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日语教学单纯强调“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中日跨文化交际对高素质日语人才的要求。通过跨文化交际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的探讨,提出在日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定型观念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因素,正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探究了定型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并对由此产生的跨文化交际距离及交际中断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赵碧 《双语学习》2007,(6M):25-26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逐步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的日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从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应如何将中日文化的差异融入到日语教学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秦艳荣 《考试周刊》2010,(36):111-112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实行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交际能力是社会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然而交际能力是以母语者的语言能力为标准的。在跨文化交际非常频繁的今天,这个标准显得不太合适。本文提出了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标准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非言语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等方面所构成的综合能力。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外语教学要涉及到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梅 《电大理工》2002,(1):46-46,48
就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在我国采用跨文化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作了简要的概述.文章提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即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要熟悉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跨文化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能使中国学生对中英文化差异产生敏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左婷 《考试周刊》2008,8(21):89-90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栽体.然而,由于东西方国家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交际上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意了解两种交际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0):81-82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引起一般人的关注。在中国,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了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的探讨,指出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入手,分析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模式,并通过中美文化的比较,探讨跨文化交际的要素及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如何选择自身的身份定位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文化身份的定位其有三种选择:坚持原有文化身份;改为异文化身份;超越两种文化的国际人身份。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正确文化身份定位应该是创造性地坚持原有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观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汉语口语教材及其研究,发现近60年特别是近30年来,汉语口语教材总的特点是总体数量迅速增长,各类教材比例不均,领域和地域针对性日渐增强,从单一重视语言知识到突出实用性交际;汉语口语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的口语化、语言要素的编写顺序、语言内容的安排及运用等方面。文章在综述总结的基础上,对口语教材编写及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教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材发展的新方向,是因应数字时代知识观念变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举措。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知识从"内容"向"管道"转变,知识的流动性、自组织、索引性要求教材形态从"纸本呈现"转向"在线编织",彰显知识空间意蕴、突出知识互文关系、注重知识非连续性。突破单学科体系,以资源整合建构知识空间、聚焦关键性概念,以节点凸显编制知识网络、注重导航式学习,以索引导向推进知识探险是数字教材编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很不平衡,存在过分迁就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外语学习者只重视如何用英语成功交际,而忽视如何用英语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应加强跨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英语教学与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进入数字时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引发教材编制思路与范式的转变,教材编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样态。数字时代的教材编制面临着技术泛滥导致课堂规范与责任伦理弱化、技术深度介入解构系统化教材知识体系、快速更新弱化了知识的深度学习及泛化了教材目标定位、数字化资源运用易引发法律风险隐患等教育伦理问题。规避数字时代教材编制的技术伦理风险,应及时更新教材编制基本理念、从动态场域通盘考量教材编制全过程、推动技术与教材编制深度融合、健全行业制度规范与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This essay is talk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global modern society. It will expound the necess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the global modern society, which inc...  相似文献   

19.
卢淑玲 《海外英语》2012,(10):180-181
归化和异化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它们并不是孤立、水火不相容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者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族教材编写队伍是推进民族教材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长期发展中,民族教材编写队伍规模日益壮大、专业化与专职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民族教材建设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梳理历时发展脉络、分析当前队伍现状,可发现当前民族教材编写队伍存在着人员构成单一、梯次配备不够合理等结构层面问题,以及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职业发展空间相对狭窄等发展层面问题。面对新时期民族教材建设的新要求,相关主管部门仍需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优化人才引入机制,各个民族教材机构也应不断加强编写队伍思想建设、提升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以更好地推进民族教材事业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