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内蒙古网络参与的效度和限度,以寻求网络参与及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调查,分析了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兴起的背景,探讨了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特点,并总结归纳了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及其优势;从公众、社会角度和政府层面两方面分析了网络政治中公民参与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应对、改善和解决公民参与网络弊端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网络公众的参与过程及作用展开分析后,指出网络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机会不平等、言论非理性和信息不真实性,并对此向政府公共管理者提出相应完善性建设的建议,以促进政府和网络公众的良性互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俞秋阳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9):88-89,98
针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以及公民在我国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不足;参与更加自由,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需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的大学生网络政治认知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上的政治言论及信息,提高网络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自控能力;搭建政治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加快网络立法,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合作社运营网络多元利益冲突及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遵义、毕节、铜仁地区农民合作社为例,探讨运营网络中的利益机制,提出参与机制模型.根据贵州12家农民合作社的问卷调查数据、深度访谈,基于网络理论,探究合作社运营网络中的流动机制和网络不同节点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在借鉴国内外参与机制的基础上,针对运营网络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冲突,从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参与路径维...  相似文献   

8.
浅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及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网络政治参与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参政意识.但网络政治参与易使大学生被信息误导而造成思想混乱,易使大学生政治参与失范,易使大学生的现实政治参与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9.
推进政治参与的发展是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集中阐释了网络技术对政治参与的动力作用。通过对“政治参与”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介绍,分析运用网络技术这一工具推进政治参与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构建“网络技术——政治参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政治参与对征服公共管理政策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基于这种空间所诞生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提升和拓展了政府善治的范围与层次,推动了公民治理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了对政府施政过程的监督.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崛起,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需要提升网络主体自主表达与自我规避的政治参与意识,需要实施公开、透明、包容、高效的互联网管控方法,需要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2.
网络治理问题是创新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现实中的创新网络往往存在对网络影响力较大的成员,他们所拥有的网络权力在创新网络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缺乏信任的环境中,权力对创新网络的治理作用是明显和有效率的,但权力的滥用也会损害信任关系的建立.拥有较强网络权力的企业对创新网络进行控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网络运行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决策和网络运行效率,但也存在着机会主义风险和技术锁定风险.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它给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带来了正效应:使社会权力结构由“科层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一定的负效应:网络政治参与由于缺乏规范,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化;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此外,网络政治参与还会加剧“群体极化”现象。为此,要切实采取相关措施,保障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科技人才流动具有其规律性,科技人才的流动与知识的良好匹配相关联,存在知识内容和知识表达的双重匹配。科技人才的流动遵循社会认知匹配的原则,实现共同语言和共同愿景上的双重匹配。科技人才的流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刚性流动,通过多种类型的柔性流动突破科技人才工作地点和组织的界限,从更广的范围配置科技人才资源。从发展科技人才中介组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科技人才信息库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科技人才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徐晓林 《情报杂志》2012,31(5):71-74
网络政治参与是当前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本研究梳理了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描绘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并从社会资本、政治效能和政治兴趣三个方面系统地归纳西方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和线下政治参与的关系也是本研究考察的重点。其目的在于为完善和丰富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晶晶 《科教文汇》2011,(25):194-195
20世纪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相信通过网络可以拓宽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空间,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程度。虽然网络的产生发展逐步趋于成熟,但是我们在利用网络来参与政治活动的同时要考虑到网络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因此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途径,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实现政治参与在网络空间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与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各国政府决策过程中 ,科学家的参与现象渐呈普遍。该文初步分析了科学家参与政府决策的基本动因 ,概括了科学家参与政府决策的基本形态 ,并认为对科学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与及其作用应当辩证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泄愤”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C地城管打人这一个案进行研究。网络泄愤具有参与地点的虚拟性、表达方式的符号性、泄愤方式的暴力性与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四个核心特征。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溢出效应”与网络空间的公共性是网络泄愤出现的主要原因。网络泄愤分为动员型与非动员型两种形态,前者包括人肉搜索与围观、恶语煽动、网络口号;后者包括辱骂性言辞、关联性叙述与戏谑性反讽。从社会稳定、司法公正、个人权利三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泄愤的限度与政府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提出了基于不同参与动机的非交易类网络社区知识共享质量、社区创新及成员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目的性动机、联系性动机和娱乐性动机对知识共享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知识共享质量完全或部分地对这3种参与动机对社区创新及满意度的关系起中介作用.此外,知识共享质量能提升社区创新及成员满意度,社区创新越高,成员满意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周英东 《今日科苑》2010,(16):19-19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动因的复杂化、参与控制的困难化和参与能力差异化。针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要增强网络执政意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素质,营造健康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实施政府形象管理,塑造公开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