"人造生命"有些人还是刚刚听说.这些威名赫赫的生物还有-个共同的大名,就是非原自然生物.  相似文献   

2.
福建东山,盛产质优的硅砂.这一大自然的馈赠,曾令海岛人谈沙色变,留下了几多伤心血泪的往事.海岛人也曾问苍天、问大地,"沙虎"从何而来?时至今日,众多到此流连硅砂的国内外游客,可能对此知之甚微.  相似文献   

3.
张辉 《百科知识》2021,(8):17-19
人的思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理性的,前者是从经验和想象中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中得来的.直觉,是由于积累了该领域大量的经验,不需要去深入分析就自然产生行动和判断.比如我们说“初见一个人,第一印象很重要”,这第一印象就是直觉.那么直觉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否靠得住呢?  相似文献   

4.
“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这一众所周知的广告词 ,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之潮流。科技以人为本 ,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观 ,虽然 ,我国理论界对西方的人本主义有不同的看法 ,但实践已证明这一理念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发明创造以人为本”呢 ?结合国内外之实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把握人的自然属性 ,紧扣自然中的人的需要搞发明人作为自然之子 ,具有自然属性 ,这一自然属性产生出人的本能的欲望和需求。粗略地说就是基于人的吃、喝、拉、撒、行动、呼吸等等产生出的需求。这些需求直接导致了一…  相似文献   

5.
近日,台湾地区出现的全球首例钱鼠感染狂犬病案例的报道,使得狂犬病这一古老的病种又重回人们的视线,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狂犬病是否可跨物种传播?它会不会在人群中大面积流行?这一病种是否发生了变异?人类感染的风险会不会增大? 死亡率极高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对人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人患狂犬病通常由患病的动物以咬伤或抓伤的方式传给人体而被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学对自然的感受方法与思维模式,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融进自然之中,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相互依存,可以亲和地共生于同一大宇宙中.人岂止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而且需要顺从自然,与自然对话、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7.
野马的故事     
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新的马年即将来临。在2001年里,人们生活中出现了一件牵动亿万人的新 闻。那就是27匹野马在新疆卡拉麦里回归自然。野马从哪里来?野马有何价值?为什么要将野马放归自然?  相似文献   

8.
房子油漆数年之后,漆层自然龟裂剥落,使墙面显得残破不堪.在新刷油漆之前,最好将残留油漆刮掉,但要做到这一点,费时费工,有什么好办法清除残留油漆呢?有家化学公司的一名年轻人口出"狂言":"我们在油漆中加入火药如何?"听到这话的人莫不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9.
谁是飞天第一人?早在14世纪末的我国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人,在一把椅子的背后装上47支火箭.当然,那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的火箭.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并用绳子绑紧.两手则各拿一个大风筝,这自然是作为产生辅助升力的翅膀.然后他要仆人将47支火箭同时点燃,想借用火箭的力量把他推向空中.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这是美国人罗伯特·吉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与喷射>一书中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生活在陆地的哺乳动物来说,除了身体大得出奇的犀牛和大象之外,我们人类可以说是唯一没有体毛的动物了。这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迥然相异的性状之一。有人自然会问:裸露的皮肤究竟有什么价值?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人为什么会相中它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什么?教育在于学做人、学为人,在于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在于培养有"生命质量"的人。而美育正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首先,我谈一个问题: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这一最基本的道理进一步演绎就是教育应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事务的手段。我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按照生物学家的研究,大约是125~150岁之间。由于人类并非生活在水晶宫中,不可能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达到这一寿限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如果抛开疾病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网上新世纪曝出的一个大新闻,你听说了吗?有科幻头脑的专业人士认为:上帝织了互联网.他们令人惊讶的说法是,互联网可能是根据自然造物的规则来设计的,由与细胞中的分子网络、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网络、以及社会组织中人的网络一样的织布机编织成的.  相似文献   

14.
终结色盲症     
天生红绿色盲的人还能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吗?2009年9月,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基因治疗成功治愈猴子色盲的结果。这个长达19年的研究,结果让人不由惊叹:原来感官系统在成年后仍然能够重建。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的理解与其自然观紧密相关.生态女性主义对社会建构的"自然"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上对自然的理解包含了对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和人对自然的统治具有内在合理性的认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人是有机的整体,自然与女性有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生态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要解构所有压迫性的概念框架,并重构更加可行的社会和政治形式,实现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各地报道的平均寿命都在不断增长,上海、武汉的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0岁。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有名的长寿地区,在10万人中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就有11个。而以长寿闻保的保加利亚,在10万人中才有5.2人在百岁以上。当今世界最高年龄已达150岁以上。人们自然会问,人类的寿命到底能有多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人类能活多久?  相似文献   

17.
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动物身上这个如此精巧的装置是怎么形成的呢?各显神通的眼睛眼睛是人的五官中最复杂、最敏感的器官。不过,人虽贵为万物之灵,他的眼睛其实在自然  相似文献   

18.
山水城市是我国科学家钱学森1990年提出来的。“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式的居民区。”  相似文献   

19.
如今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电脑和人的声音将难分真假.例如由微软公司开发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能够让电脑讲比较自然的华语和英语.该公司在一次演示中,曾让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在中学生面前"讲"流利标准的华语.这当然不是真的,因此比尔·盖茨并不会讲华语,这是语音合成技术创造的.你不会讲英语,但你却可以同懂英语的人畅谈交流.这可能吗?完全可能.最后,在美国洛杉矶市已经展出这处"语音合成翻译机",只有一包香烟大小,随身可带,让你畅游世界而无语言不通之虞.  相似文献   

20.
有没有一种灵丹妙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无数的封建皇帝与王公贵族为此历尽艰辛,仍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死亡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但人的寿命能否通过某种途径而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