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着呢"语串序列存在"A着/呢"、"A/着呢"两类不同深层形态。两类形态在A的选择限制上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A着/呢"、"A/着呢"分别源于"A着/哩"、"A/着哩"。"A/着哩"则由强行错配的"A着/哩"形式受主观化机制和"着哩"词汇化的影响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2.
复合词"眉目"于唐代初步成词,经过词汇化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发展出多个义项。文章主要探讨"眉目"一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凝固成稳定词项及其意义演变的过程,解释其词化机制,同时指出相关词典在"眉目"条释义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时间词"将来"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同形的动词性短语"将来"。通过指称化这一语言运用机制,"将来"实现了从动词性短语到名词的转变,并为其最终演变成词创造了条件;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由于句法位置和功能的不断变化,"将来"最终演变成现代汉语的时间词。指称化对"将来"的词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句法环境的改变则是其词汇化进程的直接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同形的"到位"可分为述宾短语"到位1"、述宾式动词"到位2"、形容词"到位3"。先从共时平面分析三个不同的"到位"的语法特征;再从历时平面分析"到位"由短语到动词再到形容词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X为时间副词性质的近来类双音时间词出现年代和演化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在词汇化和功能演化过程中呈系统性关联。根据产生的机制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原生性的和衍生性的。前者为A群,有近来、本来和向来;后者为B群,有素来和元来/原来。可以假设它们之间有类推关系。其证据有时间上衔接、功能上互补、语义上包蕴以及认知上的压制准入,从而为两类群之间的诸多不一致找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表示概数的方式,用概数助词表示不确定的数量就是其中的一种。基于已有研究,从共时角度对概数助词"来"和"多"的分布及其异同进行详尽地考察和分析,欲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便”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与“便”的语义变化密切相关,而“便”的语义与其领有者相联系。“随+X+便”中定语“X”有客观情况领有者和主观意愿领有者两类。一定语境中,“X”能省略,但唐代以前只限于客观情况领有者,“便”指“客观情况之便”。唐代时,省去的“X”可以是主观意愿领有者,受句法组合成分的浸染和“便”的领有者的变化,“便”指“主观意愿之便”,“随+便”词汇化为形容词。在清代,受句法位置、“便”的领有者丢失的影响,“便”的语义进一步虚化,“随便”语法化为连词。  相似文献   

8.
复合词"横竖"是近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经过词汇化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文章指出了现代几部重要词典"横竖"条释义上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分析"横竖"的词汇化历程加以验证,同时探析了其词汇化的机制和原因。最后考察了副词"横竖"的使用情况,认为其主观性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万万"在现代汉语中有数词和副词两种用法。"万万"最早表示确切的数,后语义扩展,用以表示含夸张意味的概数。受主观化影响,北宋时期"万万"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用法。由于主观性的增强,明朝时期"万万"又可用作语气副词。现代汉语时期,"万万"程度副词的用法消失,数词用法依旧,语气副词的用例大大增加。"万万"的发展和虚化是句法、语义、类推和主观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多亏”最早出现在唐代,是个短语.“多亏”以词的形式出现始于元代.“多亏”的词汇化和主观化是随着“亏”语义的演变而形成的.从语义发展来看,“亏”经历了“亏损义”变弱到“感激义”增强的过程,同时随着客观义“亏损”的消失,“亏”的主观化也在逐步形成.“多亏”的语义主要由“亏”体现,因此,当短语“多亏”的“亏损欠缺”义虚化,“感激庆幸”义占优势时,就词汇化为动词“多亏”.“多亏”的词汇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主观化逐渐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再说"可以分为动词性短语、动词、连词、助词四类,各有其句法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再说"经历了长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并仍处于这一进程中,词汇化和语法化程度跟分布环境及使用频率密切相关,语义经历了由行域向言域的转化,主观性增强,语义突显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12.
郝锐 《文教资料》2013,(29):136-138,142
语法化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对“住”的含义演变及其语法化过程进行梳理,考求其中的认知因素与内在机制。本文认为“住”经过重新分析,形成了自己词汇化和语法化路径,实现了由实到虚的转变,最终成为类词缀和准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13.
"懒得"一词最早散见于北宋诗歌之中,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话本、白话小说中,意义完整,用法固定。"懒得"语义较为丰富,究其原因,"懒"内涵丰富,并承担了主要的词义内涵和部分语法功能。同样的,受此影响,"得"已丧失实际意义,读作轻声。相较于其他"X得"类词语,"得"虚化得更加明显和彻底。  相似文献   

14.
王倩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1):163-165
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渊源,人名也不例外。人名由“姓”和“名”组成,本文从“姓”和“名”孰重孰轻这个角度出发,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从自然地理环境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无所谓的词汇化经历了所谓的词汇化和无所谓的词汇化两个阶段,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在重新分析作用下,无/靡+所+V结构中所和处所相关类的动词结合为词汇单位。在类推作用下,所V结构大量出现,并扩展到包括所谓等言说类在内的其它动词类型;无所谓之后的名词性成分变为动词或形容词短语。词汇化过程中,无所谓的词义产生了虚化,从表示没有什么说的演变为可以反映说话人主观态度的不在乎。  相似文献   

16.
从红、黄、黑三色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异同。颜色词作为语言中的一个元素,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有着鲜明的呈现。本文以红、黄、黑三个颜色词为例,列举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异同,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明清山东方言中有一个表时间的副词“再来”,义为“以后”。本文对这个方言词的来源进行考察,认为它有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并对它没有进入通语的主要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贯"在现代汉语中表现出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形容词、属性词、副词等不同认识。这些差异实质上是"一贯"不同阶段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的积淀,"一贯"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及其动因和机制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亲身”连用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动+名”的短语结构。在句法位置改变、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亲”“身”语义逐渐融合,位置逐渐固定,宋代时已有成词倾向,明代以后最终成词。  相似文献   

20.
"从来"的词汇化历程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和"来"在演变的起点上既不属于同一层次,也没有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而是通过特定的句法操作连接到一起;同时,"从来"成词以后进一步虚化,由表达时间概念的名词最终演化成时间副词."从来"的词汇化历程代表了现代汉语某一类别的"X来"式双音词的词汇化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之间的历时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