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沈阳9岁男孩溺亡事件让大家陷入了悲痛.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因为和同学闹矛盾,老师就把孩子的母亲叫到了学校,并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去.回家后,母亲生气地责骂孩子:"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就只能捡瓶子、捡纸盒子,别的啥也干不了……"在母亲的这番"教育"下,孩子负气离家出走,失联了整整两天,直到第三天中午,搜救人员才在附近的一...  相似文献   

2.
毋庸置疑,抚养、教育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显而易见,这里的家长不仅包括母亲,还应包括父亲。“父母亲是天然的教育工作者。”然而,在俄罗斯.教育孩子的重担却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更确切地讲,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被漠视、淡化甚或遗忘了。如果家长教育孩子不成功,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首先是母亲。可父亲的失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难道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意义与方法吗?这确实是早期教育中令人兴奋的话题。如果你来俄罗斯,只要在实际中留意观察,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捕捉儿童教育信息,你就会有所获释,在感受俄罗斯母爱伟大的同时,确能发现许多俄罗斯父亲们逃避责任、不重视教育孩子的“罪行”。那么,这种现象出现的内在根源何在?有何消极意义?应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选文一开始即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母亲不准作者和其他孩子一块儿玩,一方面是基于作者身体弱,另一方面是担心作者和这些“野蛮”的孩子一起会学“坏”,母亲对作者的爱已可见一斑。更让人感动的是,作者害了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当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竟真用舌头舔作者的眼,母爱何其伟大!母…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境界直接决定着孩子精神世界的高度和广度,母亲的精神财富不需要经过法院的判决就会作为精神遗产留给孩子。"母亲的境界直接决定着孩子精神世界的高度和广度,母亲的精神财富不需要经过法院的判决就会作为精神遗产留给孩子。既往的事实早已表明,能够最有成效地教育孩子的母亲,正是具备伟大情操、精神世界和谐的母亲,正是那些理解伟大、走向伟大的母亲!这一点是我们过去和现在很多人所不曾注意的,但却是  相似文献   

6.
"他又不去上课了,一个人躲在风雨跑道,拿着跳绳在勒自己的脖子,你要帮帮我啊!"一位班主任一推门进入办公室,就苦着脸向我求助.这个小孩,已经让他和科任老师苦不堪言了.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这个孩子刚上小学时,父母离婚了,现在跟着母亲和外婆生活.听说她们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父亲的不是.  相似文献   

7.
育人三部曲     
"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经常交流。伟大的俄罗斯教育家K.II.乌申斯基把校长称为学校的主要教育者。然而,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主要教育者的作用呢?通过教师去教育孩子,充当教师的教师,教授教育工作的科学和艺术——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只是学校多方面领导工作的一个方面。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  相似文献   

8.
舒莉萍不久前,我给我的学生出了一个写篇断的题目:《比谁的妈妈更细心》。目的有二:一、锻炼学生写人的细节的能力;二、唤起孩子对母亲应有的尊敬和爱心。许多学生都认真做了作业。在批文的时候,我常常被孩子们所写的母亲们所感动。说真的,平时,我们当教师的只知道从父母身上去了解孩子,却从未考虑从孩子身上去了解父母,所以很难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通过这次作文的写作,我发现凡是写母亲写得较好的或较细的均是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由此可见,母爱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有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我选出了四位学生写的篇断,对家长孩子的培养和评价。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忠心希望母亲们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吧!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两会中,虎妈蔡美儿近乎苛刻的管教方式和上海猫爸民主管教方式的讨论仍在继续。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家庭教育不应剑走偏锋,而应因材施教。同时,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建议,应对全国的母亲进行一场关于成才观的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而家庭起了最基础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天生更靠近母亲,母亲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他呼吁,母亲要担负起孩子成才培养的第一责任,妈妈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成才、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才……  相似文献   

