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重视。一场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现将一些报刊文章和学术讨论会围绕生产力标准问题所发表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后,对这一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探讨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据不完全统计,6年多来发表的专题论文有物多篇,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石仲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龚育之(线索与阶段一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川、祝福恩(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童宛书和廖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杨青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和…  相似文献   

3.
教育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上,与会者围绕邓小平教育思想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教育改革的深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第一个论题涉及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方法,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涵等;第二个论题主要涉及三大类...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一)按劳分配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取决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和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社会本质、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力量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于1998年12月10-12日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教委的领导、高校和中学负责人以及教育理论工作者共160多人出席。一、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其研究了解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较正确地理解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人将这一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尝试阶段(1988-1993)以1998年第一篇出现"素质教育"一词的文章为标志,之后陆续在教育界引发了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焦点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弊端是什么?"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7.
8.
学分制研讨综述上海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王一鸣上海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和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学分制讲习研讨班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上海工业大学正式开班。参加研讨班的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34所高校48位干部和教师,其中具有副处级副教授以上职务、...  相似文献   

9.
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讨会综述1995年12月13日,我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与安徽日报理论评论部在安师大联合举办"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研讨会。安师大党委副书记胡昭林同志、安徽日报顾朝阳同志以及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部分成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围绕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1993年以来的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基本问题,在理论上形成 了一套有相当严密逻辑结构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体包括:核心范畴,总体认识,宏观战略和政策方针等四个紧密联系的层次,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体系是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尽管邓小平并没有专门的哲学理论作,但其哲学的智慧处处渗透在其各个报告,讲话及谈话之中,而且正是其科学的,适合实践的,创新的哲学“灵魂”,使得其整个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体系。章试通过对其哲学理论的基本特点的阐述,以显现邓小平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毅然抛弃了:“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从农村到城市,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八七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又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理论”有其基本的涵义、形式、形态和风格,本文结合邓小平理论的涵义、内容和属性等,简要论证了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的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邓小平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是有指导意义的,但都是通过一些讲话、谈话、报告反映出来,理论性不强.在他们看来理论应当是符号、概念、逻辑以及大部头的著作,是概念群的深层运转,是至深至玄的思辨,至少也应像毛泽东思想那样通过理论性较强的文章表达.所以,邓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是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无论从内容、内在逻辑层次结构和创新品格上,都具有辩证唯物的、适时发展的、改革创新的、无所畏惧的、尊重科学的理论风格,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有利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利于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关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性科学。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而展开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范畴是“人民需要” ,主体范畴是“发展生产力” ,终点范畴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正是以这三个主要范畴为框架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套有相当严密逻辑结构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包括核心范畴、总体认识,宏观战略和政策方针等四个紧密联系的层次,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擅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家的理论精髓,从他们已经得到的理论结论出发,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因此,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体系主要由立论基础、主体框架、体制模式,实践主体四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