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腐败是一种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对社会肌体有着极大的侵蚀作用。腐败现象是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伴随的,它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因此,消除腐败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消除腐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受经济利益驱动,为追求一己私利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致使腐败现象有趋于严重和泛化的倾向,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和不满。因此,反腐败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和经常之事。要有效遏制腐败,就需要弄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贯指导思想和原则。多年的实践证明,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从根本上遏制和消除腐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之一。高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依靠学校教职工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腐败是古今中外都一直存在的一种消极现象。尤其在当今社会,腐败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各个国家对腐败的治理也是没有停止过的,然而却从未被消除。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腐败与反腐败并存的历史。本文从公权力腐败的本质入手,对我国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腐败治理的一些路径。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主要表现为行贿受贿、贪污挪用、私设“小金库”、权力入股、非法集资、多吃多住多占等。权力腐败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不仅导致经济发展受制约,法律效力削弱,而且会扰乱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因此,欲消除权力腐败,必须加强制权,实现权力行为正常化。  相似文献   

5.
腐败对于当今世界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难以消除的社会弊端,人们对之深恶痛疾.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现代化理论的杰出代表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对腐败问题也曾经有过比较详细的论述,内容涉及了腐败与现代化、腐败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系等等.但是后来有些学者却对亨氏的腐败理论产生了误解,认为亨氏夸大了腐败对政治稳定和政治的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在为腐败开脱.本文将对亨氏的"腐败正效应理论"稍加梳理、评析,并对部分学者对亨氏的误解进行辩驳.  相似文献   

6.
一、权力型腐败韩国是腐败的国家吗?如果是,那其原因是什么呢?腐败是不是韩国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克服韩国的经济危机呢?还有,经济危机之后韩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是韩国国民应该思考并要解决的问题。从国际透明性机构发表的资料来看,1998年韩国的腐败次序在被调查的85个国家中占据第43位。这个顺位是比1996年第27位和1997年34位还低的,政府对此的反应是重申加速国政改革的意志。金大中总统也说:“不铲除腐败,也不会有经济发展。”以这种思路为根据,韩国政府正在加速为铲除腐败公职人员及消除腐败结构…  相似文献   

7.
腐败从本质上看是需要的一种异化。资产阶级思想家将人片面地理解为"经济人",以此为假设前提进行的制度设计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主劳动才是人类本原和终极的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才能真正消除腐败现象。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人们的需要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具备防止和反对腐败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腐败行为的完成,都包括腐败主体、腐败对象、腐败机会三个要素。独立地针对某一要素进行治理,很难收到好的成效。要治理好腐败,就应从源头上切断腐败三要素之间的联系,从体制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存在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腐败产生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私有制的自私性、贪婪性、掠夺性,二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弱点,即人的欲望膨胀具有自发性。消除腐败必需从消除这两个根源着手。只要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注意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面对腐败行为,由呼唤苍天、呼唤圣人、呼唤“青天”转向制度建设,就一定能不断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直到最终从整体上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存在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腐败产生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私有制的自私性、食婪性、掠夺性,二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弱点,即人的欲望膨胀具有自发性。消除腐败必需从消除这两个根源着手。只要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注意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面对腐败行为,由呼唤苍天、呼唤圣人、呼唤“青天”转向制度建设,就一定能不断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直到最终从整体上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1.
刘淑华 《教育与职业》2012,(17):114-115
法科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干部队伍的建设,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因此,在法学教学中融入廉政文化建设教育是构建廉政教育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根本之策。文章探讨了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的,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它的核心是权力腐败。寻租活动是腐败的经济学代言词。腐败存在的社会背景是制度缺陷。中国人民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一条消除腐败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所谓腐败,就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严重违反公职行为规范的行为.以此观之,应该说腐败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历届政府没有能对腐败绝对免疫.历史经验一再告诫我们:作为一个政党,腐败不除,无以立本;作为一个国家;腐败不除,无以立国;作为一个政府,腐败不除,无以立信.所以,能否消除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亦即能否跳出历史兴衰怪圈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倡  相似文献   

14.
侥幸心理是腐败行为者共同的心理特征。消除侥幸心理对预防和遏制腐败极为重要。党纪处分种类的相关规定没有充分体现出违纪腐败行为的高风险高成本,对侥幸心理的产生有着消极的影响。文章以提高腐败成本的思路提出相应的消除侥幸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腐败动机 腐败机会→腐败行为”乃腐败发生的内在机理。因而预防腐败不仅要抑制腐败动机,更关键的是要消除腐败机会。而消除腐败机会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制度。体制层面创新的关键是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包括推进分权和权力制衡化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机制层面创新的核心是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尤其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同时也要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已成为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的重大问题 ,引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而权力腐败既是人民群众最大不满的根源 ,也是改革、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是关系到能否根本消除腐败的关键。反对权力腐败是一项社会工程 ,既要治标 ,又要治本 ;要从根本上预防、杜绝权力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新加坡是一个严重腐败的国家,建国后新加坡政府围绕反腐倡廉而建设了一套完善的政策和体系,把新加坡变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之一。它具有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严格的反腐败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公务员制度和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等对于防治腐败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在新加坡的人口结构中,华人的比重占据了74.2%,作为同样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的新加坡,由一个贪腐较为严重的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反腐败经验对我国的廉政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进行钱权交易的过程。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时期社会转型,传统的腐败逐渐演变为非传统腐败,主要表现为权钱合作,温和腐败和跨国腐败等。其高度的隐蔽性和巨大的危害性严重阻滞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该文通过对非传统腐败特点及其类型的分析,提出了在新时期下应对非传统腐败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权力运作和基本特征的论述,阐明了权力的主体是人民,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体现权力的真正含义。论述了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它的危害性,为了防止权力的腐败,消除权力腐败所产生的危害性,必须强化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方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邓小平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相继提出: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腐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反腐倡廉必须重视制度建设。这些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我党反腐倡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