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殽之战》一,写秦国的军队越过晋国的边境去偷袭晋的邻国——郑,半路上被郑商人弦高遇见并识破他们的阴谋。秦军的将领们估计这回偷袭是难以得逞了,但又不甘心空手而归,便灭了滑国才率领军队返秦。其时,正忙着给刚刚去世的晋公治丧的晋国新君及臣僚,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决定搁置丧事,出兵伏击秦军。章写道:“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缝,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殽。”  相似文献   

2.
《殽之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记叙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文章按照秦军东征争霸中原这个中心事件作为发展顺序,周绕“蹇叔论战”这个纲,反映了支配这场战争的秦、晋、郑三方的四重矛盾:秦与郑的矛盾;秦与晋的矛盾;秦内部主战派与反战派的矛盾;晋内部主张击秦与反对击秦、主张纵秦囚和反对纵秦囚的矛盾。文章没有直接叙述和描写这场战争,而是针对这场战争,围绕上述四重矛盾,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重点放在人物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殽之战》一文,写鲁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竭其兵力欲向郑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因郑国有备,故秦灭滑国。滑是晋的同姓国,加之晋文公新亡,因此,晋国上下对秦义愤填膺,元帅先轸力主发兵截击秦军。在殽山秦受到了晋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秦国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但是晋襄公偏听了母亲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夫人)的  相似文献   

4.
本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传文,内容是叙述秦晋之间的战争.缘两年前,(僖公三十年)秦晋曾结盟进攻郑国,后因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王,秦才撤军回国,并派祀子等人带兵入郑,协助郑国巩固国防,以抵御晋国.晋文公由于感激秦国曾助他回国掌握政权的恩德,两国关系并未破裂.两年后,晋文公死,晋国发生内乱,当时派驻郑国的秦使祀子便密报秦穆公,建议借机出兵袭郑,自己则准备作内应,以使秦王能完成既定的东进计划称霸中原,但袭郑必经晋地,因此,遇到晋军在殽山的阻击.本篇就是叙述秦晋两军战于殽山的史实.  相似文献   

5.
关于卜偃     
《殽之战》开头记述:“(僖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堰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标点据《春秋左传集解》,下同、)结果不到半年,晋国打了偷袭郑国的秦军的埋伏,取得了殽之战的大胜。  相似文献   

6.
《殽之战》是《左传》中描写战争的名著。它写了秦、晋、郑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主要的却是在写秦晋争霸的一场战争。秦晋本是姻戚之国,在对楚的“城濮之战”中又是并肩作战的盟国,晋郑两国又是姬姓之国,理应友好相处。但是,秦伯背信弃义,乘晋侯治丧之机出师袭郑,在  相似文献   

7.
《殽之战》上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途遇偷袭郑国的秦军,他一面以郑使者的身份“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一面“且使遽告于郑”,使郑国迅速戳穿杞子、逢孙、杨孙的阴谋,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弦高为什么要以“乘韦”——四张熟牛皮作为先礼呢?我们认为,其道理  相似文献   

8.
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均节选了出自《左传》的《崤之战》,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一,鲁版九年级语文选修等。该文写秦军偷袭郑国未果,只好"灭滑而还",在途经崤山时,遭晋军伏击而大败。此前,由于秦军东征要越过晋国南境,晋军方面早就掌握了秦军东征的情报,于是在晋国朝堂上主张伏击秦军的原轸和反对伏击秦军的栾枝,展开了一场争论。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殽之战》中,‘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的‘同姓’指什么? 课文注释说:‘同姓,指郑国。晋郑都是姬姓国家。’郑虽是晋的同姓之国,但在这里,‘同姓’指的应是滑国。滑,姬姓小国,鲁僖公三十三年为秦所灭,后因秦不能守  相似文献   

10.
<正>【内容解析】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相对简单,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烛之武奉命前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最后使秦军晋军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但以下几个方面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与难点:1.本文言简义丰,意旨深远,对文中重要字词如"许""缒",需仔细体会,方可体会其语言之精,进而体会"春秋笔法"的妙处。2.了解秦晋郑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理清烛之武  相似文献   

