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法制已有了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中国自夏朝开始正式确立法制之后,每个朝代都确立自己的法制,而且还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法制的发展。自战国时《法经》六篇,经过汉朝《九章律》的演进,到隋朝的《开皇律》十二篇及其篇名,再到《武德律》以及以后的《永徽律疏》三十卷。《唐律疏议》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中华法系的巅峰,唐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世界法制的发展,尤其是亚洲地区各国的法制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华法系的风格与特征。通过对《唐律疏议》儒家伦理化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其中一些有益的法制及法律思想,为当今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法制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义征分析法对《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的法律义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探索研究古代专科词义微观语义结构的思路。将一个法律义位分析为主体义征和附加义征,前者包括类义征和表义征,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义征。  相似文献   

4.
唐朝统治阶级较为重视犯罪预防问题,<唐律疏议>中关于犯罪预防的规定亦颇多.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唐律疏议>之犯罪预防特色鲜明,理论上可形成完整严密的犯罪预防机制,实践上极具可操作性,因此在唐朝前期有效地控制了犯罪的发生,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实际上,<唐律疏议>在现代社会的犯罪预防上也有很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由于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吸引了大批外国使节、商人、僧侣、留学生等来到中国.处理好与外国人的关系,保证唐朝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是唐朝制定涉外法律的一件大事,也是解决好唐朝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已有了两千多年经验的积累,每个朝代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制。《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于《唐律疏议》编写时期的说法,却是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探讨了《唐律疏议》完成的真正时期。  相似文献   

7.
<唐律疏议>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完整、最早的一部古代成文法典.它将儒家伦理化思想全面法律化实践,完成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全过程,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引经决狱"、"以经释法"、礼法并举的局面,使礼与法紧密结合,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之间的反义关系界定为反义谱系关系,分出点点对立、点阵反对、梯度反对三种类别进行分析,以探讨法律词语义位之间的系统联系。  相似文献   

9.
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由来已久,《唐律疏议》对容隐制度规定体系之完备、种类之齐全,为后世留下了典范。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容隐制度匿迹,《唐律疏议》对容隐主体、容隐行为和容隐不适用犯罪的规定,为我国刑法容隐制度的重新回归提供了渊源并指明了方向。同时,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追求,为保障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唐律疏议》中多义词语的内部多义住构成微观词义系统。本文结合西方的词义谱理论和训诂学的引申义列理论细致整理、分析、描写微观词义系统中各义位的语义联系。对于在法律语境中存在的具有相反语义关系的法律词语主张要采用语用对举、细化语境、语义合成等方式进行分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处于“四海之内”、“风调雨顺”的环境里,加之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这就促使他们在农事劳动中留心观察四时交替、风云变幻,逐渐形成了与宇宙自然生命相依存的一种文化心态,即“天人合一”观。但这一思想的形成却经历了“畏天命、敬天命、疑天命”的漫长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现代生态学的哲学基础应该追溯到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近现代西方占主导的哲学思想是"天人二分"及"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哲学理念与现代科技进步相结合,强化了人们"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意识.当代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迫使人们通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只有树立"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过度评价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哲学特性和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问题归因到主体性的张扬是围绕主体性问题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存在的两种流行误解.我们应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理性地看待这两种观点,从而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作为根本性的哲学观念,渗透在文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与诗歌创作中。天人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与心理和谐是诗人由外及内,由身到心的提升过程,表现为能超越任何一种生命存在的境遇作自己的主宰,从而修炼一个完善完美的心灵。在诗歌的创作中,则表现为由内及外,由心到身的外显过程。诗人在物我情意融通,寓意于物,以物比德的创作过程中与自然客体达成情意的圆融合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从分析其哲学内涵和理解其感情基础出发,指出将天与人和合起来的仁爱纽带,发掘这一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章在对西方和我国人地关系学说和理论进行哲学思考的基础上,从认识论角度讨论和提出: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时,其指导思想不仅应以地理学和生态学思想为指导,而且更应该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这个思想的要点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以来,以科技为推动力的工业文明高飞猛进,人类的社会财富得到极大的增长,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人类惊叹于征服自然的成就时,人类的任意妄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5年2月十分郑重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重要历史任务提了出来。“和谐”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末。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达到“天人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仁"的理解,孟子不同于孔子。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看,"仁"乃人心,由"心"推出"性",由"性"乃事天,这是孟子的天人关系。孟子又以人性为出发点,谈"仁政",实乃"心政"。由于孟子对于天人关系次序理解失当,加之所主张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当时的现实相距太远,孟子的"仁政"也只能是其心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