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引起了英美等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自建的英美等国主流报刊媒体"中国梦"新闻报道语料库为研究平台,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和接受。研究发现,尽管"中国梦"有不同译名,但英美等国媒体更倾向于应用"Chinese dream"。自正式提出以来,"中国梦"这一概念通过不同传播渠道在英美等国主流媒体中得到了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是个非常复杂的政治集团,党内派系林立,争斗不休。但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各派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问题上,态度不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由主张妥协到实行片面和消极的抗战方针,以冯玉祥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则坚决一贯主张抗日,以李宗仁为代表的国民党桂系实力派则主张“焦土抗战”,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则实行“消极的守土抗日”,而以汪精卫为头子的亲日派则逐渐堕落为汉奸。国民党内各派对抗日问题上的这些分野,对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进程带来了一定影响,研究它对了解中国抗战全局有相当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政治主张是中共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各种情况后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中共废除一党专制、坚持多党合作、实行民主政治等一贯政治主张的反映。实际上,中共主张的“联合政府”也是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各党派联合的、五权分离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取消了一党独裁,实行了民选的五权分离的“内阁制”,具有很强的新民主主义成分和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国民党改组派(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的研究,颇为活跃,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从目前情况看,多数人在下列一些问题上有了共同认识:改组派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特别是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改组派的许多主张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色彩;改组派的政治主张与其社会实践有很大矛盾;改组派的组织状况极为复杂,其上层领导集团同基层组织、一般成员有很深刻的矛盾;改组派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5.
人权派根本反对独裁制度,主张民主政治;人权派的民主政治具体表现为三权分立、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人权派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仿效英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是历史的必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错综复杂。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侧面。认真剖析这一时期蒋、汪集团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一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即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和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英美派蒋介石集团的基本主张是联共抗日。7月17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这是国民政府多年来在对日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日寇进攻上海后,8月14日,国民政府又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在行动上,蒋介石集团这时抗战也是比较积极的,曾经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平津战役、上海战役、忻口战役等,给日  相似文献   

7.
“人权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它们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内随即产生四派意见:何应钦主张为叶挺另编一新四军;白崇禧主张取消新四军番号;徐永昌主张政治上与中共全面破裂;王世杰、张治中、贺耀祖等则力主缓和。蒋介石采纳了白崇禧的意见。国共在尖锐对  相似文献   

9.
“人权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它们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1947年之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日渐式微,直至彻底失败。在此过程中,已加入国民党政权的蒋廷黻对既有体制产生了疏离倾向。他从1947年起,开始联络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试图建立"中国自由党"来取代国民党,实现其政治抱负。1949年下半年,蒋廷黻等人的组党活动进入高潮,他们完成了党纲的草稿,并在美国宣布新党即将成立。1950年初,"中国自由党"的组织纲领出现在台湾的《自由中国》上。然而,随着蒋介石在台湾统治的渐趋稳定,蒋廷黻的组党活动中止,"中国自由党"最终终胎死腹中,蒋廷黻则继续留在了国民党的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11.
改组派是一个以"改组国民党"为号召的反蒋的政治派别,存在于1928年至1932年初,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简称改组派.其上层领导人是以汪精卫、陈公博为代表的一批投机政客,改组的口号在他们手中,不过是一个同当权的蒋介石集团争夺权势的工具.改组派一方面提出"改组国民党"的若干主张,迎合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某些愿望,曾骗得一大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在东南沿江沿海地方造成一个颇大的、以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为中心内容的改良主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国民党围绕“抗战建国”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但它要建的“国”则是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自己建立“新式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而且在抗日解放区实施贯彻了自己的主张。这一理论,顺应了世界人民民主潮流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殊的国情,在其指导下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具有新中国雏型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文英 《天中学刊》2002,17(1):94-97
苏联为了其在华利益,积极拉拢、扶植孙中山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主张对国民党进行彻底改组。苏联派为孙中山首席政治顾问的鲍罗廷认真贯彻苏联对华战略,努力争取孙中山及国民党左派的支持,多方协调国共关系,在国民党改组的筹备,宣言、党章、党纲的起草等诸方面,起着非常大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并推动了国民党与苏联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党关系的演变直接表现为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抗日战争为中国各党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在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国民党坚持“一党训政”,中共主张“联合政府”,中间党派呼吁“民主宪政”。国民党为抗衡中共“联合政府”的主张而接过中间党派“民主宪政”的旗帜。中共倡导“联合政府”要求与国民党分享国家权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间党派的政治利益。“民主宪政”与“联合政府”汇合,对“一党训政”形成强有力的挑战,这是战后中国走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人民民主国家发展道路最深厚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的政治心态也不得不加以调整:对于国民党,由不满趋向公开合作;对于共产党,则由"恐共"趋向"挺共",即主张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化。这种调整,过去多被斥为投靠国民党反动政权。时至今日,这个评论有失简单化。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向"挺共",既是民族大义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他们虽舍弃了原有的浪漫,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于他们主张开放党禁、国共联手,这本身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打击,也是对此前针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宣传的有力否定。这一切为后来国共实现二度合作,共御国难,作了重要的铺垫,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战后中国政治生活中影响力很大的时政性刊物,它的第一个企图,是要对国事发表意见,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公开的陈述和公开的批评.1948年,国民党为使“行宪”能顺利进行同时也作为“行宪”的准备环节,开始着手改组政府.以《观察》为讲坛的中间势力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主张,但政府的改组仍按照国民党的意志进行.在改组后的政府中,国民党仍占据着要职与多数位置.政府改组一事成了新瓶装旧酒.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对七月派小说的整体研究,深人剖析七月派小说以"流浪意识"为核心的文学精神,探索七月派小说深层文化风格,总结它的现代性,探索它对中国小说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全文以七月派小说对五四文化启蒙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为切人点,重点探讨了七月派小说"流浪意识"对"原始强力"的超越及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再审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性系作为地方实力派,在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该派的多面性征使其周旋于各种势力中间,其革命性与反革命性交织;与国民党矛盾自始至终又未最后决裂;与中共一度联合但有限度等。军阀本性是促成该派多面性征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派的新诗创作主张,由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三美"的艺术主张,主要强调诗在内容和格式上都要拥有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丽,鲜明,有色彩感";"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  相似文献   

20.
为斯大林派往中国的苏俄政治顾问,鲍罗廷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大革命的历史发展.凭借"革命权威和苏俄的援助"及孙中山的极度信任和倚重,他将政治顾问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鲍罗廷在小心谨慎的权势运作中展示出了个人的非凡才能,但国民党"以俄为师"的改组终究还是没有走上"全盘俄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