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远程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模式。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运用网络远程教学 ,可以培养创新人才。本文从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的四个方面入手 ,论证了网络远程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军工校园文化,既是行业文化,也是大学文化具有两者的双重属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导向、促进、规范和保护四大功能.因此研究型大学应从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个性文化和保密文化等四方面加强军工校园文化建设,以此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文化冲击下的学生党员呈现出新的特点,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支部组织生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党员的需要。因此,必须结合网络文化背景的新形势,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文化资源,推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新篇章,结合近年来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动画专业改造及创新人才培养中,提出应从专业规划的适应性、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等多维视角进行人才培养的生态化整体建构,以实现动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师生鲜活生命的共同成长,为高校动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要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和谐教育理念,促进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使命,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农业多元人才是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本文从农业双创人才培养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培养农业双创人才的必要性,探讨了农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农业双创人才的创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张晓明 《教育评论》2022,(6):144-150
数学建模日趋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活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元素。文章研究数学建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意义,分析国际国内数学建模活动的特点和趋势,并阐述数学建模在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方院校在全国本科院校占据90%以上的比例,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囿于资金、发展模式、教育转型等方面的原因,地方院校在发展中遇到极大的挑战。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在人口走向平稳发展的阶段,地方院校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以应用型人才为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出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钱伟  吕宏芬  钟慧 《文教资料》2013,(34):88-90
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特点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并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困境和原因,对如何探索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的路径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提出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德育创新原则:即寓教于网,潜移默化的教育原则;强化网络意识,健全主体人格的原则;突出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原则;树立服务意识,追求教育效果的原则。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机制,达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文章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构建学生问题意识的角度探讨改革教学模式,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和措施在于: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会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一直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已经建立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本体系。但随着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既有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我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现实需求,根本问题在于缺少专门的顶层设计以及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为此,应从重视国际法学科的引领作用、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新学制、法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几方面革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培养体育创新人才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创新人才应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体育领域中推动创新发展,从而彰显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模式封闭、资源配置不均和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相应的成绩,但仍存在创新人才数量少、学科种类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理念有待创新;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校定位等参差不齐。有鉴于此,为构建新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高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评价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他们肩负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关于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课题进行了不少的有益探索,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教育事业同市场需求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挥,实现本科教育稳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可以说,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校培养的目标,而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相结合协同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是协同共建优势学科专业,二是多元主体参与高校课程开发,三是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朱玥霖 《科教导刊》2022,(24):23-25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理念落后、缺少先进教育管理方法以及教育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突出,深刻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为解决此问题,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要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模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进程;要建设“双师型”教育管理队伍,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出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高质量教育管理队伍,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的传媒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传媒业界对新型传媒人才的需求。如何改革现有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从传媒业界对新型传媒人才的现实需求入手,提出高校应着重在知识结构、能力体系和思维模式三个方面对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对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