10.
冲刺100天,中考进入了倒数计时。这个时候,整装待发的不仅仅是初三学子,还有千万个家庭。这100天也是一场属于初三家长的战役。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是怎么教育他们。中考在即,爸爸妈妈们该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去帮助他们呢?在这里,《中考金刊》要给大家讲述一个明星爸爸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成功的孩子背后,那些伟大的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1.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爱迪生在学校里受到的评价,绝对不会和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有丝毫联系。然而现在学校里的教师,又会毁掉多少"爱迪生"呢?而我们孩子的母亲谁又会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把他领回家教他学问,激发他的潜能,鼓励他去创造。我们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股脑地交给了学校,所以,怎样发现孩子所长,因材施教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仙子 《教育导刊》2006,(8):50-50
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孩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纵观古今中外,英雄的儿女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现代母亲育儿成才的故事成千上万。但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听了后久久难忘,不胜感慨。现附录于下,但愿对天下母亲教子育儿有所启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位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  相似文献   

13.
<正>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小孩,在两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双腿。从此,这个孩子便注定终身与轮椅为伴。而他的母亲,从此也多了一项任务——陪读。别人的孩子去哪里,母亲就把他抱到哪里。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体也一天天变得沉重,母亲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只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看着这位母亲,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母亲,一位受尽苦难、坚韧不拔的伟大母亲。《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已读  相似文献   

14.
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它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每一个孩子身边;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毫无保留地去关爱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敞对事情的时候喜爱他们,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疼爱他们……是母爱让母亲妥梆,成为了那个永远都为爱让步的人。  相似文献   

15.
在女儿、妻子、母亲等身份中,母亲这一身份的取得最艰难也最伟大,因而几乎所有的母亲对赋予她们这一伟大身份的儿女都无怨无悔地爱得一塌糊涂。在母亲的眼里,在母爱的光环中,每一个孩子都几乎完美。别看每一位母亲嘴里总在唠叨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别人如果这样唠叨她的孩子,她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因为母亲的唠叨实际上是在为雕琢一个完美的孩子而不懈地努力。这些也是在我成为母亲后才体会到的。因此,为自己是母亲,我很骄傲!也因为我是母亲,所以我能以母亲的眼睛、母爱的胸怀去谅解学生的缺点。母亲这一身份的获得使我…  相似文献   

16.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是一篇充满震撼力和穿透力的小小说,其思想之深刻,表现方式之巧妙独特,语言之质朴、洗练,令人一读之后,叹为观止,不仅对母爱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为文章的叙述技巧所倾倒。在具体写法上,该文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教育的扭曲和母爱的伟大作者通过描写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次家长会,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了孩子的成长历程。每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母亲当时的反应以及母亲对孩子的态度都是让人鼻子发酸的。作为母亲,谁不挚爱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家长会,幼儿园老师对母亲说“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一本家庭教育的小册子,叫做《一分钟母亲》。这位拥有3个孩子的母亲,把她的教育归结在3个“一”上,即: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责备。她把真挚的情感渗透到表扬之中,当孩子做了好事、成绩优异达到既定目标时,她给予孩子的是拥抱和亲吻,还有那温柔慈爱的目光及热烈的首肯;当孩子表现不佳时,她首先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态度,使孩子在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压力,继而用低沉的话语来责备孩子。当孩子对母亲的教育心服口服彻底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努力完成目标时,她再次用拥抱来表示对孩子的鼓励。这位用情感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母亲,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18.
3年前,我和父亲去旅游.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一个山间小镇,走进一个小吃店吃饭.店里人挺多.我们看到一张桌旁坐着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打扮得很利索,抱着孩子,身边还有个包.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典范的记叙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朴素的母亲形象。这是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更是一位疼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位教育方法不够恰当的母亲.更是一位把所有艰辛都藏在心底的母亲.总之这位母亲很平凡,然而这位母亲很伟大。这篇文章之所以催人泪下.就是因为塑造的是一位真实的母亲形象。文贵真实.情贵真实.只有真实才会动人。  相似文献   

20.
<正>看了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晚会上的发言,我感受到莫言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莫言更是幸福的,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莫言的成功,与他母亲的教育息息相关,因为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可现实的家庭教育状况真的让人担忧:有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