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冬艳 《中学理科》2007,(10):75-76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经常有“由爱变怕”的情况,刚刚接触化学科时,觉得化学科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因而非常喜欢上化学.可是,当学习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还要求记忆比较多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就对化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怎样使学生渡过难关,轻松地学好化学呢?笔者在多年化学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方法,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是轻松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化学学科观念的公众调查中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的答案并不难选,但是题目的内容却意味深长。什么是化学观念?中学化学教学与化学观念的建立有什么关系?此题目促使人们深入思索这些化学教学本体性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化学,当学生结束了中学的学习,从事与化学无关的职业5年、10年、甚至20年之后,当具体的化学知识被大量遗忘之后,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到底给他们留下了些什么?又应该留下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我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出了这样两道题:①你能谈谈初中时学习化学的体会吗?②化学与语、数学、物理等课程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初中的化学学习进行反思,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把快乐带到高中来,让问题在高中化学学习的开始就被消灭掉,轻松走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特点,化学也不例外,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提供了很多种答案。我还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来分析研究物质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的学习中我初次接触到了“生本教育”,那到底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与现行的新课改有什么不同呢?……种种疑惑充斥在心间。经过学习我终于明白,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考】九年级学生,从心理上对化学科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兴趣成为提高化学科学素养的钥匙,本节课回避对“分子、原子、元素及化学变化”等词语的解释.在结合学生知能背景的情况下,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解决好“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人类认识化学的历程?、化学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在各项有目的意义的活动中,促成学生及早对化学形成高尚的兴趣倾向.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有新鲜的感觉。一段时间之后,有的学生开始慢慢地讨厌英语学习。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到了第二个学期,成绩也逐渐下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呢?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把信心、兴趣和成功感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CISS(Confidence,Interest,SenseofSuccess)英语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朱贵山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一接触化学,就要将他们带到化学的乐园,作为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原...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看到众多的学生中学毕业后,永不再学化学了,常苦恼地反躬自问,中学阶段。四年苦心孤诣的化学教学应该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哪些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哪些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化学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较晚一门学科.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方法的差别.出现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有兴趣,也下功夫.但基于种种原因.成绩不太理想。那么该如何搞好化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王光 《青海教育》2003,(10):84-84
什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正确理解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能使化学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对解决实验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实验教学,以及如何落实实验教学的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化学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学科,它就像一个神秘的王国,有的学生感到好奇,有的学生疑惑,有的学生畏惧。那么,怎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进入九年级,我们将学习一门新课程——化学,当你领到九年级化学教科书时,可能要问:化学是什么样的科学?这本《化学》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相似文献   

13.
于颖泓 《贵州教育》2012,(10):24-24
当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班里的四五十位同学,有哪位教师能说出具体的某位学生究竟在想什么,他(她)心里爱着(或恨着)什么,他(她)回想着(或憧憬着)什么;他(她)的课外,都接触到了些什么样的文化与思想,感受到了怎样一些情感?我们对学生的了解,更多是关心他们学习成绩的升降进退,关注他们学科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心理,至于学生学习心理现象背后的思想与情感,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学的价值功能与学习历史的意义目标 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本身有什么价值与功能?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本主题之本源性问题,需要首先认识清楚。  相似文献   

15.
宗阳 《学周刊C版》2010,(6):24-24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个内驱力。本人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已有七年,深感兴趣是学好化学的法宝。初中化学知识点多,并且比较凌乱,不少学生刚接触化学时有兴趣,劲头儿足,随着内容的增多,尤其是学到化合价、化学式等内容时,往往有枯燥乏味之感。学习兴趣减弱,甚至厌学,从而影响化学整体知识的学习。如何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呢?下面介绍自己的一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郭必军 《成才之路》2013,(36):26-26
化学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科学素养。什么是科学素养?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科学素养呢?  相似文献   

17.
梅荣娣 《职教论坛》2002,(14):37-37
一、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将抽象的理论与学生感性的具体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如学生刚接触一门课时,必然有这样的疑问:学了有什么用?这恰恰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的最佳机会。而要解决疑问,就要让学生明了该课程的研究对象、学习任务、目标及其重要性。笔者首堂课就先引入一个生活实例,提出支撑空调室外机的三角架用什么材料,是什么形状,有多大尺寸,工作必须满足什么要求等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纷纷用自己观察得来的经验回答。在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笔者适时…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化学“学案导学法”是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精心编制的符合教学规律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性材料.是融学习目标、问题解决、方法指导、反馈评价于一体的导学学案.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化学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化学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创设情境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当学生打开化学课本,他们一定都想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化学研究些什么呢?化学有趣吗?于是,我打算让同学们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体会一下“化学离我们这么近!”“化学真有意思!”更重要的,能让学生们自己探讨、总结、琢磨、体会出学化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