11.
由卫贡而引起的晋国内战,不仅致使晋国六卿全部参战,而且还引起东方邻国的参与。通过这次战争,晋国由六卿霸晋变为四卿霸晋,从而使君权更加削弱,卿权力更加集中强大,四卿的矛盾也随之激化,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的辞令精彩 ,可谓巧言善辩 ,各臻其妙。《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说秦君的辞令引人入胜 ,非常漂亮 ,可谓点击要害 ,应对从容。秦晋围郑 ,完全与秦无关 ,秦国所以出兵 ,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 ,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 ,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 ,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 ,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 ,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 ,紧紧地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 ,晓之以利害 ,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说辞的巧妙还表现在 ,他奉命去说秦君 ,完全…  相似文献   

13.
《殽之战》叙秦晋殽之战,象《曹刿论战》一样,不是为记事而记事,而是通过秦晋殽之战的过程的记述,着重反映秦师必败的原因——“贪”和“轻”。《曹刿论战》明确地以齐鲁长勺之战的结果印证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这篇文章标题虽非《蹇叔论战》,实际上以蹇叔对战争的预见为纲,全文叙事纲举目张,脉络分明。事件的开端是秦穆公利令智昏,不听蹇叔的劝告,出兵伐郑。蹇叔在秦师出发之际对这场战争的议论是全面而深刻的,他分  相似文献   

14.
(一)一、教学目的:1、弄懂失道寡助,必致失败的道理.2、掌握本文围绕中心剪材的艺术技巧和运用语言、动作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二、导读步骤:1、《殽之战》虽只短短几百字,却牵涉到秦、晋、郑、东周、滑等国,所写人物单是有名有姓的就有二十几个,人物关系纷繁复杂,地理错综难辨,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在教学前,必须扼要介绍复杂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东道主     
春秋时,秦、晋两个大国围攻弱小的郑国。面对危机,郑文公恳求老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烛之武夜里去见秦穆公,他用谦卑的口吻,将灭亡郑国后秦国的得失说了一遍,又提起晋国不讲信义的事。在讲到保存郑  相似文献   

16.
简于事,详于言,用一个人物的言辞来说明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并通过人物的言辞来表现人物性格,这是《殽之战》记叙战争史实的特点,也是《左传》记叙战争史实的特点。《殽之战》反映公元前627年(僖公三十三年)秦和晋的一次著名的战争:地域广,涉及秦晋郑三国;时间长,近则历僖公三十二年冬至三十三年夏四月,远则涉及前三年郑用烛之武退秦师而暂时结成秦郑联盟的时候;涉及的人除三个国家的国君、谋臣、武将外,还有商人弦  相似文献   

17.
《殽之战》(高中语文第五册)里写到秦将孟明被晋襄公放归回秦的途中,有一段对前来捉拿他的晋大夫阳处父讲的话。这是一段“记叙得很出色”(教材预习提示语)的外交辞令,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新编教材有关的一条注释对此把握欠准,给教师备课尤其是给学毕自学设置了  相似文献   

18.
殽之战,是指秦晋之间发生在殽这个地方的一次战争.秦国原是西方小国,襄公时被封为诸候,到穆公任好的时代,国力日益强盛,才开始向外发键,欲称霸中原.先前,秦晋两国的关系基本上是合作的,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也曾亲自支持和扶助晋惠公夷吾和晋文公重耳,并把女儿文赢嫁给晋文公.但是,在创立霸业的过程中,秦逐步地沦为从属地位,双方的内在矛盾也随立越来越尖锐,渐渐地由同盟转为争霸.  相似文献   

19.
问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中的“以” ,是什么词?答 :连词。“晋侯、秦伯……贰于楚也”是因果复句 ,“晋侯、秦伯围郑”是果 ,“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是因。“以”处于中间 ,起着连接两个分句的作用 ,可译为“因为”。问 :“贰”课文注为“从属二主” ,您的看法如何?答 :这样的注释不太准确 ,会使人以为当时郑国是晋国和楚国的附属国 ,但这不符合史实。这里的“贰于楚”应注为“郑对晋有二心 ,而对楚亲近”较好。问 :本文谈到秦国和晋国的军队 ,为什么都用“师”而不用“军”?答 :在先秦 ,出征在外的军队一…  相似文献   

20.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觅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